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虚宫创建于唐代,原名清虚观,为王屋山道教三宫之一。因地处清虚小有之境而得名。始建于王母洞前。元元统二年(1334年)重建时移于现址。清代再次重建。
清虚宫座北朝南,依中轴线而建,次第为山门、三清大殿、玉皇阁。东有关帝殿、东王公殿。西有玄坛殿、西王母殿。现存建筑有三清殿、西王母殿、关帝殿,均为清代建筑。
三清大殿,面广五间(15.98米),进深四间(11.98米),系清代大型单檐悬山式木构建筑。
西王母殿,面广三间(8.90米),进深两间(5.48米),系清代单檐悬山式木构建筑。
宫内原有碑碣若干通,1977年被砌在天坛山水库大坝上。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粤ICP备17154672号-3 |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E-mail:service@ke2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