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中国 > 河南 > 濮阳 > 名人

高镇五

[移动版] [查看地图]
  高镇五 (1880年~1966年) 又名维岳,清丰县城关镇南关东辛街人。曾任河南省教育厅厅长、省政协副主席和全国第一、二、三届人大代表等职。
   高镇五幼时在家读《三字经》、《百家姓》,7岁上私塾,24岁考取清末秀才。1908年,开始在本村和县模范小学堂教书。1912年,考入天津单级师范深造,阅读大量中外教育家的著述和启迪民主思想的书籍,从而激发了他献身教育事业的爱国热忱。
   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高镇五先后任教于北京师范大学附中、开封一师、淮阳二师、山西国民师范等。在五四运动影响下,他政治上追求光明,倾向革命;教学上反对向学生灌输孔孟之道,主张开设民主、科学新课程。1921年,山西国民师范学校反动当局为了压制-,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妄图开除以薄一波为代表的一批革命青年。高镇五挺身而出,以辞职表示抗议。慑于高镇五的威望,反动当局不得不有所退让。1923年,高镇五回清丰县创办师范讲习所,1925年在濮阳二师任教。1926年春,高镇五回归故里积极创办学校,用自己多年积攒的500元银币,在清丰县城南关创办了维新小学,自任校长兼董事。该校大量吸收女生和工农子弟入学,在社会上很有影响。
   1928年后,高镇五先后在保定第二职业学校、开封女师、汲县师范、清丰简师、大名七师等校任职、任教。在办学上,他主张兼收并蓄、因材施教;在治学上,他反对读死书、死读书,提倡学以致用。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高镇五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与晁哲甫、平杰三、赵纪彬等人共同发起组织冀南文化界救国会,在清丰、南乐、大名一带四出奔走,组织群众开展救亡斗争。1937年冬至1938年春,高镇五协助晁哲甫在清丰单拐村开办抗日训练班(后改称抗日中学),出任教导科长,并积极主持编写教材。其时,还主持编印了一批抗日小学课本,发行周围各县,在社会上产生过较大影响。
   解放战争时期,高镇五在冀鲁豫边区筑先师范(后改为冀鲁豫边区建国学院、冀鲁豫边区第一师范)任教员、副校长。根据中共地方组织的指示,把教育同生产劳动、服务革命战争结合起来,组织学生开荒、纺线、慰问战士、给军烈属打柴送水等。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高镇五被推选为冀鲁豫边区行署和晋冀豫边区政府临时参议会参议员。1949年9月,高镇五应邀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被周恩来总理誉为"冀鲁豫边区的老教育家"。
   新中国成立后,高镇五任平原省人民政府委员和新乡师范学校校长。当时,高镇五已年届古稀,仍然坚持在教学第一线。向师生提出"以工作为荣,以教育为荣"的口号,并以数十年倾心教育事业的感受,教育师生终身热爱教育事业。高镇五身为校长、省府委员,却始终以普通教员身份出现,外出开会、讲学、作报告,往往有车不坐,徒步往返。有的教师病了,为不误学生的课,他常常为教师代课。
   1955年4月,高镇五调任河南省教育厅厅长。就任厅长以后,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注重在实践中解决问题。高镇五发现由于国家财力所限,小学教育尚不能满足全部适龄儿童的入学要求,便根据过去战争年代的办学经验,及时提出发动群众办学的意见,受到社会普遍欢迎。1956年《汉语拼音方案》公布后,高镇五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作题为《让汉语拼音字母在扫盲和推广普通话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的发言,并亲自领导河南开展普通话和扫除文盲的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1956年4月,高镇五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入党仪式上即兴赋诗:"七十七岁一老人,今日入党是青春,执教不辞劳和苦,誓为革命献终身。"令人遗撼的是,1957年-中,高镇五竞遭错误批判,受到不公正的待遇,直至逝世也未能转为正式党员。
   1966年4月14日,高镇五在离开人世的最后时刻曾留下遗言:"我死后,希望党组织能追认我为正式党员。"1981年,高镇五所蒙受的不白之冤终于得到昭雪,经中共河南省委批准,仍按原定转正日期(1957年4月)转为中共正式党员。
下一名人:段子敬
[以上内容由网友"Ava"分享。]

以下与高镇五相关信息:

以下高镇五相关信息关注度最高: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粤ICP备17154672号-3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E-mail:service@ke2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