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稠村
地名:地稠村 | 隶属:启蒙镇 |
行政代码:522628103 | 代码前6位:522628 |
长途区号:0855 | 邮政编码:556700 |
车牌号码:贵H | 行政级别:村 |
地稠村位于启蒙镇南部,距镇政府所在地10公里。侗语称之“Sen?xuc”。东抵钟灵乡阳艾村,南邻隆里乡隆里所村,西接鹏池村,北与丁达、玉泉村接壤。明初至清代中期,地稠属龙里长官司管辖,民国前期属黎平县兴仁乡辖,民国28年(1939)属进宏兴联保,民国31年(1942随隆里乡划归锦屏县,属锦屏县隆里乡第五保,1951年属启蒙区隆里乡第五村。1958年属兴隆公社,1962年5月属启蒙区隆里公社,1963年1月属兴隆公社,1968年11月属隆里公社,1970年属兴隆公社,1981年8月属地茶公社,1984年属地茶乡,1992年撤地茶乡后并入启蒙镇。 1950年代,村寨内外古树密茂,树种多为枫、松、板栗、米栗、青冈、红豆杉等,整个村寨隐藏于树间。1958年“大炼钢铁”时,在地稠建有炼铁厂,村寨周围的古树大部分被砍伐烧炭,以后虽然几次补植,然再也未能恢复到当时面貌。民国末年虎豹狼等猛兽活动猖獗,有两村民被难,猪牛10余头被食。 地稠村土地总面积14850亩,其中水田面积480亩,旱地30亩,有林地面积10972.5亩,森林覆盖率59.62%。村民历来以农业太子参为主,林业为辅。国家实施“天保”政策后,村民多外出打工。2005年全村在广东、浙江等地打工230人。2002年开通程控电话,2004年投资37万元(上级补助7万元,村出售林场林木筹集30万元)修通进村公路。村脚田坝间盛出黄金,民国38年(1949)张洪恩等人开采出腰子型金一块,重9两6钱,现存于北京博物馆。1990年代前期,再次出现采金热潮,农田和周边林木多被破坏,更有人以氢化物提炼黄金,以致对下游水源造成污染,后被县环保和-门联合制止。 地稠村辖地稠、者往2个自然寨,有9个村民小组,244户,1024人,劳力702人。村民委驻地稠。有林、王、杨、陆、胡、吴、刘、罗、张、潘、石11姓氏,林姓于清雍正三年(1725)由本镇便晃村迁入,其他姓氏分别从隆里、阳艾、魁洞、-、西洋店、高座、隆吴寨、天柱木竹寨、黎平潭溪等地迁入。 清光绪元年(1875)村里始设私塾,民国时期学童到鹏池就读。1955年建地稠小学,开办6个班级。2006年有6个班级,在校生117人,教师5人。村民胡万军因植树造林出色,于1983年11月出席“贵州省林业三户两场”先-表会议,荣获一等奖,受省人民政府表彰。现有80岁以上的老人6人。 清代村口修有飞山庙和花桥。飞山庙至民国时期均朽坏。花桥长42米,宽3.8米,共13间。1998年涨特大洪水,花桥被冲走,尚存遗址;村北面3公里的高椅山上,有龙里长官司长官杨光玉墓,墓高1.3米,长7米,宽3米,墓前有石桌一张,由两块条石架在石座上拼成,面积约2.5平方米,供清明、七月半祭祀宴饮餐桌之用。此墓于1987年10月10日被县人民政府列为县文物保护单位。 1934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过村境,并在村里宿营。一战士用火不慎,烧毁民房30户,部队领导遂拿出大洋300元作赔偿。因群众绝大多数外逃躲避,大洋遂交由一未逃的老年妇女代收,并交代其待群众返家后按每家20元分给灾民。然此妇女过后并未将此大洋分给灾民,而是化作己有买置田产。红军部队行至边沙后,召开群众大会对失火战士执行枪决。红军在地稠留下标语多幅。
[以上内容由网友"Nancy"分享。]
以下与地稠村相关信息:
以下地稠村相关信息关注度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