农历的十二月,古称“腊月”,据说这个称谓始于汉代。每逢这个月的第八天,即腊月初八,太原的人们也和全国各地一样,都要过传统的民俗节日“腊八节”,按千百年的习俗吃“腊八粥”,有些地方,比如太原西部的山区农村,仍要按代代相传的惯例,举行“打冰”活动。
过腊八节,吃腊八粥,这在今日太原的广大乡村,仍然受到庄户人的青睐和重视。每到这天早晨,鸡刚刚啼叫,家家户户的婆姨们就开始忙活了。她们选出8种粮食及干果,诸如红小豆、软黄米、豇豆、江米、菜豆、核桃仁、花生仁以及红枣等,淘洗干净,一俟水沸,先煮豆类,再下干果,末下米类,直至粥熟起锅。
在熬粥的过程中,当8种食物下入锅后的第一次锅沸时,要将锅中的沸汤撇出一碗,放于院中结冰。据说,这碗腊八粥汤所结出的冰,哪一边高,来年哪一个方向地里的庄稼就丰收。腊八粥熬熟后,第一碗要由家庭主妇用来祭祀神仙土地。这种祭祀没有什么仪式,反正是从家门到院门什么地方都用木勺抹一点。抹到门环上叫祭门神,抹到磨盘上叫祭磨神,抹到土地堂上叫祭土地……一俟祭完各路神仙,便要招呼家中老小,乘太阳出来之前吃腊八粥。不过这种习俗早在解放后不久便已淡化,只留吃粥而已,其他一概不存。
至于腊八粥究竟需要哪8种粮食作物,从来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定和标准,一般视地区的种植物而定,视一个家庭的经济状况而论。但是,在平川地区似有一种约定俗成的规矩:一定要有红小豆和软黄米两种为主的粮食作物,而且一定不能用小米,至于为何不得而知。
当然,腊八粥之名既有“腊八”这个日子的含义,又有由“八种”食物所做的含义,但主要还是为第一个含义而言,因为,对大部分地区的家庭来说,所倡8种粮食作物来熬粥只是一个象征性的作法。在旧社会,庄户人家谁家能拿出8种粮食去做粥呢?而且,在太原的西部山区,历来就有用“馏米”做腊八粥的习俗。
关于打冰,是盛行于原阳曲县西部山村的一种腊八节习俗。这种打冰活动,大多在太阳出山前的拂晓时开始。是时,家家户户的人们,三人一群,五人一伙,到离村稍近的河沟中打采冰块。人们把这些打下的冰块抬回家中,捣成碎块,置于土地堂、天地牌位以及房门、院门等地方。在冰块上抹供以“馏米饭”——当地的腊八粥,作为祭祀各路神仙的供品。依当地习俗,最大的冰块要放置在来年下地的粪堆上。据说,这与纪念释迦牟尼佛冰山成道有关。
达斡尔族是一个民族特点非常鲜明的少数民族。特别是达斡尔族长期以来的饮食文化方面表现出的爱吃“库木勒”,即柳蒿芽,后又成功地创办了“库木勒”节,把这种饮食文化现象转化为社会文化现象之举,就颇有自己的独到...
情人山头对唱歌(一)男:山歌没人起头我起头林光唱到西街头街上看看无限好 好比温州和杭州女:山歌很早妹起头天亮唱到没日头东边唱到水南户西边唱到张山沟男:唱起山歌没因由想妹和我同个枕头女:杜鹃开花红辣辣好...
来到杭州,除了欣赏西湖美景外,还有一个地方是必去的,那就是清河坊。清河坊自南宋以来,这里就是商铺林立、酒楼茶肆鳞次栉比,是杭州城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商贾云集之地。据说,清河坊的得名,与南宋的太师张俊有关,...
香港的殡仪历史记载始于1930年代后期,当时香港的殡仪服务主要由义庄包办,但由于使用者的家境普通,所以义庄提供的殡仪服务通常只为灵柩暂存、大殓、出殡及下葬。而家境较富裕的,通常会光顾长生店的上门式殡仪...
死者、丧事礼称竹溪县对死者、丧事称谓,一直沿袭传统礼称,忌称“死”、“丧”。自己亲人死亡,称“走”。幼年死亡称“丢了”或“夭折”。病亡称“病故”。老年人死亡,加称“老”、“去世”、“过世”、“仙逝”、...
武当武术的发源地在湖北武当山,其创始人是元末明初的武当道人张三丰。张三丰将《易经》和《道德经》的精髓与武术巧妙融为一体,创造了具有重要养生健身价值,以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为主体的武当武术。武当武术具...
人类和所有生物都需要空气生存,受过污染的空气对人体是有害的,好的空气质量能带给人更高的生活质量,大多人都在追求健康的生活。大家知道世界十大空气质量最好的国家吗,现在一起和小编来了解一下吧。世界十大空气...
丹凤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秦岭东段南麓,因县城襟带丹江、背依凤冠山而得名,属商洛市管辖。地势西北较高,东南偏低,河谷相间,呈“掌”状地貌,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 的土石山区县。全县森林覆盖率70%,是...
“关老爷,骑红马,不见金钱只管打”----山东莱州民歌。现在很多朋友的家里,或者公司店铺都供奉着财神,财神真的可以招财吗?民间相信是可以的,但是自己连供的财神是谁,如何供奉都不明白,怎么为自己招财呢?...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