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中国 > 山东 > 临沂 > 旅游景区

费县玉泉观

[移动版] [查看地图]
  

    玉泉观位于费县城北17.5公里,上冶东岭西侧,紫荆河东岸,依岭傍水,清幽雅然。清流自地下石隙中涌出,如沸水翻滚,喷雪溅玉;汽泡由水底吐露,晶似珍珠,久旱不涸。此泉历史悠久,到明代才定名“玉泉”,为全县29处名泉之冠;也列沂蒙山区八大名胜之一。过去不少文人骚客,在此题字赋诗,属文记胜。

    据《费邑古迹考》记载:“观外古柏两行,大合数抱。南即玉泉,深丈许,流如碧玉,淙淙有声。”

    又据《费县志》记载:“泉自石罅涌出,深七、八尺许,清澈见底,荇藻交横,流如碧玉,西入紫荆河。泉上有明大学士于慎行题‘枕流’二字。石碑北即‘枕流’亭”。

    据地质学者考察,此泉成因是由于北部蒙山地下有岩石溶洞,储有丰富的地下水,水顺势南流,被地下岩石阻挡,在强压下沿石隙喷薄而出,形成涌泉。

    玉泉水质甘甜,煮绿豆做饭,汤纯味美,水沸即烂,省时节柴,脍菜特鲜。经化验亦是酿造啤酒的良好水源。泉水冬暖夏凉,严冬高于10度,盛夏不超过17度,近乎恒温。故三九隆冬,热气蒸腾,洗衣淘菜,不觉手冷;中伏炎夏,水寒气爽,手脚浸入,顿觉清凉。过往行人皆以观泉洗涤为快,品尝泉水为乐。

    玉泉周围原有石栏环绕,凭栏俯视,游鱼戏水。水上石桥玲珑,泉边翠柳合围,绿绿垂地。池南有一弯曲古松,斜压泉顶,笼罩水面,巧构佳景,明丽秀雅,充满画意诗情。泉南有观音殿,坐南朝北;泉东有龙王殿,坐东向西;泉北有枕流亭,坐北向南,在泉水流来之处,如枕泉上,故而得名。两殿一亭,环绕泉边,成“品”字形,分布匀称。殿内塑像画壁,千姿百态,栩栩如生。

    枕流亭始为明朝礼部主事周京所建,后为清朝费县上冶东岭村明经(即贡生)任毓秀重修。亭呈四角,木椽飞檐,顶为一圆木柱,木椽四展。四壁内衬土坯,外砌青砖,虽里生外熟,却大方美观。事内北壁镶有石碑3块,中为清朝高密举人翟云升(字文泉)书写的“枕流亭”3个大字,笔工苍劲,传说每字花银30两;东为清道光十一年,高密人王火延 书写的《重修枕流亭》和《题玉泉观》五言诗两首,笔如龙飞凤舞,飘洒自然;西为清贡生任毓秀书写的七言古风《浚玉泉并重修枕流亭歌》。亭前立石碑一块,正面石刻为明朝东阿于文定公(于慎行)书写的“枕流”两个大字。石碑一侧刻有“饮之寿长”,背面刻有当地清政府所发保护玉泉之文。

    玉泉北百步,建有玉泉书院。院前东西百米石墙之上排列着3座大门,坐北面南。中门之上悬有石刻“玉泉书院”4字。院内顺坡依次建有学堂、玉皇殿、文昌阁、魁星楼及三宫殿(天官、地官、水官,即尧舜禹)、五子殿(《三字经》著有:“五子者,有荀杨,文中子,及老庄”。即荀卿、杨朱、王通、老子和庄周)等庙宇。楼阁殿堂,依岭向阳,层次多彩,绚丽堂皇。

    在枕流亭与玉泉书院之间的空地上,碑碣林立,树木葱笼,有古柏两行,计22株。粗有过抱,参天蔽日,掩荫含翠,郁郁苍苍。乃明清游览之胜地,历史上不少文人墨客在此流连题咏。据清《县志》记载:明朝周京著有《玉泉枕流亭记》和《题玉泉》五言律诗两首,清朝兰山人孟润堂有《游玉泉记》等等。

    玉泉书院前东侧数十米处,原筑有戏台,农历正月十六为玉泉观庙会。逢会之日,数十里内,男女皆至,少长云集,赶会游景,赏文观戏。据传这天用玉泉水洗脸,可全年不生眼疾,用其煮水饺分外好吃。因而提壶挑罐取玉泉水者,不计其数,人流如织,泉边若市。

    解放后,人民政府曾于1954年进行过一次调查,插标立证,并建立了保护玉泉的群众组织。

    为了开发利用玉泉长流水源,1956年,当地群众从玉泉向东南修起水渠,引玉泉水灌溉农田,为民造福。费县水产部门利用玉泉水冬不结冰,近于恒温的天然条件,引进“罗非鱼”进行繁殖和饲养,获得成功。

    1979年,费县人民政府把“玉泉观”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下一旅游景区: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
[以上内容由网友"Robert"分享。]

以下与费县玉泉观相关信息:

以下费县玉泉观相关信息关注度最高: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粤ICP备17154672号-3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E-mail:service@ke2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