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店村
地名:泗店村 | 隶属:泗店乡 |
行政代码:411523209 | 代码前6位:411523 |
长途区号:0376 | 邮政编码:464000 |
车牌号码:豫S | 行政级别:村 |
一、泗店村概述 泗店村位于泗店乡南部,距泗店乡政府南1公里处,是一代名将郑维山将军的故里,是将军石旅游景区所在地。全村总面积8.8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100亩,山场面积8500亩。辖17个村民组,26个自然湾。辖区内有小型二类红石咀水库一座,有医疗卫生室、污水处理厂、将军石景区周围遍布古寺、奇石、洞穴。村内设泗店中心学校一所,休闲娱乐广场四处。全村共450户1668人。京九铁路、大广高速南北贯穿全村,新县至项河公路与湖北相连,红色旅游公路由东向西与箭厂河乡相通,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具有独特的地域特点和有利的资源优势。 泗店村地处丘陵,两条河流由东向西、由南向北汇集北界河与小潢河相连合流。全村900亩农田大部分分布在沿河两岸,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水利设施齐全,加之2015年国家统筹项目整修塘、堰、坝等设施近30处,确保粮食作物旱涝保收。 生态资源优良。通过退耕还林和补种补栽,山林面积由原来的1900亩增加到8600亩,林果业产值逐年上涨,森林覆盖率及郁闭度达到80%以上。 绿色资源充沛。大棚蔬菜、露天蔬菜及瓜果花生等在全县很有名气。 红色文化和旅游发展势头明显。将军石旅游景区已成为省市等干部学院,特别是大别山干部学院学习实践基地。当年郑维山将军的骨灰撒在将军石四周的青山之上,称之为与青山同在、与日月同辉。景区内建设发展迅速,观光旅游者络绎不绝。广佛寺是当年吴焕先、王树声、胡静山等早期革命前辈创办新式小学的地方,并借此秘密开展革命活动,经常组织师生唱革命歌曲,宣传革命道理,壮大革命队伍,组建农民自卫军。蝴蝶洞是当年革命先辈刘名榜等隐蔽藏身的地方,利用有利时机打击敌人。现在名为将军洞,四季游人不断。 产业发展和劳务输出带动经济效益。木材成品、半成品加工3处,粮、油、茶叶精加工7处,农家饭庄10余家,泗店农家菜、地锅饭在省、市、县都有好声誉。农业旋耕机、收割机、插秧机等农用车辆近20台,产业发展服务经济效益显著,劳务输出是全村经济、脱贫致富的支柱。 利用政策优势,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村内水泥硬化路组组通自然村,公路沿线、沿河两岸基础设施齐备,环境面貌明显改观,村组内脏、乱、差的现象一去不复返,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二、泗店村现任“两委”成员简介 孙先义,1964年1月10日出生,中共党员,支部书记。主持支部日常工作,主管民政救灾、村级财务、工作考评。驻草河、严洼、边店、孙岗组。 王理军,1968年4月15日出生,村委会主任,主持村委日常工作,主管林业、防汛、防火、土地、信访、社会综合治理及民调、民兵工作。驻罗岗、计冲、瓦洼、楼洼、屋基洼组。 徐应明,1951年8月5日出生,中共党员,村委会委员、会计。主管村组财务清理清查、政务公开、各项统计上报。驻南队、北队、深塘洼、仁畈组。 孙华,1982年7月3日出生,计生管理员,主管计生、妇联、共青团,负责村内卫生。驻河街、李岗、袁岗、孙湾组。 三、泗店村“两委”历届成员 起止时间 支书 主任 村委成员 1987-1990 王大军 王声元 郑元富、严明香、徐应明 1991-1994 王大军 刘亚斌 徐应明、郑元富、严明香 1995-1997 王大军 刘亚斌 徐应明、郑元富、吴维凤 1998-2001 王大军 刘家福 徐应明、吴维凤 2002-2005 丁啟明 沈祥吉 徐应明、闫金枝 2006-2008 丁啟明 沈祥吉 徐应明、沈杰、严秋娥 2009-2011 丁啟明 孙先义 徐应明、孙秀芝 2012-2015 孙先义 王理军 徐应明、孙秀芝 四、泗店村各村民组简介 泗店老街: 古称“旧店”,隶属湖北麻城县乘马岗区木铃堡,是河南通往湖北麻城、武汉的主要通道,也是豫鄂交界之地主要的商业街道。往年由于常年独轮车过往不断、人流如织、市面繁华,青石铺成的街道被车轮碾压出深深的槽印。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解放新县后,附近沿河新建了一条街道,取名新街(现河街),为区别两条街道,改旧店街道为老街。 泗店老街在豫鄂边界商业地位十分重要,来往客商络绎不绝,历朝历代均在此设立关卡。民国时期,国民政府又在街头山岗(名为木铃堡)建造炮楼(现建有手机讯号塔),驻扎军队确保来往商队的安全。 老街居住南北两个组,共62户、233人,耕地面积121亩,山场面积530亩。姓氏有王、孙、邹、张、沈、朱、魏、姜、康、方、余、叶、周、胡、余等。村庄井边有一块湖北省麻城县的青石界碑,80岁以上老人2名。文化广场1处,池塘5口。泗店老街分为南北两个村民组,其中南组又包含便棚、八洼、闫湾三个自然湾。 八洼、闫湾属老街南组,八洼 便棚:原名“鞭棚”。新项公路经此通过。是泗店村委会所在地。内设泗店乡中心学校一所,现已成为商业、加工业及旅游过往的通道。清末明初,有几间草房,附近老农于农闲时来此打草鞋、草鞭(手推独轮车用)出售,故称之为“鞭棚”,后简称之为“便棚”。住民都是泗店村几个组的村民,其中有老街、北组、深塘组、仁畈组、孙岗组、瓦洼组的居民,共近百人。姓氏有王、孙、方、朱、蔡、黄、肖、叶、余、丁、苏、吴、郑等姓。古称“八房洼”,据说韩姓八兄弟分居,老八(韩姓俗称第八房)在此建房,因地处山洼,故而得名“八房洼”,后简称之为“八洼”。现住2户人家共5人。闫湾:据查,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新县解放后,在今泗店建立银行。1949年闫姓有一人在银行工作,老家在商城,后来在此地结婚生子后,于1962年在荒坡建村,以姓氏而得名“闫湾”。现居住3户人家共14人。 河街组: 据查,解放前沿河边只有几间草棚房经营小生意。1949年解放后沿河逐步建成一条街,因与旧店老街相邻,故而得名“新街”。因整个街与大河相邻,又称之“河街”。36户144人。姓氏有孙、王、李、张、周、吴、朱、汪、沈等。耕地面积63亩,山场面积330亩,80岁以上寿星一人,村庄内有娱乐场所一个,池塘二个,村医疗卫生室一个。 孙湾组: 原名“屈庄”,清康熙13年,公元1674年,孙氏迁入,故将“屈庄”改名为“孙湾”。当时孙姓人少地宽,现邹河村沈冲沈姓地少人多,两姓联姻之后互换村庄住居,两处地名原名未改。 该组共64户263人,其中83岁寿星一人,93岁寿星一人,耕地面积135亩,山场973.5亩,姓氏有沈、王、刘、余、陈、方、周、丁、闫、何、向、裴、朱等。有文化娱乐场所一个,池塘7口。 2015年,为建设“美丽乡村”,该组先后整修大唐4口,新修村组公路600米,新修建河岸700米。为进一步提升村庄建设水平,泗店乡党委政府投资80多万元,硬化了群众门前道路,新修污水排水管道600米,污水处理池一个,新建河堰1道,文化休闲广场1个,整修和新建大桥各1座,配套了绿化亮化设施。使村民组的面貌发生了巨大改变。 为了给“美丽乡村”提供产业支撑,乡党委政府又积极引导当地村民发展大棚蔬菜种植、淮南猪养殖和农家饭庄等,现共有支柱产业大户6户。一个美丽、富裕、和谐的孙湾初现雏形。 李岗组: 解放初期,李姓从湖北迁到此处定居,以姓氏与山岗而得名“李岗”。全组7户44人。耕地面积23亩,山场面积310亩,姓氏有李、赵、杨、张、孙、沈、程等,境内有很多奇石、洞穴。其中蝴蝶洞(现改名红军洞),当年革命先辈刘名榜等曾经作为隐蔽藏身的地方,利用有利地形,结合有利时机打击敌人,2016年县组织部及干部学院学员多次来洞中观看,更名为红军洞,红军洞附近有一座古寺庙,名为“灵佛寺”,现已几次修缮,由于交通不便且四季游人不断,于2017年5月当地村民自发动用挖机整修近3公里的土路。 屋基洼组: 明代邬姓建村,以姓氏而得名屋基洼。清初无人住居时,郑姓由黄安马岗迁来定居,改为现名屋基洼。是一代名将郑维山将军的出生地,现建设为旅游风景区“将军石”。 泗店村民组解放前隶属湖北省麻城县乘马岗区,解放后划归河南省新县泗店乡。地势坐北朝南,被西大山伸出的两条山梁紧紧拥抱,正南一道横岭,三岭合围,将此处裹得严严实实。村里有三条路与外界相连:一条向北通往后山,一条向西经武神庙通往箭厂河直到红安,第三条沿南山脚下的小溪直抵泗店村部所在地,与麻城至新县的管道相连。村庄的北、南、西三面各有三棵百年以上的橡树,株高数丈,干粗四搂,枝繁叶茂,冠状如伞,是夏天村民纳凉的好去处。村庄门前有一方形水塘,东西长三十余丈,南北宽五六丈。村中的十几户人家散落于水塘的北、东、南三面。其中东面一户人家,五间土坯房,坐东向西面对池塘。正所谓“背靠山、面朝川,代代出高官”,没想到风水先生的一句诳语,竟然在这户山里人家得以巧合。这就是铁血战将郑维山将军的故居。 该组共34户127人,其中80岁以上老人1人,耕地面积77亩,山场面积750亩,姓氏有郑、王、白、余、罗、李、张、吴、冯、方、孙等。村庄内有公厕一所,池塘7口。辖区内高山之中有洞穴,奇石比比皆是。改组包含屋脊洼和学田冲两个自然湾。 学田冲属上述屋脊洼村民组, 明嘉庆年间,由朱大院子(今邹河村罗院子)巨富朱士高向县捐赠羚羊山和半坡三十三石五斗(相当现今201亩)田作为地方学田(学田:就是教育事业所有的田),后来建村故而得名“学田冲”。据说解放时期前后,县教育部门还在收取田租。 严洼组: 明代称之为“周家畈”。清代更名为“王庄”。清雍正年间,严氏从湖北迁此定居。依据姓氏和地势改名为现名“严洼”。另有大余洼自然湾。原江姓居住,因交通不便,这个自然湾住民全部搬至严洼附近居住,全组共25户97人,其中80岁以上高龄老人2人,总耕地面积85亩,山场950亩,共有池塘4口,村庄内有百年以上古檀、鸭掌树各一棵,村民姓氏有严、黄、袁、余、方、王、张、江、吴、赵姓等。 深塘洼: 据说,甘姓在此开窑烧陶瓷碗,后来在烧窑挖泥处修一口深塘(正在村庄门口),故而得名深塘洼。共27户93人。耕地面积49亩,山场面积650亩。 孙岗组: 清末孙姓居民从计河迁来,村庄依姓依和地势而得名“孙岗”。共11户43人,耕地面积54亩,山场350亩,共有池塘4口,盛产板栗、茶叶和银杏等,村民姓氏有孙、江、夏、王、张、周、沈等。该组包含“石桥湾”两个自然湾。 石桥湾: 19世纪70年代初,修香山水库移民搬迁,江姓在此处建房,附近有一生产路中一座小石桥,故而得名“石桥湾”。姓氏有江姓和王姓,与上述孙岗为一个村民组。 草堰河组: 位于泗店村南部,全组44户,农业人口160人,建村于大河两岸,房基与河床落差不足3米,下游有大片农田必须修堰蓄水灌溉,如果用石头做堰坝,汛期河水上涨便会漫进村庄。因此居民不同意建石堰,当地群众只能用草皮之类的材料修堰蓄水灌溉农田,以便泄水防汛,故而得名“草堰河”。山场面积300亩,共有池塘3口,健身广场一个。 2014年以前,居民受传统生活陋习影响,加之基础设施无人维护,河道垃圾无人管理,门前柴草堆、牛栏圈舍、粪坑旱厕比比皆是,“脏、乱、差”现象十分严重,群众生活环境非常恶劣。 2015年以来,为完善该组基础设施,改善人民生活环境,乡党委政府、村支部、村委会依托水利、国家统筹、扶贫项目,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大力推进草堰河组“美丽乡村”建设。先后投资20余万元拆除临时建筑30余处、填平土方硬化路面350平米,绿化美化面积3000余平方米。新修河岸清理河道3000米,新建健身广场一个,经常性开展卫生环境综合整治,群众文明素养大幅度提高,人居环境大大改善。今日草堰河,旧貌换新颜,广大人民群众正以新的思想、新的状态汇入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洪流中。 该组辖区内有寺庙一座(名为广佛寺),现今村民自发修复。当年吴焕先、王树声、胡静山等早期革命前辈在此创办新式小学,并借此秘密开展革命活动,经常组织师生唱革命歌曲,宣传革命道理,壮大革命队伍,组建农民自卫军。利用游击战术打击敌人。此处四季游人较多。 仁畈组: 据说在清朝年间,姓任的在此建村,当时取名“任畈”,后来任姓仅剩一人,自己搬走外出谋生,一直未归,后一佃户捡住耕种田地,改名“仁畈”。现全组共18户68人。姓氏有刘、沈、吴、汪、郑、时、甘、方等。村庄内有休闲健身场所,有池塘5口。 仁畈组现已成为大别山干部学院实践实习点,村庄内设有生活及住宿之处,有农家饭庄。年均接待党员及游客5000余人次。村内环境优美,空气新鲜,卫生清洁。仁畈组包含李洼两个自然湾。 李洼: 据传说清朝初期,有一李姓人考中举人后在此建村,取名“李洼”,清朝中期将房产卖给吴姓,地名仍为李洼。现武铁石料厂建在此处。 李洼与仁畈两个自然村属一个村民组。称为仁畈村民组,原居住7户30人,后相继搬出,现住4户17人。姓氏有吴、朱、程、方、黄姓。 袁岗组: 清道光年间,袁姓居民从黄安袁因河迁此建村,以姓氏和山岗而得名“袁岗”。袁氏迁走后,冯、吴二姓迁此定居至今,地名未改。共14户44人。姓氏有冯、吴、孙、朱、汪、王、余等。耕地面积43亩,山场面积440亩。大小池塘4口。 边店组:解放前是河南通往湖北的交通要道, 解放初期当地居民沿河依路建村,开有小杂货店和饮食店等,建村时只建依路的一边,故而得名“边店”。现居民24户81人。其中86岁高龄老人一人,姓氏有耿、朱、孙、张、赵、方、吴、王、叶、江、余、夏、沈等。耕地35亩,山场180.5亩,池塘3口。 瓦脊洼: 位于泗店村西3公里处,太平寨山下。全组17户43人,耕地面积35亩,山场面积380亩,有3棵橡树和一颗皂角树,树龄百年以上。辖区内有池塘3口。 瓦脊洼是清光绪年间,武科府榜生(即武科状元)孙会云出生地,当年封之为海河道尹,1921年死于京城,用清式“半副銮驾”和万人伞送棺返乡归土。 罗岗组: 解放前,此处周边田地、山场均属罗姓所有,为了方便耕作,罗姓在此中心位置建村,由于地势高,故而以姓氏和地势得名“罗岗”。罗岗组包括杜岗自然村,杜岗是清光绪年间,杜姓从湖北林店迁此建房,依姓氏和地势得名“杜岗”。全组34户141人,耕地面积86亩,山场面积720亩,村庄内有百年以上古橡栗树5棵,枫树1棵。 楼洼: 传说清朝时间,有一卢姓的将军在此建村,以姓氏和地势而得名“卢洼”。后来战乱时期“卢将军”全家出走未归,吴姓和沈姓迁至定居,改名为“楼洼”至今。境内在上世纪70年代建小型二类水库一座,名为“红石咀”水库,库容正常蓄水量37万立方。另有池塘2口,耕地面积44亩,山场面积650亩,全组共12户45人,现实际住户3户8人,大部分居民都搬至村部一带居住。姓氏有吴、沈、郑、张、田、夏、谢、孙、方等。 计冲组: 清道光年间,一陈姓在此定居,后来其子、孙相继夭亡,剩下一个孤寡老人,经常借酒消愁,终日处于醉态之中,因地处山冲,故而得名醉翁冲,后来为书写方便,简化为“计冲”。与竹林洼是一个村民组,竹林洼是解放初期,本处王氏兄弟分家,在附近山坡竹园边建村,故而得名“竹林洼”。全组共23户83人。耕地面积79亩,山场面积650亩,另有百年以上松、枫、朴树各一棵,池塘3口。80岁以上高龄老人一人。姓氏有王、余、金、杨、朱、张、龚等。
[以上内容由网友"Kris"分享。]
以下与泗店村相关信息:
以下泗店村相关信息关注度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