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墨缘
梁墨缘(1893~1976)
梁墨缘,广东顺德人。清宣统二年(1910),到三水县一家布店当杂工。他精明能干,不久便得到老板的赏识,升为“行街”(购销员),并由此结识了不少商人。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航运业出现了繁忙景象。布店老板决定集资办航运,指派他主持招股工作。从民国4年(1915)起,梁墨缘开始招股创办航业联商公司,后任经理。不久,联商公司组装了几艘蒸汽机船,航行于广州—三水—清远。
当时,联商公司的蒸汽机船,由于机体笨重,船身负荷大,行驶不灵便,常常搁浅;秋冬枯水季节,客货载运量减少了三分之二。民国6年(1917),广州协同和机器厂研制出新式船用内燃机,梁墨缘特意到厂参观考察,决定采用内燃机取代蒸汽机。但联商公司的股东们反对此项改革。梁墨缘毅然辞去联商公司经理职务,与陈拔廷等人集资10万元,于民国7年组建广州粤海航运公司。由于机器自己造,船自己装,又有自己的货运搭档(股东中有米机行业的人),还与亚细亚石油公司签订了供油合同,机动船改烧柴油。粤海公司发展很快,不足两年,就已拥有柴油内燃机电船10艘(大的160马力,小的45马力),活跃在北江和珠江三角洲各浅水河道上,成为广东内河航业界的一支新兴力量。由于粤海公司的新式电船夺去了同业的不少生意,遭到同行的嫉恨,他们勾结省航政局官员,给粤海公司设置各种障碍。梁墨缘冲破守旧航商的排挤打击,先后开设了公德成、后德成等“成”字号的米行10多家,时人称为“十大成”。民国11年梁墨缘又开办了德源行,供应船上伙食,既方便乘客,又扩大了经营业务。在他的主持下,粤海公司没被挤垮,反而迅速壮大,轮船发展到20多艘。
为缓和与同业间的摩擦,齐心协力发展民族航运业,梁墨缘在同行们面前公开介绍了他的资料,使其他船商大开眼界,消除抵触,心悦诚服地与他合作,一部分人干脆加入了粤海公司,实行联营。联营之后,码头和载货等难题解决了,行业的面貌一新。
民国12年(1923)之后,他又将内燃机船逐步代替旧式的蒸汽机船,成为广东内河上普遍使用的交通运输工具,大大地促进了民族航运业的发展。民国17年,梁墨缘被选为广东商船公会副会长。直到抗战前夕,粤海公司的合作伙伴有10家公司之多,拥有内河航船50余艘。
梁墨缘为了摆脱外国三大公司肆意提高油价的控制,设法和美国旧金山一家小公司洽商,另立商号与该公司签订合同,每月供应柴油2500吨,在香港交货。然而,三大公司早就串通了海关,把船只扣押,要缴纳2万多元关税款才放行。这样一来,每吨油的成本由30元增至80元。梁墨缘遭此打击,深感关税不能自主,是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即使自己有机器,有船,如果没有国产石油,命运仍操持在洋人手里,也无法摆脱羁绊。民国27年(1938)10月日军侵占广州,他的船队,有的在逃往西江、北江时被政府军队封用;有一批船被拉去充军;还有几艘被日军飞机炸毁;剩下10多艘,他带领船员凿沉于江底。他携眷逃难至南海官山时,又被匪徒掳去幼子,0了巨款。民国34年抗战胜利,梁墨缘从内地返回广州,打捞起沉于江底的船只,迅速修复投入营运。但此时英美三大公司不再运柴油到广州,又无外汇买进口柴油,只好用国产松香渣代替柴油,以蓖麻油、茶油代替润滑机油,他常常自叹:“发展民族工商业是何等艰难啊!”
1949年广州解放前夕,他在中共地下工作者的帮助下,先后将船只全部疏散到澳门,避开了国民党的劫夺和破坏。建国后,梁墨缘响应共产党的号召,及时把全部船只驶回广州。他在同行中享有很高的声望,被人们尊称为“墨公”。1954年11月,粤海公司参加了公私合营,他任公私合营建华轮船公司副经理。1959年当选为第一届广州市政协委员,此后连任第二、三、四届广州市政协委员,曾任广州市工商联执委、中国民主建国会广州市委委员。1976年10月病逝于广州。
[以上内容由网友"Ava"分享。]
以下与梁墨缘相关信息:
以下梁墨缘相关信息关注度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