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中国 > 浙江 > 绍兴 > 地名

东茗村

[移动版] [查看地图]
地名:东茗村隶属:东茗乡
行政代码:330624201代码前6位:330624
长途区号:0575 邮政编码:312000
车牌号码:浙D行政级别:村
  东茗村莒溪自然村原名改溪,村中有条小溪,古时山洪为患。为了安全,人们把小溪改道村前,故名改溪,后村子扩大,形如一龟,人们就把改溪叫成龟溪,因龟与莒属同音,就写成莒溪。宋元丰2年迁移于此,距今已有935年历史。长乐自然村始建于明代成化年间,距今亦有600多年历史。里外了山自然村清属丰乐乡八九都,宣统2年属西区澄潭乡。  改革开放后,村两委紧紧抓住新农村建设的有利时机,通过美丽乡村建设,村庄面貌发生很大变化。2010年以来,投资1086万元进行小流域治理、污水管网、饮用水改造、街道两侧区块美化绿化、横街拆迁及道路硬化、农民公园、老年活动室等建设。2013年计划投资270万元进行直街拆迁、新建村办公大楼、长乐村饮用水改造、小流域河道扫尾、农村土地整治等建设。目前,东茗村通过基础设施的投入、环境卫生整治,山清了,水秀了,路宽了,农民收入提高了,人民居住环境得到较大的改观。2012年度东茗村被评为市级中心村。  二、民风淳朴,人文积淀深蕴  东茗村群山环抱,溪水长流,西有长乐坑、南有了山坑,汇集于莒溪这块特定的风水“龟”地。这里自然风光秀丽,民风淳朴,人心善良,世代以农为主。古时候,陈、王族内留有荣田作为后辈读书的资助产业。陈氏族中还办起了小书房。秀才及第众多,近代出国留洋成名者亦有之。随着时代的变迁,家族中王、张、陈、吴、叶占多数,异姓也占一定的比例。  东茗村的民宅依山傍水,建筑风格有传统型,亦有时代型,发展到目前的现代型。翻开封存的历史,追寻远古的根基。村内原有清代古建筑“王公祠”、“万善庵”。雕梁、斗拱、楹联、匾额,现在尚可见到的还有清代民宅二王堂前“世德堂”,具有时代背景建筑的长乐大寨屋,一排连一排,整整齐齐,风格特异。  大台门口清代古井,明代鸟兽石雕图案,清代石拱桥“万庆桥”,明故儒学训导兰州吕先生墓志铭抄录原文以及大山庵内清代民国匾额等仍然保存完好。莒溪狮子班,坐唱班比较有名,一直延续到文革时才解散。现在除坐唱艺人外,狮子班传承者尚有人健在。文化是传承历史的见证,至今古风尚存,不但有田野山水自然风光之美,更有隽永深厚的历史人文遗迹可圈可点,可供游赏凭吊。   三、名胜古迹,自然风光优美  东茗村有不少名胜古迹,莒溪自然村南约150米有一山形如卧狮,与对面的白象山遥遥相对,传说狮子白象把关,“内必有封建之大地”。狮子开口处有一天然石窟灵岩庙,占地约250平方米左右,庙内造型各异的佛像端正而坐,香火不断。庙前有苦槠、生榔榆、香枫、冬青、青松等参天古木,县人民政府立牌保护的苦槠树已有300年历史。据说该庙早年远近闻名,香火非常旺盛,每逢农历八月十六日庙会做戏三天三夜,广聚四方乡邻,善信朝圣,煞是闹猛。在明万历誌、清代、民国誌中均有记载。民间还有“僧尼幽会”、“神秘乞丐”、“牧童蛇谷脱险”等口头传说。有联赞曰:“灵岩水绕藏仙府,鹫窟云遮隐鹤居。灵峰峭拔无双地,岩石峥嵘别无天。”  元末清初建的大山庵,据《黄龙出洞祖坟》考证,“山庵吉地、群山环抱、曲径奇峰、狭谷涧流、洞水天泉、云霞呈秀”等碑文词句,体现大山庵圣地昔日幽深的境界。庵后岩洞里有一天泉,泉水长年不断,因为泉水的位置在山顶上,固取名“天泉”,泉水来历至今还是一个迷,传说能治百病,痢疾患者喝上“天泉”水,止泻效果非常明显。莒溪万善庵,庵容大,正殿、厢房、山门庭院都很气派,有比丘尼住庵修行直到解放后圆寂。   东茗村景点繁多,琳琅满目,行走山洞田野,步移景换。村内有“双溪玉带”、“品字塘”、“大弄西塘漫步”、“大山林海”、“年鱼斗水”、“灵岩雄狮”、路西“鸳鸯湖”、“白面岩”、“元宝山”、“一线天”、黄芝岭脚“姐妹湖”、称砣岩“点将台”、大山头“穿牛鼻头孔”、了山“百步岭”、“黄龙出洞”等,这些都是处女型景点,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  四、旧貌换新,人民安居乐业   东茗村属亚热带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春夏雨热同步,秋冬光温互补,独具一格的地理条件,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千百年来,村民在这块土地上勤劳生活,勇于致富。东茗村水利资源十分充足,全村共有小二型水库2座,小三型9座,山塘水库56座,其中黄芝岭水库蓄水45万方,大寨水库蓄水28.7万方,确保一方良田灌溉。大弄、细弄、塘弄、文弄、马家弄、子母弄、长乐畈、里了山畈、外了山畈等千亩良田,民间流传着“九弄三畈熟,黄狗不吃粥”之说。通过近几年农业水利基础设施投入,山塘水库进行了加固改造,排灌渠道进行了整修,90%以上的农田得以旱涝保收,人民生活、生产用水得到进一步保障。  农业产业结构发生了转变,传统农业更趋专业化,规模化、科技化方向发展。现已形成烟叶、茶叶、树叶(柃木、杨桐叶)三叶经济为主导,通过土地流转,迷你茗香红薯等规模化经济得到大力发展。“东茗一号”茶叶新品种的培育成功,加快了茶叶发展步伐,茶叶总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35%。全村农业经济总收入达12973万元。轻纺业、家庭型经济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全村共有25家私营企业,各类轻纺机械450台,250多人从事轻纺业。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农民收入逐年增加。2012年村人均收入达9628万元。  宋明朝的古村落,小康家的新农村。改革春风拂人,开放硕果累累。健康、文明、和谐的生活方式已自觉形成。物质生活有了保障,精神文明得到大力提倡,人们正在追求着有益的业余文化生活。农家书屋,老年活动室,广场舞蹈,太极拳,越剧戏迷等,活跃在山村的每个角落,每逢清晨夜晚,欢声笑语回荡在东茗村的大地上。城镇化步伐正在进一步加快,新的集聚点逐步形成,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宽畅的街道,优雅的居住环境,吸引着一批又一批上海、萧山人来该地度假式定居。  全村新农合参保率达98%以上。60周岁的以上的老人有养老补贴,低收入户生活有了进一步保障。各种专业知识培训有序地增加,科技知识得到了普及,科技含量在不断提高。  改革开放的春风,正在进一步让这古老的山村焕发出无限的青春活力。
下一地名:东芝村
[以上内容由网友"Joan"分享。]

以下与东茗村相关信息:

以下东茗村相关信息关注度最高: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粤ICP备17154672号-3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E-mail:service@ke2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