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岩摩崖石刻
崆峒岩摩崖石刻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明—民国 阳春 崆峒岩摩崖石刻 位于阳春市城西崆峒岩洞内。原有石刻近百题,因年久风化剥落和人为的损害,现保存较完好的44题。从明代至民国时期,其中摩崖石刻37题,碑刻7通。阳春崆峒岩,又名“第四崆峒山”,因“黄帝问道于崆峒”而得名。它与河南汝州,陕西临洮、岭东定安的崆峒诸山并列。洞内石钟乳奇特,岩洞宽广,历代文人骚客纷踏而至,宋代著名理学家周敦颐亲临探胜。崆峒岩摩崖石刻,分布于各景点,有题字、题句、题诗、题铭,内容有描情写景、状物记人,字体有篆、隶、楷、行、草等。最早的是“崆峒岩”三字及其联语:“洞开重门虚旷中,景物千端呈本色;丹成一点隐冥处,变态万种透天机。”石刻高1.8米、宽1.4米。“崆峒岩”三字,每字径0.52米。刻于明万历五年(1577年)。作者王许之,高安人,万历元年官电白令。其次为明万历十三年刻于岩洞后厅右侧岩壁的阳春知县张文浩题诗。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礼部尚书曹秀先游崆峒岩,为姜山重修崆峒岩题“岩亭”二字,字大0.47×0.58米,笔墨雄浑。曹秀先还撰写“慧石铭”,寥寥数语,尽将岩洞生新、众人惊异等情景描绘得活灵活现。“千岩表”三字,萧丙堃摹,横书楷体,铭语、落款为楷体阴刻,是摹仿韩愈于唐贞元十九年(803年)在阳山县城北部朝阳洞侧一巨石的题刻。岩洞内还保存了明清二代各任知县的题字、题句、题诗等,由于年代久远,有些石刻已风化剥落,字迹模糊不清。
1989年6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以上内容由网友"Grace"分享。]
以下与崆峒岩摩崖石刻相关信息:
以下崆峒岩摩崖石刻相关信息关注度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