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中国 > 江西 > 九江 > 名人

江善讲

[移动版] [查看地图]
  江善讲 (1922~1992) 原籍安徽省无为县。民国18年春(1929)随父母逃荒来彭泽,定居棉船乡江心村。11岁起帮人放牛,打长工,在旧社会受尽了苦难。1949年10月,他带领全家9人,参加复堤堵口,每人每日挑土3~4方,超过他人一倍。1950年11月,被评为县、专区和中南行政区农业水利劳动模范、全国农业水利劳动模范,赴京参加全国劳模会,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等中央领导人的接见。1951年,积极投身土地改革运动,同年3月率先组织本村农民,成立常年互助组。1952年,将土改中所分的15亩地,全部种改良棉,获得亩产皮棉63斤的好收成,轰动全县,为大面积推广改良棉做出表率。1953年3月28日加入中国0。
  1954年春,在常年互助组的基础上,吸收附近自愿参加的农民,办起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被选为社长。1955年冬,又倡导5个初级社联合起来,成立江心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被推选为社长。1956年他所领导的江心高级社植棉4138亩,收皮棉3674.54担,单产80.8斤,名列全省高级社之首。当年冬,他组织全社200多名劳力,将600多亩沙州改为棉地。1957年春,又领导群众,修筑圩堤,建通长江水闸,改善棉地灌溉。全社植棉4828亩,亩产皮棉107.3斤,首创江西大面积单产超百斤的奇迹。先后被省0、国务院授予省、全国植棉劳动模范,并荣获农业部颁发的“爱国丰产奖章”。
  1958年,全县第一个人民公社——江北人民公社建立,江善讲任社长兼江心大队党支部-。1959年9月,应邀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周年国庆庆典,又一次受到毛主席、周总理接见。1960年秋,省长邵式平至江北公社视察,将江北公社改名为棉船公社,并指示他从社长的岗位上回到江心大队任党总支-,领导生产,专心探索棉花高产途径,为全省发展棉花生产引路。11月,他即回到大队任职,此后便潜心摸索棉花高产稳产经验。1963年他与技术员、老农“三结合”,种植一亩试验地,亩产籽棉1057.7斤,名扬大江南北。同时组织群众大搞棉花科学试验,成立科研小组,以三田(小面积对比试验田、高产示范田、良种繁育留种田)为基地,以农业“八字宪法”为指针,使棉花产量逐年提高。1961年全大队皮棉亩产152斤,1962年上升到165斤。他还积极培育棉种,经过6年的观察,从“岱字15号”棉中,培育出一种棉桃大、纤维长、衣分高的“江心大桃棉”和“短果枝五瓣棉”,亩产籽棉700斤以上,并在全省引种。1962年,他被江西省科学技术协会授予特约研究员。
  1963年,江心大队荣获华东区植棉先进单位和全国农业战线红旗单位的光荣称号。2月,江善讲赴上海参加华东区先进集体代表会议,在会上作了“多种爱国棉、多卖爱国棉”的书面发言,表达了新一代农民“站在家门口,望到天安门”的爱国奉献精神。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全文播出他的发言稿,新华社记者袁木为此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题为“站在家门口,望到天安门”的通讯报道。“0”中,受到冲击,被罢免职务。1970年党和人民为他彻底平反,恢复其名誉和职务。0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再次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荣获国务院颁发的全国劳动模范金质奖章和荣誉证书,他继续领导群众创新,走主攻单产,提高总产的路子。1982年,全大队植棉5920亩,亩产皮棉达216斤,首次突破“双百”大关。
  江善讲先后当选为第三、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第三、五、六届人大代表和五届人大常委会委员、江西省农学会副会长、彭泽县革委会副主任、彭泽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棉船乡党委副-等职。1965年,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江善讲》一书,介绍他居功不骄、清正廉明、一心扑在发展棉花生产上的事迹。1992年3月2日,江善讲因患脑溢血医治无效逝世,享年70岁。
下一名人:徐积连
[以上内容由网友"Aaron"分享。]

以下与江善讲相关信息:

以下江善讲相关信息关注度最高: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粤ICP备17154672号-3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E-mail:service@ke2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