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真沛
熊真沛(1904~1990)
熊真沛,原名珍,广东英德人,生于一个基督教徒世家。其父亲熊善材早年参加同盟会,追随孙中山的民主革命。他自幼在地窝子村里的福音堂属下小学接受启蒙教育,于民国5年(1916)随父往韶关,就读于英国循道差会举办的英光小学;民国10年经差会传教士推荐,进入佛山华英中学,开始学习英语和神学课程。在校期间,他已立志献身基督,参加校内的“白十字架团”,任团长,带领一批同学到邻近农村向村民布道。民国14年9月,经推荐入广州协和神学院,学习4年毕业后,被派往韶关堂任职宣教师,兼任“进德会”干事。民国23年升为预任牧师。民国30年按立为正式牧师。
抗日战争期间,熊真沛牧师热情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先后参加“归侨服务社”、“战时救济会”、“桂头学生服务处”等组织,救助外地逃难到韶关的兄弟姐妹。民国31年(1942),当选为中华全国基督教协进会广东分会主席,直至1950年。
1949年初,他任中华循道公会华南教区主席,兼任广州基督教青年会会长。1950年7月,吴耀宗等39位基督教领袖作为《中国基督教在新中国建设中努力的途径》(即自治、自养、自传革新宣言)的发起人,得到全国基督教徒的热烈响应,并由此掀起中国基督教三自-。他于当年10月在上海出席中华全国基督教协进会第十四届年会答《大公报》、《解放日报》记者问时说:“中国基督教会在新民主主义新中国里,谋求革新是必需而且必然的趋势,也是我们中华教会谋求革新的最好时机”。他为中国基督教革新事业和爱国统一战线工作做出了有益的贡献。1958年11月起,他连任第一至第四届广东省基督教三自-委员会主席,1980年兼任广东省基督教协会第一届会长。“文革”期间,他虽然遭受过不公正的待遇,仍然宽容豁达向前看,1980年写了《夜尽天明,晨曦光里重逢》一文,说:“我们走三自爱国的道路,虽然不平坦,但路子越走越对头”。1986年8月,被选任中国基督教三自-委员会副主席。
熊真沛牧师为中国神学教育,培养爱国爱教的青年一代呕心沥血,历任广州协和神学院、广东协和神学院董事会主席和中南神学院董事会董事长职务,对神学院教育有重要贡献。他在1989年9月26日纪念三自-40周年的会上讲话中说:“新酒就要装在新酒袋里,使新的时代精神,能够同时代配合,这样宗教就会存在与兴旺”。他曾任第一、二届广东省政协委员和第三、四、五届广东省政协常务委员,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1990年1月17日息劳归主。
[以上内容由网友"Nancy"分享。]
以下与熊真沛相关信息:
以下熊真沛相关信息关注度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