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秀
李子秀,原名吕芳魁,1922年生于台湾省台北市板桥镇的小商人家庭。李子秀的家境比较贫寒,父亲经常到印尼贩茶叶、大米和蔗糖;母亲在家操持家务。李子秀兄弟共四人,他排行最小。
甲午战争以后,日本强行从中国手里割走了台湾岛,台湾从此沦为日本的殖民地。李子秀从小就生活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之下,饱受欺侮。在李子秀上小学后,正赶上日本帝国主义在台湾推行无耻的奴化教育,学校里的日语教官不准中国学生读中国书籍,不准中国学生说中国话。这种残酷的文化统治和民族压迫,在李子秀幼小的心里埋下了刻骨仇恨的种子。为了抵制日本帝国主义的奴化教育,李子秀全家节衣缩食,专门为李子秀请了家庭教师,为他补习中国文化。随着李子秀汉文程度的提高,老师又给他讲授了屈原的《离骚》、诸葛亮的《出师表》、岳飞的《满江红》和文天祥的《正气歌》等忧国忧民的诗文。这些弘扬民族正气、抒发爱国情怀的诗文进一步启发了少年李子秀报效祖国、反抗压迫的思想。李子秀小学毕业以后就考上了台北第二中学,在这所抗日情绪十分强烈的学校里,他的爱国主义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培植,他也越来越不能忍受-之恨。
1939年,李子秀以优异成绩从台北二中毕业。1940年,他被设在长春的建国大学录取。在入学之初,学校当局为学生编班分系时,把台湾学生一律编入了日本系。李子秀听到消息后,当即提出抗议:“我是支那(即中国)系,决不是日本系。”表现了他高度的民族自尊心。在校期间,李子秀参加了学生中的秘密组织——读书研究会,接触了毛泽东的《论持久战》、艾思奇的《大众哲学》以及河上肇的《资本论研究》等进步书籍。他认真研究了中国的历史和现状,为破碎的山河而痛心,为家破人亡的国民而伤心,更为愈燃愈烈的抗日烽火而欢心。于是他决心投笔从戎,奔赴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1942年春天,李子秀与几个进步同学经过秘密商议,相约一同奔赴关内。不幸的是,他们刚一出逃,就被学校抓获。后经一较开明的日本学者井上长教授从中斡旋,李子秀等人才幸免于难。
1942年,李子秀尚未从大学毕业就被日军强征入伍,送到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炮兵科受训。毕业后,李子秀被任命为炮兵少尉排长,派驻日本歌山县。当时中国的抗日战争已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抗日的烽火燃遍大江南北。李子秀身困异邦,心怀祖国,与虎狼为伴的日子令他痛苦不堪,急切回归的心情令他彻夜难眠。1945年5月,李子秀抛下结婚才三个月且已怀有身孕的妻子徐秀子,冒着九死一生的危险离开日本,踏上了回归祖国的艰难之路。李子秀从日本启程后,途经日本的九州、朝鲜的釜山、汉城、平壤、新义州等地,回到祖国大陆,后又辗转安东、沈阳、上海,于1945年6月到达北平。在北平,李子秀通过北京大学医学院林耀堂教授、北京大学理学院苏子衡教授的大力帮助,终于找到了中国共产党在北平的地下组织。在中共地下党员张大中、李建波、张子建等的协助下,李子秀由地下党派人陪同于1945年6月上旬离开北平奔赴解放区。在经过日军占领区时,他改名吕芳魁为李子秀,即取母亲本姓李和妻子之名互换进行组合,以表达他对千里之外的母亲和对自己矢志不渝的妻子的敬爱与怀念。
1945年6月,李子秀一路奔波终于安全到达晋察冀边区所在地河北省阜平县。就在李子秀等待安排工作之时,传来了八一五抗日战争胜利的消息。李子秀在阜平参加了晋察冀边区党政军-合召开的庆祝抗战胜利的-。他渴望台湾人民早日解放,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此时,李子秀的惟一要求就是早日参加八路军,巩固胜利果实,在战斗实践中实现他的爱国誓言。1945年底,李子秀由阜平来到察哈尔省首府张家口市,被分配到晋察冀边区炮兵团任军事教员。
就在李子秀全身心倾力于军事教学之时,国民党反动派单方面撕毁和平条约,悍然发动内战,对解放区发起疯狂进攻。还沉浸在抗战胜利喜悦中的李子秀目睹了国民党军队犯下的滔天罪行,义愤填膺,坚决要求下连队直接参加对敌战斗。经上级同意后,他参加了西线自卫反击战。李子秀跟随部队从张北到绥西,从大青山到雁门关,一直在炮兵连里活动。行军时,无论在陡峭的小路上,还是在茫茫的草原里,他总是和战士们一起拉炮车。哪里最艰苦,他便出现在哪里。在作战中,他亲自到炮兵阵地或观测所,直接进行瞄准射击和观察,做到准确有效地打击敌人。为了不断提高炮兵技术水平,李子秀一面参加战斗,一面抓紧时机向干部战士讲授火炮操作技能和射击原理。在近三个月的自卫反击战中,他“视百日为一时”,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被炮兵团军政委员会评为“优秀军事教员”。时过不久,晋察冀军区确定在炮兵团成立反坦克训练队,为各纵队培养使用反坦克武器的干部,李子秀被调到炮兵团教导队当教员。他根据当时的作战环境适时地向团部提出了加强反坦克作战的建议。在教学中,李子秀自己找资料,定计划,并于1946年元旦放假期间,连续五昼夜,赶写出两本反坦克教材,详细地介绍了反坦克雷的性能、原理和使用方法。同时,李子秀还着手研究日制式反坦克雷的构造和性能,从而大大提高了部队训练的质量,使部队尽快地掌握了反坦克武器的技术和战术,受到上级的表扬。李子秀还经常深入到连队进行教学,亲自示范动作,和战士们一起摸爬滚打,这使广大指战员深受感动。
1946年2月13日,李子秀在赐儿山下冒着严寒又开始给一支部队专门讲授反坦克雷的构造和性能。教学现场设在一棵大枫树下面,李子秀先在树旁埋下地雷,而后用一根绳子的一头在树上吊上一筐石头,绳子的另一头拉在远离大树十几米远的一块石碑后面自己的手中。如果李子秀手中的绳子一松开,石头筐就会重重地掉下,其产生的冲击力足以使地雷发生0。然而,这一次当李子秀把手中的绳子松开时,筐子掉下去以后很久地雷也没0。几个战士争欲上前查看原因,李子秀急忙吹哨制止了他们。李子秀对他们说:“你们不了解这种雷的构造,还是我自己去吧!”然后,李子秀冒着生命危险上前查看。当李子秀刚走到大树下,地雷却突然0,在战友们的惊呼声中,李子秀倒在了血泊中,高大的身躯被炸得血肉模糊。李子秀不幸以身殉职,年仅24岁。
噩耗传来,炮兵团的广大指战员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晋察冀边区的《子弟兵报》专门报道了李子秀光荣殉职的消息,炮兵团在张家口市为李子秀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军区-和当时在解放区的台籍人士都专程赶来吊唁。
李子秀生前曾多次同战友们谈起祖国统一的问题。他曾说将来我们必定会建立一个新中国,一个包括台湾在内的伟大的新中国。那时,他一定要回到故乡台湾去参加建设。
1984年8月5日,张家口市人民政府在察哈尔烈士陵园举行隆重的爱国台胞李子秀烈士纪念碑落成典礼。萧克、杨成武、傅崇碧、高存信等许多老将军专程前来参加了纪念碑落成典礼。原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元帅为李子秀纪念碑题词“爱国台胞李子秀烈士千古”。
(卢文山)
[以上内容由网友"John"分享。]
以下与李子秀相关信息:
以下李子秀相关信息关注度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