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生围建于清道光年二十二年(1842年),落成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历时8年,耗资巨大,为陈氏朗庭所建。此围座东朝西,初建时为五扇大门三层楼房。同治五年(1866年)在围的东、南、北三面各扩建一幢,和西面围屋连成一体,形成外围。大门增至七扇,正面围屋由三层楼房改建为四层楼房。随后又在围正面西门坪照墙外增建牛、猪、灰、厕所等附属设施,并增设外大门。围子和附属设施及外大门总共占地面积10391.6平方米,其中围子长94.4米,宽73米,占地面积6891.2平方米;门坪长62.7米,宽31米,占地面积1943.7平方米。围内居住的村民,均系陈朗庭的后裔,共有五个村民小组,77户、325人。
围略呈方形,四角均建一高出围屋一层的炮楼(文革期间西北角炮楼被拆除),2006年县政府拨款20万元,已按原貌修复。炮楼高13米。围屋高9.3米,墙体厚1.3米,为四层楼房,一、二层用河石砌成,桐油石灰灌缝,坚硬如铁。三、四层(含炮楼第五层)外壁外镶火砖,内为砌土砖,俗称“金包银”,一、二层窗子长50厘米、宽15厘米的青岗石窗,三、四层镶圆形菱花口砖雕花窗。三楼间间相通,俗称走马楼,便于守卫人员来往活动,观察外界动静,外壁除正面外三面不出檐,以火砖封檐俗称“风火檐”,利于防火。围外连接墙体设深1米、宽3米护围沟。整座围屋建成防盗、防火、防水以一体的易守难攻的“土围子”。设正面围门7扇,为长2.7米、宽0.4米、厚0.17米青岗条石门框,木门页外壁钉铁板,以粗大的铁环栓住顶门杠。正中大门门额上镶嵌砖雕“东生围”三楷字,左右两侧大门门额分别镶嵌“敦行”、“承家”两楷书砖雕。正中大门直通三幢大厅,门楼倒板绘人物画五幅,门内坪有水井二口(1958年填去)。大厅正门门额书“清辉朗润”四楷字,两侧照壁圆门和两旁客厅左右门额上分别镶嵌阴刻“树基”、“敦本”、“礼耕”、“义种”的楷书砖雕。三幢大厅均为抬梁式和穿插式相结合的屋架,每根大梁下的梁托和雀替均有镂雕精细的龙风、花鸟、花卉等图案,外表抹金,古色古香。两侧厢房窗子上,镶雕刻精湛的木雕花板、中厅茶堂屏风上镶镂雕人物故事花板,其中有“三顾茅庐”、“八仙过海”等历史故事人物活动场面和珍禽异兽浮雕花板。栩栩如生,形态逼真,艺术精湛。大厅内二个天井瓦檐和厅门外瓦檐以及照壁瓦檐镶嵌折技菊花纹、如意纹、卷草纹圆形或梯形瓦当和蝙蝠形、牛舌形滴水板瓦。两个天井底及四周均用整块的长条青岗石铺设。三幢大厅内高悬贴金木匾七块,文革期间遭毁,现幸存“金母长生”匾一块。上幢大厅神龛放置一翘头、牛腿浮雕花板木香几桌,天井边两侧保壁柱下有八棱形紫红石柱础,柱础浮雕“鹿、象”图案以团花相间。
围内中间为二层楼房的矮围,是以三幢大厅为中轴线,环绕中轴建成对称式的三个果合心院,都以暗巷相通,为厨房及闲杂活动地。
围内共有199间房屋(不含大厅和巷),有九个天井,十八个厅堂,俗称“九井十八厅”由七扇大门进入,七条街道由鹅卵石铺设在围内环绕相通,深入其中,四通八达。
围屋正面门坪照墙外增建三幢矮屋,为厕所、牛、猪栏等附属设施,共有50余间,现均已倒塌,占地面积1764.7平方米。门坪北边,建外大门,为四柱三间三楼牌坊式门楼,门额上横书“光景常新”四楷字,门柱上挂一卷竹式对联,上联为“光照清淑景”下联为“常浇物华新”(早毁)。门楼倒板上绘彩色人物画五幅,梁托为镂雕龙凤图案,大门外两侧竖长条形石功名柱一对,柱头上雕有左狮、右象(文革期间遭毁)大门外右侧7米处有水井一口,泉水清凉可口,供全围人饮用。井旁设置洗衣石盆二个。
东生围建筑规模巨大,宏伟壮观,坚固结实,布局科学合理,设计美观大方,是赣南客家人聪明才智的结晶。为了充分展示客家风情,弘扬客家文化,把东生围作为展示我县客家文化的一个窗口和平台,让世人领略客家文化的精神和围屋建筑的特色风貌及壮观的历史文化遗产。2007年县政府又拨出专款30多万元,对东生围进行整理和抢救性维修。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粤ICP备17154672号-3 |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E-mail:service@ke2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