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兆銮
潘兆銮(1902~1932年),原名少庭,字侠夫。冲鹤乡人。出身侨工家庭,父母早丧,由在日本做工的叔父抚养成人。性情机警正直,富于幽默感。在横滨中华学校求学期间,与进步青年杨匏安、杨殷一起研读马列著作,关注祖国和民族前途。
五四运动爆发后,兆銮归国,在广州参加社会主义研究小组。1920年,到广州铁路南站当司磅员,后任车务处文书。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与领导抵制为资方所把持的旧工会(时称“黄色工会”)的斗争,组建广州铁路车务同业工会,当选执行委员。与此同时,在铁路系统建立社会主义青年团外围组织“新学生社”。随后,以铁路工会代表的身份加入广东省总工会领导机构,与担任正副会长的黄色工会头目黄焕庭、陈森作斗争,迭遭排挤打击,愤而退出。
1923年2月,兆銮代表粤汉铁路工会赴郑州祝贺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二七”大-爆发,兆銮南归发动广州铁路工人支援京汉铁路工人的-斗争,组织粤汉铁路总工会筹备处,率领代表团到大元帅府谒见孙中山,获准于1924年初成立粤汉铁路总工会。兆銮当选执行委员兼秘书长,与杨殷、杨匏安、杨章甫共同主持日常工作。国共合作开始后,兆銮根据组织决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任广州市第十区党部委员兼五分部书记长。同年5月,当选广州工代会执行委员兼西关分会主席,负责组织纠察工作。其间,还代表粤汉铁路总工会向当局积极提议,争得将该年美、英、日、法等国所退还的“庚子赔款”的一半用于修筑粤汉铁路韶关至武昌段。
1925年,兆銮调任国民党广东省党部和中央组织部干事。1~4月,负责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第三期的总务工作,并兼任部分课程。5月,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在广州召开,兆銮担任邓中夏翻译。6月,滇桂军阀杨希闵、刘震寰在广州叛乱,兆銮协助杨殷、刘尔崧等领导铁路工人-,配合东征军回师平叛,拆掉火车零件,断绝叛军补给。不久,出任国民党广东省党部南路(即今湛江地区和广西北海地区)特别委员会主席,兼中共广东区委特派员,负责南路各县市国民党改组及共产党组建工作。同年秋,奉调回广州,任国民党广州市党部秘书长。
1927年4月,广东国民党右派发动政变,兆銮转到澳门,负责联络及安置撤退到港澳的中共党员。中共“八七”会议后,被任命为南方局军事委员会和肃反委员会秘书,协助主席杨殷开展工作,并负责南方局机关报《南风》。广州起义前夕,兆銮在澳门积极筹集款项、弹药和物资,参与发动各县农军举义。起义失败后,东渡日本,与中共东京总支部取得联系,派赴横滨,组建中共横滨支部,担任书记。翌年10月,日本政府清查旅日中共党员,兆銮几遭不测,得海员工人掩护,脱险回到上海。随后潜回广东,在中山县三乡平岚小学当教师,秘密开展革命活动。1930年夏被捕,押送广州仓边监狱。兆銮不惧刑讯,坚不吐实。1932年3月被枪杀于红花岗,年仅30岁。
[以上内容由网友"Samantha"分享。]
以下与潘兆銮相关信息:
以下潘兆銮相关信息关注度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