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炳宗
我国著名昆虫学家、昆虫毒理学家、农业教育家,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郑炳宗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0年2月11日去世,享年95岁。
郑炳宗先生1916年12月22日出生于福建省龙溪县(现漳州市)。1944年毕业于福建省立农学院植物病虫害系,1952年北京大学理学院生物学系兼职研究生毕业;曾在福建研究院动植物研究所及北京大学农学院工作。1949年三校合并后,一直在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昆虫学系工作,从事农业害虫化学防治及昆虫毒理学的教学与研究。1963年提升为副教授,1981年提升为教授。
郑炳宗先生曾讲授农业昆虫学、区域性虫害、昆虫毒理学等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参编了全国统编《农业昆虫学》教材,主编了研究生课程《昆虫毒理学》讲义,为农业部编写《地面超低容量喷雾技术》全国训练班教材等。郑炳宗先生曾任北京农业大学实验昆虫学教研室主任、北京昆虫学会理事、第五届秘书长、《植物保护学报》编委等职。
郑炳宗先生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进行玉米螟的防治研究,并在北京市参加推广在玉米心叶末期用颗粒剂防治玉米螟的工作。60年代中期与谢以铨合作研究推广甜菜种子甲拌磷浸种防治内蒙自治区甜菜苗期象甲等害虫的危害,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及经济效益。1973年开始对国产地面超低容量喷雾机具的喷雾技术进行研究,并以此技术进行多种农业害虫的防治试验和棉花害虫的大面积防治示范,为当时全国及地区开办训练班和大面积推广提供条件。
1978年郑炳宗先生作为项目主持人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81年获农业部“几种地超低容量油剂的研制”农牧业技术改进二等奖;1980年参加“农药对农业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1986年获农牧渔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983年开始参加“六五”、“七五”、“八五”的“农业病虫抗药性监测或监控”国家攻关项目的研究,1991年获经农业部鉴定的温室白粉虱抗药性监控、瓜蚜抗药性机制与治理研究和氰戊菊酯、溴氰菊酯与倍硫磷混剂增效的研究等三个科技成果;1992年获国家教委“瓜蚜抗药性机制研究”甲类科技进步三等奖;1992年获“政府特殊津贴”。发表论文、译著60余篇。1987年离休。
[以上内容由网友"Linda"分享。]
以下与郑炳宗相关信息:
以下郑炳宗相关信息关注度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