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市街为明、清代商品经济发展初期耒水耒阳段四大口岸(新市街、灶头市、黄泥江、大河滩)、和两大码头之一,曾有过"九街十三巷"的记载。清末至民国初期,耒水支流敖河、淝江驶来的船只多在新市街停泊,每晚达200只以上,东湖、夏塘的茶油,马水、安仁的粮食,及附近乡村的木材、煤炭、豆类,皆以此地为集散口岸,粮食生意尤为兴旺。民国廿四年(1935)粤汉铁路通车后,在新市街做粮食生意的仍有近100家,每天经营粮食达数千担,有的商号,粮、棉、油兼营,大商号每天可收购茶油100多担。广东也有不少商贾来到新市街坐庄收购谷米。新市街仅凭耒水之势,商贾云集,店铺林立,繁荣水埠。
商业的繁荣,促使服务业的发展,时有茶馆30多家(兼营饮食)、伙铺20多家,曾誉为“小耒阳”之称的“千年水埠、新市古街”。 新市古街于耒水东岸依耒水而建,主要街道为南北走向,街道分为上街和下街;古时上街隶属耒阳县,下街隶属衡阳县(今析出衡南县),这种“一街两署”的特殊现象,估计还是当年这里为一个“黄金水道码头”的商业利益分配有关。据传解放前新市街主要是四大姓氏,上街为黄姓和曹姓,下街为倪姓和廖姓,经常会为了地盘和家族荣耀打得头破血流。在新市街就有“八月十五打石头”之说,就是上街和下街的街坊在每年中秋节酒足饭饱后互相砸石头出气的习俗。不过在解放后,新市街统一归属耒阳管辖了。现在新市街还保存着长达4000米的古石板街,街上有不少三进老宅,有的为镂空扇型窗台,进门为三个天井。"九街十三巷"还有条"半边街",这条街是依河而建,街旁就是耒水。街下新市渡为耒阳沿河30多处义渡口之一。
地址:耒阳市新市镇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粤ICP备17154672号-3 |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E-mail:service@ke2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