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师楼始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由挪威牧师原明道和益阳教徒刘复生修建。该楼坐南朝北,平面呈T形,东西长18.7米,南北宽14.3米,通高14.3米,建筑面积近1000平方米;单檐悬山顶,砖木抬梁结构,屋顶上盖绿釉琉璃筒瓦。整栋楼面阔六间,分东西两半,三层,北向门厅两边各有独立木楼梯至楼顶,每层独成单位套间;一、二层均设有前后凉台,凉台宽阔设木制护栏,廊柱采用青砖砌成,花岗岩条石屋基。
历史沿革
1904年,由挪威牧师原道明与益阳教徒刘复生修建。在牧师楼的东西分别还建有教堂与女子圣经学院。
1958年,教会停止所有活动,境外教牧人员相续回国,牧师楼另做他用。
1980年,益阳市基督教协会接管使用至今,居住教会的传教牧师、教师等。
2008年,益阳市基督教协会对该楼进行了维修。
价值评定
1、五马坊牧师楼是近代挪威建筑成功引进中国内陆的例证,是我市异国建筑文化的一朵奇葩。客观上,它打破了传统建筑的固有模式,丰富了我市近代建筑的功能类别。
2、五马坊牧师楼是中西合璧的产物,充分体现了中国工匠在仿造北欧建筑方面的聪明才智和高超技艺。
3、五马坊牧师楼与资江南岸的信义大学教舍楼、教学楼形成犄角之势,均为我市尚存的较为完整的近代历史建筑群,具有浓郁的异国情调,是资江之畔历史文化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4、五马坊牧师楼是我市人民接受西方先进文化的重要场所。1904年,挪威信义会在我市广泛兴建教堂、信义学校、信义医院等,推行较之封建教育先进的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教育新理念,客观上为中国培养了众多的杰出人才,而五马坊牧师楼是挪威信义会在我市建筑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5、五马坊牧师楼是中挪友好的历史见证。抗日战争期间,挪威人曾一度无私的帮助抗战伤员和老百姓,改革开放后,又与我市基督教协会一起交流合作,共同促进宗教事业的发展。
6、五马坊牧师楼是我市旅游开发的重要文物资源,是资阳老城区的标志性建筑,是发展城市旅游经济中不可或缺的城市名片。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粤ICP备17154672号-3 |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E-mail:service@ke2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