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气候独特,方言不同,饮食丰富,过年过节的风俗也有自己的特色。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聊聊云南人是怎么过年的。
这些年来,每到过春节时,人们都不由地感叹“年味”淡了。究竟什么是年味?也许就像作家冯骥才说的——人情味才是最深的年味。“年味”究竟跑到哪儿了呢?
昆明人有两个“三十晚上”, “大三十晚上”就是除夕,而这“小三十晚上”就是北方称作的辞灶,又叫做“送灶君”、“南糖节”,一般人喊做“过小三十晚上”,时间是农历腊月二十三的晚上。送的对象是灶君,像供在厨房灶头,像上书“东厨司命定福府君”,每天饭前都要敬三柱香。
汪曾祺先生曾用清新的笔调描写他在昆明过春节的亲身经历:昆明较小的店铺的门面大都是这样,下半截是砖墙,上半截是一排四至八扇木板,早起开门卸下木板,收市后上上。过年不卸板,板外贴万年红纸,上写唐诗各一首,此风别处未见。初一上街闲逛,沿街读唐诗,亦有趣。
“打醋炭”也是老昆明一个颇具特色的年俗。除夕之夜,在火盆里装着烧红的炭和松针,然后往火盆里洒醋,用醋蒸汽来“清洁”空气,然后关门,把火盆拿出大门倒掉,寓意着一年的晦气被彻底驱除出家门,这就是昆明独有的“打醋炭”年俗。打醋炭据说源于陕西,明朝时期传入昆明,打醋炭不仅仅是一种年俗,哪怕放在今日也是一种十分科学的空气消毒法。
铺松毛是昆明特有的年俗,据说源于彝族兄弟对松树的崇拜。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昆明物质相对匮乏的背景下,过年过节较难找到人多使用的桌椅板凳,地上铺满青松毛,全家便可席地而坐,聚在一起吃年夜饭;此外,按照习俗,从大年三十开始,家里是不能扫地或是倒垃圾的,因为怕把“运气”扫走了,所以铺上松毛还有“藏住财运”的作用。
而水仙花则是装饰应景之用,因为水仙花每年只有在过年期间这一次开花,而且花开芳香四溢、姿态迷人,所以受到了很多家庭的喜爱。以前在景星花鸟市场就有很多售卖水仙花的,许多大妈们为讨吉利,还专门要挑选有6个或8个花苞的。
长菜,是老昆明年饭中最重要的角色之一,寓意长吃常有,长长久久。
老昆明人爱吃的长菜是将大年三十吃不完的菜煮一大锅,一直吃到正月十五,菜发酸了就加许多辣椒进去。长菜不能用刀切碎,要一根根完整的煮,如蒜苗、青菜等等,都要完整的煮。后来发展成为专门的年菜煲,里面有猪骨头、酥肉、蒜苗、青菜,自己喜欢吃的菜都可以放在里面煮。
祭祖的菜肴必须有青菜、白菜、芹菜和鱼,表示清账、有余。祭完祖后,孩子们给长辈行礼要压岁钱。然后,放爆竹、贴门神和春联。爆竹点燃后,响声不能中断,中断了会断了财气,一旦发生这种中断,必须立刻点响备用的另一串。
在抗日战争时期,云南省政府下了个命令,门神改为岳飞、戚继光,表达云南人民抗击外来侵略者的决心。这个“官方意志”获得了老百姓的一致拥护,政府也印了大量门神图发放,一时间,老昆明的家家大门上都是这两位民族英雄威风凛凛的形象。
汪曾祺先生在昆明生活的7年间,就经常见到春节期间在街边“赌赛劈甘蔗的场景。”另一个与甘蔗有关的年俗是“翻梢”,翻梢是在年三十晚上用一颗甘蔗把门顶起来(有人家会用到两株甘蔗,代表好事成双)。年初一时,把甘蔗的梢翻过来,意味着新一年“翻身”,
昆明人过年一定要吃炒饵,这碗饵块非常讲究。首先饵块大多是自己做,用好米泡上四五个小时煮熟后,用“对”舂出来,舂饵块的“对”很大,要用脚踩,舂后揉成圆圆的筒状,晾干后用松毛捂起来,不让它干裂。做饵块很麻烦,所以常常是几家合在一起做,一次做很多份送亲戚好友,一般是今年我家做你家就不用做,明年你家做我家就不做了。所以,小小一筒饵块里,包含了你敬我我敬你的人间情意。
过年的这碗饵块是用老腊肉、腌冬菜、青豌豆、甜酱油一起炒,油漉漉香喷喷,既是下酒菜又是主食。
大年初二是老昆明人迎接财神的日子,一早需买“发烛”——过去引火的木片、纸元宝,特别是昆明特有的“元宝鲤鱼”供在财神面前,以图一年财源广进。
传说这天最怕“破五”。这天忌串亲访友,也不准串门,说是走亲会把晦气带到别人家。另外还有妇女不能用针缝纫、不能打碎东西等诸多禁忌。过了初五这天,很多过年时的禁忌就打破了,故而称此日为“破五”,可以扫地,过年关门的店铺可以营业,妇女也可以用针缝纫了。
每年初七,昆明西坝东岳庙会举行庙会,昆明人就到金汁河边拜神烧香,其实也是郊游。过年总不能天天都在城里“宅”着吧?庙会上还支起秋千架供大家玩耍,青年男女们也借机寻找意中人。
不过,更热闹的郊游是正月初九的金殿庙会,传说这一天是玉皇大帝的生日。这一天,不只是在金殿所在地的鹦鹉山上举行庙会,庙会的摊子还延伸出好几里地,有各种杂耍表演、打把势、高跷、耍狮子、对山歌、唱小调。旧时昆明人赶金殿庙会,都是自带饮食在山上野餐,呼朋唤友,一片热闹。
正月初十之后,每天晚上,在正义路一段,一到夜里,灯火辉煌。灯会一直热闹到元宵节,老昆明人说“元宵”的意思就是“年过完销假”了,这天老昆明人才会撤去过年期间的神台及供品,晚上煮元宵吃。传说,元宵的名字和云南还有点关系,说的是民国袁世凯称帝,觉得“元宵”这个名字对他不吉利,下令改称为“汤圆”,但云南人就不改,护国起义一枪把袁世凯打下马来,应了“元宵”的音。
网络版的偷菜游戏竟存在于旧时的昆明,这就是偷青。“偷青”(“青”“情”同音),偷了“青”就不再是“剩女”、“剩男”。说的是没有结婚的昆明男女要在元宵节这天晚上去别家的田里偷点菜回家,之后便能够“脱光”。民国年间,“偷青”变成了大规模哄抢昆明郊区菜农栽种的农作物的活动,惹出不少纠纷,政府不得不明令禁止。这都怪老昆明人玩得太嗨,以至于这个民俗毁在了昆明人自己手上。
过去的一些老昆明人家还有封门习俗,即在大门外左右两边墙上贴印有招财童子骑龙马的封门纸。封门后,任何人都不会再随意出入了。然后又用同样的方法封住院里的水沟和井,当晚也不能再向沟中倒水,向井中打水。据称,这是人们以此送走一年的烦劳,要在新旧交替之时,让自己得到片刻的休息。
老昆明人“送百病”,就是由老人带着全家人找个十字路口焚香,老人问疾病送走了没有,大家答“送走了”,所有人再走另一条路回家,不能原路返回。老昆明人说,在新的一年这样做了后,所有曾经的疾病、灾难,就这样永远不会回来了。万象更新,周而复始,过年到此也就正式过完了。
喀麦隆全称喀麦隆共和国(英语:The Republic of Cameroun,法语:La République du Cameroun)。国土面积47.54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中西部,西南濒几内亚湾...
1940年代初期,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开展了新秧歌运动,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学习秧歌、腰鼓,掌握了基本的动律特征和典型的舞姿动态后,升华为规范的、新农民形象的舞蹈动作,形成新型的秧歌和腰鼓,领头...
郎德上寨,属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是一个有百户人家的苗族村寨,距凯里市区29公里,距县政府雷山15公里,是贵州省东线民族风情游的重点村寨之一。朗德上寨古建筑群被列为我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
兰亭寺是一座千年古寺,始建于宋代哲宗元祐年(公元1086-1094年),是“院宇弘深的大寺,皇帝赐名为“兰亭禅院”(意为拜佛求学圣地),位于现在宝应县兰亭村内,兰亭村之前原为一座繁华的城镇,后由于发生...
现如今小青年们闪婚的现象非常普遍,当然离婚的现象也是不在少数,当然要离婚也要找一个可以离婚的理由,本站就来为你盘点中国之最中国最奇葩的十大离婚理由。中国最奇葩的十大离婚理由第十位:婚后还要AA制,离婚...
居住民俗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往往体现出当地人民在长期与自然抗争中产生出的避邪、求吉、审美、实用的复杂心理意象与价值观念。甘肃民居大多也表现了劳动人民普遍的讲实际、重伦理、求功利及尊神灵的传统民俗结构...
哈达,是蒙古族人民用来表示敬意的一种礼品。献哈达,是蒙古族人民最高的礼节。哈达,是一种生丝织巾。颜色很多,一般多用白色、蓝色和黄色。长度通常为1.5米,最长的有4米。宽度不等。两端有穗,约6厘米。哈达...
西马村,是明代雁门关所辖的古堡之一,旧称永和堡,现在该村东堡门上方的明代石雕门额依稀可辨,永和堡等三十九堡军事防御遗迹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村距鹿蹄涧村约5公里,现居人口中百分之七八十为杨姓。...
鱼的价格有高有低,并且鱼也遵从物依稀为贵的市场,越是难以捕捞到的鱼,越是名贵,很多人对于名贵的鱼都非常地向往,或是吃,或是把它们当作宠物养,知道能满足自己地需求就很满足了,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那些名贵地...
图瓦卢传统用餐方式乃保留原始的手抓法,不使用刀餐汤匙等餐具,客人席地而坐,地上铺满林投叶编制而成的手工席子。食物放置于长桌上,取食方式类似西方的buffet,由客人自行取用。土国传统男尊女卑,并重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