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中国 > 湖北 > 黄冈市 > 名人

张培刚

[移动版] [查看地图]
  
张培刚
  张培刚(1913年7月-2011年11月),湖北黄安(今红安)人。193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武汉大学经济系,即被选送到前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从事农业经济研究工作。1941年考取清华庚款公费留美(武大第一人),1945年冬获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任武汉大学经济系教授兼系主任。1948年初,应聘担任联合国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顾问及研究员。1949年初,为了迎接新中国的成立,辞去优厚的职务和待遇,毅然回国,继续担任武大经济系教授及系主任。新中国成立后他兼任校总务长,武汉市人民政府委员。1952年底调华工任“校规划办公室主任”。1978年任华中工学院(后改名华中理工大学)社会科学部主任、教授。现任华中理工大学经济学院名誉院长,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并任全国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名誉会长、中美经济合作学术委员会中方主席等职务。博士生导师。
  1.发展经济学的奠基人和宗师。1947年,他在哈佛大学的博士论文《农业与工业化》被哈佛大学授予经济学科最佳论文奖和“大卫·威尔士奖金”(哈佛大学经济学科最高荣誉奖)。后来被国际公认为发展经济学的奠基之作,被翻译成西班牙文,流行于南美。1989年他写的《发展经济学往何处去》一文力挽狂澜,拯救发展经济学于重危之际。1992年,他出版的《新发展经济学》实现了研究立场、对象、主题、方法的重大变革,并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为发展经济学实现新的突破和飞跃作出了重大贡献。
  2.西方经济学(即市场经济学)的介绍者和评价人。从改革开放以来,他不仅通过著作和讲学,全面介绍了西方经济学、西方管理科学和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围绕“当代西方经济学的特点、发展趋势及借鉴和利用”,“当代西方经济学说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等问题进行评价。在体制转换过程中,在研究和讲学、写作中,特别是在他著的《微观经济学》中不断强调市场调节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强调消费者主权,企业是改革的中心环节,竞争、成本、效益分析的作用等,并在他负责和指导的战略设计中加以运用,对于改革起了促进作用。
  张培刚在经济学领域辛勤耕耘,奋力求真,思想活跃、超前,造诣高深,著述丰富。已发表专著和论文近三百余万字。他的著述一丝不苟,以《农业与工业化》一书为例(该书提出的发展农业以实现工业化的观点,已被发展中国家认可),写作此书时,涉及到的经济学家就不下一百八十余人,文献资料达二百余种,包括了当时经济学中有关的主要论著。他的经济思想中不仅包括经济观、市场经济观和发展观,而且包括了宏观和微观理论和方法并力求运用于指导实践。他是国内外著名的经济学家。
  1982年,世界银行的经济专家钱纳里来华讲学时说:“发展经济学的创始人是你们中国人,是张培刚先生。这是中国人的骄傲。”1986年,西北大学教授何练成访美后说,哈佛大学一教授在座谈会上说,张培刚才真正是发展经济学的创始人,刘易斯、舒尔茨的理论比他提出的要晚好些年,因此他更有资格获得诺贝尔奖。1992年,在庆祝他从事学术工作60周年大会上,张培刚被与会者公认为发展经济学的一代宗师。有学者认为我国北方有马寅初著名的“人口理论”,南方有张培刚系统的“发展理论”,这是应当大书特书的。
  作为湖北省委“湖北在中部崛起”总课题的顾问,省委、省政府认为“他积极参加各种咨询活动,为省委、省政府出谋划策,做了很多工作”。作为中美经济合作学术委员会中方主席,他曾多次参加“中美经济合作”学术研讨会,到美国、日本、德国、法国、加拿大等国讲学,介绍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就,进行学术交流,作出了不少贡献。
下一名人:吴旸
[以上内容由网友"Walt"分享。]

以下与张培刚相关信息:

以下张培刚相关信息关注度最高: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粤ICP备17154672号-3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E-mail:service@ke2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