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镜芙
王镜芙(1884~1972)本名王鉴衡,原籍青阳杨田,生于六安州古镇流波(今金寨县境内响洪甸水库淹没区,其曾祖迁此)。清末秀才。光绪三十一年(1905)考入芜湖安徽公学,翌年再入南京实业学堂新矿科肄业。光绪三十三年至宣统元年(1909)年,就读、毕业于淮安江北陆军速成学堂工兵科专业。在安徽公学期间,受该校教师陈独秀、柏文蔚、邓绳侯影响,接受孙中山革命思想熏陶,参加革命党人早期反清活动。辛亥革命至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前后,王镜芙相继任柏文蔚第一军司令部与安徽都督府参谋,旋即作为柏文蔚驻京代表,与袁世凯北洋政府周旋,参与办理焚烧英帝国鸦片商船案件。后又追随柏文蔚等积极参与革命党讨袁活动,失败后,遭通缉追捕。民国6年(1917),任北京陆军部中校。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帮办在华德俘表册。民国九年因不满军阀混战,离职到北京私立明德补习学校当国文教员。民国13年被北京文化大学聘为历史系教授。民国15年广东革命军北伐,王镜芙受其故友原张宗昌部师长石德纯委派,赴沪面见陈独秀联系易帜事宜,石被北伐军任命为暂编第六军军长。翌年王被授予暂六军中将衔参赞,未到差即因该军撤销而赋闲。民国20年至22年,王镜芙在长沙青年学校教授国文,勉励学生抨击腐败政治,揭露社会黑暗,传播进步思想。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曾任六安抗日编组处参议,积极宣传抗日救亡。因日机轰炸受重伤,避难至江西萍乡,遂以身体原因,藉从事中医维持生计。民国34年后,历任安徽省政府参议、芜湖广益中学国文教师、省立安徽学院中文系讲师。1956年起,应聘为安徽省文史馆馆员,并当选青阳县政协第一、第二两届常委。1972年病逝于青阳。王镜芙一生曲折坎坷,阅历颇广。于省文史馆员任内,主要著作有《江朝宗史略》、《对辛亥革命南北两方军事行动的回忆》、《一生投机的袁世凯》、《北洋军阀殃皖记实》、《辛亥革命时期的陆军第一军》、《回忆柏文蔚督皖与讨袁的经过》等。
[以上内容由网友"Andy"分享。]
以下与王镜芙相关信息:
以下王镜芙相关信息关注度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