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客网

盘锦各民族元宵节习俗

成周酱2023-12-11

盘锦各民族元宵节习俗

俗话说——“三十的火,十五的灯”,意思是说元宵节是最大的民族传统节日春节中的“压轴戏”。所以,盘锦作为移民城市、作为多民族聚居区,元宵节也是多姿多彩的。比如汉族过去的元宵节也称为“灯节”。过节时,户户红灯高悬,神案上要焚香燃烛,不论穷富都要多炒几个菜,还要滚元宵,吃汤圆。目的都一样,即期望红红火火、平平安安、团团圆圆,合家幸福;孩子们则手提玻璃制或手糊的灯笼,招朋唤友,满街撒着欢儿地跑;在盘山县城、沙岭、田庄台等地,还会由各大商号出钱,请来民间队伍表演“扭秧歌”、“踩高跷”、“跑旱船”、“耍狮子”、“舞龙灯”、“击太平鼓”等节目。入夜后会把事先买来响鞭、二踢脚、花炮等炮竹集中燃放,和百姓一起欢度良宵。

而满族、朝鲜族、蒙古族、回族、锡伯族作为盘锦的五大主体少数民族,元宵节习俗也各具特色,值得回味和记忆。

满族人较重内亲,过去元宵节时有舅舅给外甥糊灯笼的习俗。这不但显示出舅舅的手艺,也拉近了与晚辈间的距离,故民间有歇后语称——“外甥打灯笼照(舅)旧”;此外还有“走百病”和“照贼”的习俗。“走百病”即妇女们三五成群在冰上或空地上行走,嬉戏欢闹,希望脱晦气。而入夜手提红灯笼照遍屋内庭院各处,称为“照贼”,是为祈求家宅平安;满族孩子这天还和锡伯族孩子一样玩“抓子儿”的游戏。玩时一群孩子坐在炕头,把用猪、羊、鹿等动物膝骨制成的玩具“抓来欻去”,既锻炼手的灵活性又开智,增加了节日气氛。

过去,锡伯族在元宵节这天也在家张灯结彩,摆酒席,家家吃“元宵”。但正月十六这天仍要延续过节,称为“抹黑节”,因为传说这天“五谷之神”要下凡巡视。为了祈求“五谷之神”不要把墨穗病传到人间,使庄稼收成好,人们生活幸福安康,所以这天人们起得很早,带上抹过锅底的黑灰布,外出在街头,伺机抹黑街上人,不相识的陌生人也躲不过,以相互抹黑取闹。这种节日既是祈求上苍保护国泰民安,丰衣足食,又有娱乐性、体育性、智力性。

朝鲜族把元宵节称为“上元节”。过节时,人们要在先辈坟前送灯,此外还要在院内、院门旁挂灯,有的还到河里放灯船。此外,还有“挑福水”、“吃五谷饭”、“吃固齿糖”、“喝聪耳酒”、“跳民俗舞蹈”、“踏桥”等习俗。其中,“挑福水”是妇女在清晨,头顶瓦罐到水井旁或河边,把映入水中的月亮“舀”上来,装进容器中。因为她们认为这样的吉祥之水会给全家祈福消灾,特别是能使当年庄稼丰收;而“踏桥”是迎着月光在家跟前儿的桥上往返数次,据说这样当年可康宁无祸。

此外,盘锦的回族和蒙古族也过元宵节。比如回族的春节也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田庄台等地的回族同胞在元宵节吃元宵,赏花灯。他们做的清真元宵还倍受其他民族同胞欢迎;而蒙古族同胞过节时追求的气氛一样是团圆、喜庆、祥和。

在新社会、新时代中,盘锦的元宵节显得更加喜庆。如企事业单位、商场和很多居民家都张灯结彩。文化部门还会组织“灯展”、“猜灯谜”、“高跷秧歌”、“龙狮表演”等夺人眼目的传统活动,有时还伴有“广场演出”、“焰火晚会”、“品味春天美食节”、“民俗文化庙会”、“精品车展”等新式活动,给市民们献上了一道道精美绝伦的精神盛宴。可谓异彩纷呈,高潮迭起,到处是走向和谐盛世的美好景象。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