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中国 > 甘肃 > 临夏州 > 名人

年得祥

[移动版] [查看地图]
  年得祥(1930-1986)回族,东沟村人。初中肄业。1949年8月参加革命,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康乐县委宣传部部长,中共东乡族自治县锁南公社书记,中共和政县委副书记,共青团临夏回族自治州委副书记,中共临夏回族自治州委组织部副部长,中共临夏市委副书记,临夏回族自治州州长,州革委会副主任,中共临夏回族自治州委副书记,书记,甘肃省副省长等职。曾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中共甘肃省第四届委员会候补委员,第六届委员会委员,甘肃省第五届、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一生忠厚,办事稳重,敢说实话,办实事,实事求是。1962年6月,面对临夏农业生产遭受严重破坏的实际,临夏州委作出"关于建立今年夏收秩序的紧急措施"的决定,在临夏地区实行"包产到户",时任副州长坚决推行州委决定,并表示:如果出问题,愿承担重要责任。是年10月,中央西北局以"西北全区的一个重要政治事件"限期纠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得到肯定。1972年州委讨论当年全州粮食生产指标时,一部分同志适应当时"农业要大干快上"的形势,提出总产力争比1971年增长10%左右的意见;时为州委常委、州革委会副主任,根据全州历年粮食增产的实际情况,和另一些同志提出增长4%左右的意见。意见不仅未被采纳,而且在《甘肃日报》作为"保护"意见进行批评。1974年教育战线掀起反击"复辟"、"回潮"风,东乡族自治县一中一名学生于1970年跳井自杀案发,州教育局派人深入调查后,据实得出与"回潮"无关的结论,上报州委讨论时,其他同志完全同意调查组意见,既妥善安置死者家属,又保护教师免受"回潮"牵连1979年8月6日,《甘肃日报》头版《春天定下的政策不变,夏收预分中全部兑现》新闻中,提临夏州"夏收作物好过往年"。看到报纸后批评报道人员:"庄稼未收到手之前不能瞎吹牛,新闻报道一定要实事求是"。当听到对治理吹麻滩有些同志有不同认识时,1979年在大河家召开的吹麻滩区公社书记、区长、社长等参加的会议上,肯定根治吹麻滩的成绩,耐心批驳"得不偿失"等各种不正确认识,使与会者统一思想,并强调只要对群众有利的事要继续干,不能含糊。
  担任领导职务后,经常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体察民情,关心群众疾苦。1976年,在和政县吊滩乡蹲点中,一次带领公社干部到大山庄大队石洼山生产队挨门逐户调查,了解群众生活情况。当发现移民安某睡在土炕上,身披破皮袄时,经询问,才知其无裤可穿,难以出门。当即指示公社书记:"从救济粮、救济款中尽快给予解决"。并要求公社对全社移民生产生活状况-一调查。公社根据指示,除对安某解决被褥,线毯和衣服外,对全社30多户移民生活妥善安置。逾月,又去吊滩公社,进门见公社书记就问:"移民的困难解决了没有?"1980年3月调任甘肃省副省长后,为解决省与省,县与县之间的边界纠纷,常常不辞劳苦,不分昼夜四处奔波,上下做工作,有时一天要跑几个县。在现场办公中了解到全省"四残"人员(盲、聋、哑、残)生活有一定困难时,便同其他领导研究,每年由省财政拨款30万元,支持他们发展生产,生产自救。并多方联系,克服困难,积极热心筹建天水拥军疗养院。
  为人坦诚,豁达大度,作风正派,坚持原则。作为少数民族干部,认真执行党的民族政策,为促进全省各民族间的团结,发展安定团结大好形势,作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特别在处理回族群众宗教纠纷问题上,坚持党性原则,光明磊落。曾向省委建议在全省少数民族比较集中的非民族自治州、县、乡选派一定比例的得力民族干部,以利开展工作,锻炼和提高少数民族干部素质。对各民族干部一视同仁。永靖县有一名工作能力较强的东北籍干部,因父亲有"历史问题"一直未提拔重用。发现后,以"重视现实表现"建议组织部门选拨提升为县级干部,使其才能得以发挥,后被调到某地担任地级职务。原和政县吊滩公社一位妇联干事家在临夏,母亲瘫痪无人照顾。在下乡中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便立即同和政县、临夏市组织部门协商,调到临夏市工作。调省上工作后,每来临夏,总要抽出时间登门拜访一些老干部和离休干部,问寒问暖,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征求他们对政府的意见。
  一生廉洁奉公,勤奋工作,积劳成疾,久治未愈,于1986年10月5日逝世。
下一名人:牛载坤
[以上内容由网友"Julie"分享。]

以下与年得祥相关信息:

以下年得祥相关信息关注度最高: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粤ICP备17154672号-3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E-mail:service@ke2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