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中国 > 福建 > 泉州 > 旅游景区

山美水库水利风景区

[移动版] [查看地图]
山美水库水利风景区
山美水库水利风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
  山美水库水利风景区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九都镇山美村,以山美水库为主要依托而建,是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山美水库总库容6.55亿立方米,是一座以灌溉为主,结合防洪、发电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库工程。水库工程于1958年动工兴建,1972年建成投产,其后曾进行过加固和扩机扩蓄工程。

  山美水库总库容6.55亿立方米,是一座以灌溉为主,结合防洪、发电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库工程。水库工程于1958年动工兴建,1972年建成投产,其后曾进行过加固和扩机扩蓄工程。

  山美水库位于海峡西岸中部、福建省四大江之一的晋江支流东溪中游南安市境内,是省水利厅管辖库容最大的水库,泉州市一座集防洪、供水、灌溉、发电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

  水库始建于1958年,期间曾两次下马。1967年初,水电部批准复工修建,1972年10月建成投产,其后曾于1978~1982年、1994~l997年分别进行加固和扩机扩蓄工程。水库枢纽工程由主坝、副坝、溢洪道、引水隧洞及水电站地下、地面厂房等组成;大坝按Ⅶ度地震设计,为粘土心墙土石混合坝,按防御百年一遇洪水设计 ,万年一遇洪水进行校核;水电站现三台机组装机容量6万Kw,年设计发电量1.32亿kw.h。

  水库集雨面积1023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来水量14亿立方米,总库容6.55亿立方米。正常蓄水位96.48m高程,相应库容4.72亿立方米,具有近多年调节功能。

  30多年来,山美水库为泉州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被誉为"泉州人民的生命库"和"泉州的生态调节器"。一方面是水库调度在枯水期每天向下游供水200~400万立方米,水库供水水质达Ⅱ类标准,保证400万人口生活生产和65万亩农田灌溉的用水需求,为保障泉州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水资源支撑;另一方面是承担防洪调度重要任务,调洪库容2.24亿立方米,汛期蓄水削峰错峰,保护下游200多万人口生命财产安全。

  山美水库管理处系泉州市直属事业单位,水库建成投产后,曾实现连续安全生产1 O周年无事故记录,先后获国家二级企业、水利部一级管理单位称号;水产品获省级《无公害产品证书》。

  山美水库水生态系统将开展保护修复试点为净化流入山美水库的原水,保障饮用水源安全,我市将于今明两年开展山美水库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试点工作。

  山美水库是泉州市重要饮用水水源,其水质优劣不仅关系下游几百万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而且关系到泉州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山美水库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试点项目位于山美水库入库河口至桃溪与湖洋溪交汇处区域及库区周边地区,共包括6项工程,即前置库工程、桃溪水体原位净化工程、库周农田径流污染控制工程、库周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生态重建与景观建设工程、亲水岸坡工程,工程建设总投资约3760万元。

  日前召开的山美水库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试点项目可行性研究审查会上,专家组认为,根据《山美水库流域水源地水污染防治规划》,项目可研报告推荐的山美水库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试点的技术路线基本可行。

  工程概况

  山美水库于1958年建于福建省泉州南安市九都镇(九都镇时属火箭人民公社),大坝的位置在当时九都山美村(已经淹没在水库底),所以定名山美水库。集雨面积1023平方公里,占东溪流域面积的53.4%,总库容6.55亿立方米,是一座以灌溉为主,结合防洪、发电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库工程。水库多年平均来水量14亿立方米,正常蓄水位95米高程(石砻),相应库容3.95亿立方米。发电最低工作水位80米,调节库容2.077亿立方米,60米高程以下为死库容(0.19亿立方米)。

  山美水库工程于1958年动工。1959年4月,为贯彻"集中力量,保证重点"的基建方针,根据省、地委指示,山美水库作为保留工程项目,暂时停工。1960年初,山美水库工程第二次开工。年底,因国家经济暂时困难,工程又暂时停工。1967年,山美水库工程列入国家基建计划,同年7月大坝动工,国家投资5000万元。

  1970年12月,福建省委提出加速建设山美水库的意见。翌年3月,中共晋江地区革委会核心领导小组加强山美水库的领导,成立山美水库党的核心领导小组。至11月初,工地组成4个基干民兵团以及各专业施工连队共计88个连队23843人。广大民兵、工人、技术人员夜以继日艰苦奋斗,投入工程建设。

  1972年7月,大坝工程竣工。9月30日,电站一号机组试车成功,并入地区电网运行。翌年9月22日,水电站二号机组试运行成功并入电网。

  当时施工中将溢洪道陡坡段取消,改做挑流鼻坎,其下300米没有衬砌。1974年、1975年汛期两次试泄洪,最大泄洪量700立方米/秒,下游冲刷土石方30万立方米,泥沙堵塞于下游河道中,电站尾水位抬高1米,影响发电。

  枢纽建筑

  枢纽建筑由主坝、副坝、输水隧洞及地下发电厂组成,主坝基础组成为石英岩、花岗岩,设计抗震烈度为8度。枢纽工程共完成土方235.82万立方米(其中大坝填方159.19万立方米、溢洪道开挖51.25万立方米)、石方105.95万立方米、混凝土4.63万立方米,总工程量350.4万立方米。共投资4497.57万元。

  主坝为粘土心墙土石混合坝,坝高73米(保坝加固前),相应坝顶高程105.5米,坝顶长305米、宽8米,最大坝底宽312.8米。基础利用帷幕灌浆防渗。副坝紧连主坝左端,为护坡式,护坡高40米,顶宽10米,长100米。

  溢洪道在左岸300米处山凹,保坝加固前为开敞式宽顶堰,堰顶高程宽度56米。堰上设充水式橡胶坝,长56米,高5米。末端为鼻坎,高程84.5米。

  输水隧洞设于右岸,其主洞兼施工导流、泄洪和引水发电三用,长303.8米,直径7米,其后为泄空洞段长213米。隧洞设计最大泄洪量为595立方米/秒。

  保坝加固

  山美水库原设计洪水标准为"百年一遇",校核标准为"五百年一遇"。保坝加固工程新标准设计为"百年一遇",洪峰流量5960立方米/秒,校核为"万年一遇"加20%,洪峰流量14400立方米/秒。水库防洪库容由1.31亿立方米增至2.6亿立方米。1979年3月,加固工程由福建省水电工程局施工,1983年6月完工。主坝高度由73米加至75.5米,溢洪道由56米加宽至82米,改设6扇宽12米、高11.68米弧形钢闸门,安装6台2×37.5吨电动卷扬机启闭控制运用,设计泄洪流量由3150立方米/秒增至8570立方米/秒。加固工程总投资1254.71万元。

  灌区工程

  山美灌区是全国42处50~100万亩大型灌区之一,是福建省惟一灌溉50万亩以上的大型灌区。原规划灌区范围包括惠安、晋江、南安、泉州3县1市48个公社(农场)902个大队,耕地面积134.34万亩,其中原有水利可保灌60.7万亩(原有蓄水100万立方米以上水库34座,总库容2.61亿立方米,100万立方米以下水库库容1.05亿立方米,电灌装机5784千瓦,机灌装机38382马力以及其他小型水利工程)。

  山美灌区总体规划是以山美水库为骨干,充分发挥原有水利工程作用,尽量利用晋江等区间径流水源引水灌溉,统筹调度,使灌区的水利工程联成灌溉网。工程的具体布置是:山美水库发电尾水流经东溪至金鸡水闸分水,扩大、延长金鸡北渠,通过洛阳桥闸连接惠东南干渠,灌溉惠安农田。在利用原金鸡南渠的同时,新开高渠输水至晋江灌区;并于金鸡水闸上游分散引、提以及通过仕头电灌站提水补充石壁水库晋江灌区,将其水量调给南安沿海;泉州由金鸡南、北渠直接灌水。

  灌区工程中,北干渠于1975年3月30日完工通水;南干渠于4月15日通水。全部工程于1977年9月竣工,共完成土石方1219万立方米,投工2132万工日。建成惠安后海、惠东南(包括仑前、东溪、东岭三级),晋江晋南、仕头、新华、洪窟、长福,南安四都、东山等灌溉万亩以上电灌站11座、小站11座,总装机97台15731千瓦(惠安7站21台3775千瓦、晋江5站42台9285千瓦、南安4站22台2095千瓦、鲤城6站12台576千瓦);改、扩建水轮泵3座;扩建和新开南北干渠两条总长43.96公里,电灌站干渠9条总长40公里,灌溉干渠28条总长212.07公里;新建渠道建筑物2122座,其中有环城桥隧洞、大坪山隧洞、洛阳桥闸、仑前暗涵、浔头七孔闸、曲江渡槽、东溪暗涵、树兜分水枢纽、石船山暗涵、埯内隧洞、赤店隧洞、大仑渡槽、陈林渡槽、旦厝暗涵、张林暗涵等重点建筑物116座(其中隧洞5座总长3460.6米,暗涵17座总长3920米,渡槽25座总长6404米,公路桥25座,各种水闸29座,倒虹吸7座,排水涵1座,其他工程7座);建成山美水库至泉州110千伏输电线路长34公里,泉州后茂110千伏降压站,装机2台3.5万千伏安,35千伏线路8条总长111.1公里,35千伏安变电站9站14台2.9万千伏安;10千伏配电线路总长113公里,变压器37台12050千伏安。山美灌区工程共投资3385.5万元,其中国家拨款2596.14万元。

  南北渠扩建工程1973年,南渠扩建工程开工,利用原有进水闸,在晋江下游南岸杏麻防洪堤段增建玉田水闸,水闸净宽3米,进水量8.5立方米/秒,渠道总进水流量扩大到38.5立方米/秒。并开玉田引水渠4.78公里,流量为8.5立方米/秒,与旧南渠在1+417处汇合,汇合处至树兜分水枢纽段渠道流量由12立方米/秒扩大到38.5立方米/秒。分水枢纽后设高低两渠,低渠利用旧南渠保留12立方米/秒的流量不变,新开高渠,流量26.5立方米/秒。由泉州的树兜到晋江的加沙桥,全长11.58公里,有暗涵等主要建筑物6座,排水建筑物8座,交通桥54座。南渠还考虑船只通行要求,可从晋江双沟低渠上溯经树兜分水枢纽船闸进入总干渠,再由玉田新开渠过玉田水闸进入金鸡水闸上游。1975年4月15日南渠扩建完工通水。北渠扩建工程于1973年7月开工,增建进水闸1孔,净宽3.0米,闸底高程由原来6.5米降至6.0米。设计进水流量由6立方米/秒扩至22.5立方米/秒。渠道由原11.44公里扩大延伸到24.74公里,入洛阳桥闸的设计流量为16立方米/秒,沿渠有主要建筑物31座,一般建筑物163座,大坪山隧洞长1509米。1977年4月,北渠扩建完成通水。北渠的建成对农业增产发挥明显作用,解放初期灌区水稻亩产175~200公斤,1970年增加到480公斤,1979年亩产达700公斤。北渠还担负着供应泉州市区工业、居民用水,减轻沿渠区内涝灾的作用。

  洛阳桥闸工程洛阳桥闸位于洛阳江下游、洛阳古桥上游500米处,南联鲤城区桥南村,北接惠安县洛阳镇,是山美灌区北渠输水惠安县的连接工程,又是福厦公路重要桥梁之一,具有灌溉、交通、防潮、排洪等综合效益。工程于1971年1月动工,1974年7月竣工,同年10月1日公路桥正式通车。

  管理与效益

  山美水库工程投入运行后,收到灌溉、防洪、发电和综合经营效益。 工程原设计灌溉用水量6.5亿立方米,灌溉面积61.67万亩。核定灌溉面积为65万亩,其中晋江县(含今石狮市)42万亩、惠安县12万亩、鲤城区6万亩、南安县5万亩,至1990年配套灌溉48万亩。灌溉效益显著,灌区农作物单产逐年增长。灌区建成后,农作物单位面积年平均增产144.5公斤,水利灌溉效益每亩年增产28.9公斤,灌区年增产13872吨。

  工程供给泉州市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水流量2.44立方米/秒,年用水量0.77亿立方米。

  工程原设计防洪效益是确保南安县码头、梅山、洪濑、康美等沿岸3万亩耕地和洪濑镇20年一遇洪水不成灾,对晋江下游防洪堤通过削减洪峰流量和错峰调度,减轻洪峰压力,提高抗洪能力。1985年6月第4号台风期间,上游降雨量234毫米,入库洪峰流量1287立方米/秒,水库水位由81.25米上升至91.22米,拦洪1.43亿立方米,没有溢洪。1990年第9号台风期间,7月30日至8月5日,库区平均降雨量506.9毫米,入库洪峰流量2380立方米/秒,洪量达3.37亿立方米,接近20年一遇,库水位由94.16米升至96.88米,最大下泄流量1230立方米/秒。

  1973~1990年,水库发电用水量148.8亿立方米,排洪约32.4亿立方米。水库养鱼水面19620亩,年年放养,累计捕鱼17.5万公斤;库区山地3510亩,全部植美洲松等林木,种荔枝、龙眼、杨梅等果木1万多株(430亩),种茶树65亩,年收茶叶3000公斤。

  山美水电站位于泉州市区西北50公里处的南安县码头乡大坂村,地处晋江支流东溪中游。水电站装机容量为2台1.5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年设计发电量1.05亿千瓦时。山美水电站水库总库容6.5亿立方米。正常高水位库容3.95亿立方米,以灌溉为主,结合发电。大坝为粘土心墙土石混合坝。实际坝高75.2米,顶长305米,底宽360米,上宽8米。1971年12月,开始设备安装,装置1台天津发电设备厂制造的HL-211-LJ25型1.5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次年9月30日试车成功,并送电至110千伏后茂变电站。1973年9月22日,又1台同厂同类型1.5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投产,并入山泉电网运行。

  该站1980年并入福建电网,担负泉州地区调峰的电站。水库电站原设计年发电量1.05亿千瓦时,1972年10月至1990年底,累计发电14.076亿千瓦时,总产值达10254.52万元,创利润2563万元。

下一旅游景区:红星三青水利风景区
[以上内容由网友"Margaret"分享。]
标签: 山美水库水利风景区 山美水库水利风景区介绍 南安旅游 山美水库水利风景区

以下与山美水库水利风景区相关信息:

以下山美水库水利风景区相关信息关注度最高: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粤ICP备17154672号-3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E-mail:service@ke2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