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中国 > 贵州 > 毕节市 > 地名

三河村

[移动版] [查看地图]
地名:三河村隶属:牛棚镇
行政代码:520526108代码前6位:520526
长途区号:0857 邮政编码:553100
车牌号码:贵F行政级别:村
  一、自然概况   三河村位于牛棚镇政府西面3公里处,东与迤那镇五星村村相连,南与水源村接壤,西与鱼塘村村比邻,北接范家田村,平均海拔1950米。全村总面积约7.8平方公里,共辖6个村民小组,全村共2596人。其中农业人口2558人,非农业人口38人。全村居住着汉族、回族、彝族等民族,是一个多民族聚居村寨。全村劳动力主要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外出务工的人员少。   二、气候特点   三河村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具有低纬度高原季风气候的特点,冬季冷凉,夏季温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日照多,年总辐射为123.58千卡/厘米?小时,年总积温4520℃,年降水量800毫米,气候独特,冬暖夏凉,一年四季无雾日,平均气温12摄氏度。   三、自然资源   三河村土地总面积14320亩,其中,耕地面积4560亩,林地面积9760亩,在林业用地中有林地面积9760亩,天然草地面积3400亩,其他面积6360亩(含荒山荒坡),土地面积大,人均占有6.13亩,人均占有耕地1.92亩。由于土层瘦薄,中低产田土面积3100亩,占耕地的85.4%,坡地占65%左右,部分耕地基岩裸露,土壤肥力差,广种薄收。植被稀疏,生态环境脆弱。土壤酸性重。部分坡耕地和荒草地已演变为石漠化,生态环境脆弱。   四、基础设施状况   三河村基础设施薄弱,农业基础设施仅有少量的坡改梯工程。小水窖120口。有农村沼气池87口。农村道路少,没有通组公路。三河村产业单一,只有种植业和养殖业。主导产业不突出,且小而全。全村有村公所、卫生室各一所。没有其他的社会事业发展设施。   五、贫困状况及突出问题   通过民意调查了解,三河村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一是交通困难;二是饮用水困难;三是生活用煤困难;四是看病距镇卫生院远;五是养殖水平低,种植单一,耕作粗放,单产水平低;六是农民素质低;七是现有住房条件差;八是生态环境差;九是部份极贫户需国家救助;十是全村六个组的儿童上学路途远; 十一是缺企业。   六、贫困原因   三河村贫困是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共同形成的。三河村位于岩溶地区,水源点少,缺水面大,生态环境脆弱,土层薄,土地生产率低,矿产资源贫乏。群众经济来源少,基础薄弱,增收困难大;群众思想观念落后,劳动力素质低。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弱。基层组织薄弱,进取精神差。具体原因:一是饮用水困难,没有修建农田水利、人畜饮水工程。二是全村现有自然通村公路,实际为群众自己投工修建的便道,坑凹不平,路面较狭窄,只能小型拖拉机和马车通行,且晴通雨阻。三是生活用煤困难,境内没有生活煤井,仅有沼气池87口。四是种植单一,主要是玉米和马铃薯,烤烟,耕作粗放,科技投入少,单产水平低。五是养殖水平低,群众现在的养殖是以养猪为主,是按传统的方法饲养,存栏率高,出栏率低,养殖水平低,缺防疫意识,牲猪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六是劳动者素质低,现有劳动力文化水平低。据座谈了解,参加座谈的78人中,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只有35人,占31.25%,七是群众经济收入来源少,只有种植业和养殖业,缺龙头企业。八是农村服务体系不完善,尤其是兽防意识差;九是部分群众缺乏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意识和发展思路,缺乏自力更生精神,等靠要思想严重。   七、不同类型人群贫困原因分析   (一)低收入群体的特点。温饱问题没有解决,多数人不会经营,不会管理,自立能力差,依赖思想严重。原因:孤、病、残无劳动力而贫;人多地少(土地承包时弟兄多,结婚成家后人口增加)有劳力,家庭负担重致贫;缺燃料,煤价高,生活负担重致贫;环境质量差,作物产量低致贫;缺医少药,因病致贫;违反计生政策,不能享受惠民政策致贫(个别家庭因没有户口,导致了小孩不能享受免费九年制义务教育、全家不能参加新农合、不能享受低保、不能享受国家种粮直补资金、不能外出打工等);缺文化、缺技术、缺资金投入致贫。   (二)农村妇女贫困的特点。介于好、中、差之间,有一定的依赖性和一定的自立能力,家务劳动重,健康程度差,重点应采取综合式扶贫。原因:孤、残无劳动力而贫;上有老、下有小、子女多、负担重致贫;个别家庭存在重男轻女思想,整个农活全压在个人身上,过度劳累,有病不医或无钱就医致贫(在座谈的15名妇女中:有8名有病,仅有7名去医院诊疗看过,其比例小得惊人);缺医少药,无专门妇科医生,病情加重致贫;缺文化、缺技术、缺劳动能力致贫。   (三)中等收入群体的特点。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会经营、有观望等待思想,重点应采取引导式扶贫,是到户项目扶贫的重点。原因:有劳力、缺文化、缺技术、无投入致贫;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遇灾遇病致贫;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差,抓不住机遇致贫;商品意识不强,自给自足观念严重致贫。   (四)略高收入群体的特点。温饱完全解决,善经营、会管理、多数有文化、懂技术,应重点采取开发式扶贫。原因:无规模经营的资金;致富没门窄,技术更新慢;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滞后制约发展;教育、卫生、市场等公共服务跟不上发展需要。   八、有利条件   一是有国家和省、地扶贫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把三河村列入参与式整村推进的试点村,强化帮扶,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遇。二是群众有求发展的强烈愿望,在各级帮助解决存在的困难,发展前景较好。三是三河村有丰富的土地资源,种草养畜、种植精品苹果、核桃有一定的发展潜力。   九、不利因素   一是交通运输条件差,产品流通困难大。二是农业基础条件差,土地贫瘠,农业科技含量低,基本还处于传统耕作方式,广种薄收,品种老化,产量低,产业结构单一。三是岩溶地貌典型,生态环境恶化,部分村民组人畜饮水困难。四是农民综合文化素质低,平均受教育程度低,接受农业适用技术的能力弱,劳动技能差,外出打工能力弱,平均收入低。五是农村人居环境较差,农民卫生意识不强,存在因病、因灾致贫、返贫现象。   总之,三河村缺矿产资源。土地资源相对丰富,但土层薄,土地流失化严重。耕地面积大,但土壤肥力差,酸性重,粮食单产水平低。林业用地多,但植被稀疏,用材林少,中、幼林占的比重大。草山草坡产草率低,利用效果差。水源条件差,缺水面大。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来源少,人均收入水平低,贫困人口多,人口增长快,劳动力素质低。     --人口总数:2596人 农业人口:2558人 非农业人口:38人   --行政区面积:9.546667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456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回族,彝族等 发展口号:水,电,路,农牧业全面发展   --所辖村:新营组,小田组,营盘组,仓房组,社房组,瓦厂组 生产总值:385.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烤烟,玉米,蔬菜等 名特产品:牛棚土酒(鹤乡酒) 办公所在地:三河村村公所   --自然条件:适宜发展烤烟,干果类(如核桃)等的种植,自然条件好。 资源:农业
下一地名:新山村
[以上内容由网友"Sunny"分享。]

以下与三河村相关信息:

以下三河村相关信息关注度最高: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粤ICP备17154672号-3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E-mail:service@ke2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