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贻惠
张贻惠(1886-1946),字少涵,安徽全椒袁家湾人。著名物理学家、教育家。
清光绪十二年(1886)生,出身书香门第。其父张德霈为清同治十三年(1874)进士,曾做过内阁中书;民国后曾任全椒中学校长、全椒县教育会会长、地方财政局长等职,1929年秋,病逝北京。
光绪二十四年(1898),13岁中秀才。
光绪二十七年(1901),到南京应乡试,正逢京师大学堂(江南高等学堂)预备班招生,遂考取进入该校学习。
光绪三十年(1904),又考取安徽留日公费生,被选送赴日本留学,在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校学习数理。
宣统元年(1909),师范学校毕业。再入日本京都帝国大学学习。
宣统三年(1911),国内发生辛亥革命,张贻惠休学回国参加革命。次年,复回京都帝国大学学习。
民国三年(1914),获理学学士学位,毕业,回国。
1915-1922年,受聘于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北京师范大学前身),讲授物理学、数学、化学等课程。同时,兼任北京大学、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农科大学、医科大学等校教授。
1922年,赴美国,在芝加哥大学研究院供职。
1923年,赴欧洲游历。
1924年,回国。复回北京师范大学,任数理系主任。后历任物理系主任、校长。
1927年,在任校长期间,为营救李大钊,被九所院校推为代表,前往拜访张学良军团长,陈述九校意见,为营救李大钊作出努力。
1928年,应南京中央大学校长张乃燕邀请,任中央大学高等教育处长。
1929年,谢绝中央大学挽留,北上就任国立北平大学第一师范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改名)院长。后北平大学改组,北京大学同北京师范大学分立,即在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任教。
1933年,被国民政府教育部任命为北平大学工学院院长。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师范大学与北平大学、天津北洋工学院在陕西西安合并为国立西安临时大学,后改称为西北联合大学,张贻惠随校迁移,任西北大学、西北师范学院教授。
1939年,师范学院独立为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张贻惠任教务长,并讲授数学、物理,成为该校著名教授。
1941年,西北师范学院由城固迁至兰州,张贻惠任教授。
1946年,从兰州乘飞机返回北平,因飞机失事,突发心脏病逝世,享年60岁。
张贻惠毕生从事高等院校教育、物理研究。首先在国内高等院校开设原子构造论(即原子物理学)课程,率先编译出版科学丛书,将科学思想推广于社会。主要论著有《宇宙及其进化》,1932年震亚书局出版。
其胞弟张贻侗英国伦敦大学博士,张贻志美国波士顿大学化工学士、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硕士。
[以上内容由网友"Sam"分享。]
以下与张贻惠相关信息:
以下张贻惠相关信息关注度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