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为了配合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开展革命斗争,大南山成为了革命根据地,较长时间是东江革命根据地的中心之一。在中共广东省委和东江特委的领导下,大南山不断的壮大人民武装队伍,运用游击战术,用革命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积极拓展革命根据地,加强政权建设,扩大武装队伍力量,创建苏维埃政权,有力地策应了南昌起义还有广州起义。1927—1935年,大南山根据地军民坚持了8年的艰苦卓绝,英勇顽强的斗争,使红旗不倒,有力地配合了其他革命根据地的斗争,成为了中央革命根据地南方外围屏障的前哨。1935年国民党反动派重兵“围剿”,使革命力量蒙受巨大损失,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根据地丧失。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革命烽火再点燃,中共潮汕组织再度进驻大南山,建立抗日游击根据地。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大南山军民,在当地党组织的领导下,贯彻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抗击日本侵略者,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消灭敌人,解放潮汕,以自己的鲜血和无私的奉献,谱写了大南山革命斗争的光辉篇章。
为纪念大革命时期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大南山地区牺牲的革命烈士,1963年在此建立革命烈士纪念碑。青山埋忠骨,铜铁铸忠诚。由于历史的原因,虽然解放后省有关部门确认在大南山牺牲的烈士有700多人,但纪念碑落成时只收到400多具烈士的遗骨,埋在对面飞鹅山下。纪念碑周围设施还有:红场广场、赤花剧社、集福善堂等设施。红场广场是1931年县委和苏区政府在四面环山的飞鹅山下平整了一块平地,建起了简便戏台、球场、秋千场,并由石匠瓮千在其旁边的巨石上刻上“巩固苏维埃政权”的大标语,还凿了16级石阶通往巨石的顶部,使巨石成为天然的阅兵台。从此红场便成为苏区军民的政治文化中心,练兵、阅兵、-及文体活动都在这里进行。赤花剧社是1930年秋,潮普惠苏维埃政权从民间的清唱戏班和农村乐间中吸收了30人组成南山白话剧队,以后相继改为赤花剧社。赤花剧社当时有60多人,不仅在红场戏台这里演出,还经常巡回于根据地各村进行宣传演出,对革命的宣传发动起了重要的作用。集福善堂是在革命低潮期,国民党对大南山进行大围剿,一些老弱病残的东江革命战士(其中大部分都是当时跟随彭湃同志来到大南山的革命同志)伪装成善堂人员的身份留下来,负责救援被国民党军队逮捕的革命同志或为隐蔽的革命同志传递信息,成为党的秘密联络点。
由于有深刻的历史和现实意义,1988年10月大南山革命烈士纪念碑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定为广东省重点保护纪念碑。1995年还被定为汕头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场广场被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地 址:潮阳区红场镇飞鹅山北麓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粤ICP备17154672号-3 |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E-mail:service@ke2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