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客网

山西旧志记载中的“重阳节”(2)

英武酱2023-04-29

花糕取吉

重阳节吃糕的习俗,最早起源于汉代。“糕”与“高”谐音,寓意步步高升。到明清时,已经成为重阳节最重要的节俗。寿阳、静乐等地有民谣:“九月九,又吃花(油)糕又喝酒。”光绪《山西通志》引谢肇淛《五杂俎》曰:天明时分,把片糕搭在孩子的额头上,嘴里念念有词:“愿儿百事俱高。”这就是古人九月九日作糕的原意。光绪《晋祠志》称重阳节为“糕节”。

重阳糕,康熙《蒲县新志》、乾隆《武乡县志》称为“菊糕”,乾隆《乡宁县志》称为“面糕”,其他山西旧志称为“五色花糕”“花糕”“枣糕”。

花糕的原料,有小麦粉和糯米面两种。

用小麦粉制的,称为面糕,嵌以红枣,有的还嵌栗子,好看如花。民国《重修安泽县志》载:“新嫁女家制面为花糕。”康熙《黎城县志》、乾隆《潞安府志》《长治县志》、道光《壶关县志》载:“造面为节糕。”乾隆《翼城县志》载:“以面夹枣、肉蒸为糕,如小硙(小石磨)状。”交城县,用白面蒸制花糕,共三层,每层之间夹以红枣,代表层层向上,步步登高。

糯米面制的,称为黄米糕。糕中加入枣、粟、肉等。同治《河曲县志》载:“以黍米作糕食之。”民国《沁源县志》载:“蒸糯米面为糕而食。”乡宁县家家蒸软米面豆子馍,即使无米面的也要蒸白面豆子馍馈赠亲友。

重阳糕,除自家食用外,还要亲友互相馈送。明正德《大同府志》载:“大同地方……重阳馈糕,宗藩官宦或婚姻之家,彼此往来,颇为扰费。”

逆女追节

逆,本义是迎、迎接。逆女,指迎接女儿回娘家,也有秋收完毕,给女子放假休息的含义。谚云:“九月九,搬回闺女息息手。”高平、陵川一些地方,女儿回娘家,不带花糕,要带蒸制的寿桃面点,孝敬父母。娘家则以花糕馈送,寓意“步步登高”。康熙《绛州志》载:“妇女归宁(回娘家),各携枣糕以还。”康熙《潞城县志》、乾隆《乡宁县志》载:“作糕馈女。”道光《赵城县志》称娘家馈送女儿花糕为“祝节”。这是指馈送出嫁多年的姑娘。

馈送当年新嫁的女儿,送糕的方式稍有不同,是由母亲亲自送到婆家。民国《重修安泽县志》载:“新嫁女家制面为花糕,具食盒,妇女亲往婿家以馈女,名住节。” 光绪《荣河县志》、民国《万泉县志》载:“新妇母家蒸枣糕馈翁姑,曰送糕。”民国《翼城县志》载:“以面夹枣肉蒸为糕而食之,母家以馈新嫁女,曰送馍。惟与新婿则送糕焉。”

只有盂县,女婿为丈人家、娘家为女儿家都送糕。乾隆《盂县志》称“婿女互贻”。光绪《平遥县志》称“馈婿以糕”。

追节,指准女婿(定婚还没结婚的)在重阳节前一天,向老丈人家送糕和其他节日礼物。这种节日的亲戚走动形式,既体现出了一种相互尊重,也有表达重视、加深感情、催办婚礼的含义。重阳追节的习俗见于明清时期的大同府朔州、山阴等州县志。

隆师占卜祭祀

重阳节可以说是中国最早出现的教师节。在山西不少地方,重阳节还是礼敬老师的日子,崇祯《山阴县志》、康熙《朔州志》称“隆师”,乾隆《沁州志》《武乡县志》称“拜礼师长”。光绪《左云县志稿》称“隆师送节,如端阳然”。和端午节一样,要为老师赠送节日礼物,重阳节是学生为老师送糕,家长宴请老师,并商定下一年是否续聘等事项。乡宁县儒学和私塾要放假,学生由老师带领,携带干粮登高避灾,“效桓景避灾故事”。

晋南地区的曲沃、太平(今属襄汾)、洪洞、永和等县,以重阳节天气的阴晴来占卜冬雪有无。山西民间有谚云:“重阳十三是雨节,若还不下冬无雪。”“重阳没雨看十三,十三没雨一冬干。”雍正《洪洞县志》载:“重阳无雨一冬晴。”有趣的是,永和县的说法正好与洪洞相反,谚为:“重阳有雨一冬晴,重阳无雨一冬泥。”

重阳节也是祭祖的岁时节令。明万历《洪洞县志》载:“蒸枣糕,荐(祭献)先。”清代,潞安府及所属长治、长子、屯留等七县,蒸花糕以祭祖。光绪《平遥县志》载:妇女要“夜哭于门外”。

重阳节正值秋收完毕,农家要祭神报赛。孝义县祭祀“土神”。柳林、临县等地用糕祭祀谷神。大同县、平遥县祭天地,不同的是,大同用饩羊(称为“进平安牲”),平遥蒸花糕。光绪《续修崞县志》载:“祭城隍神。”这些都是秋收后各地举行的谢神祭祀活动,以感恩神灵佑护五谷丰登。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