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运河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水利工程。它的开凿始于公元前五世纪的春秋末期,后经七世纪隋代和十三世纪元代两次大规模的扩展,形成北起北京、南至杭州,贯通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两市的黄金水道,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5大水系,全长1794公里,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漕运要道”和经济命脉。它在华夏这片土地上奔腾流淌了两千多年,曾经有力地促进了中国古代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同时也为今天的人们输送着充裕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自古以来,邳州就与大运河息息相关。大运河邳州段属于中运河水系,北起山东台儿庄、南入宿迁,途经邳州城区和9个镇,全长56.1公里。
京杭运河邳州段沿线水面宽阔、鱼虾丰富、环境优美,两岸植被茂盛,景色怡人。沿途历史文化古迹众多。运河流域共有古迹遗址及文物点116处,其中最著名的有6000多年前的大墩子遗址、新石器时期大汶口文化系统的刘林遗址、春秋时期的梁王城遗址以及战国时期的九女墩古墓群。运河沿线还蕴藏着大量的古生物化石,1988年考古学家在这里发掘的一对古象牙,距今已有40万年,是亚洲纳玛象象牙化石之王。此外,从这些遗址中还出土了一万多件精美的彩陶铜器、玉器、陶器等文物。
溯水而上,沿途可以看到几座造型各异的大桥,与千年古运河交相辉映,形成崭新的人文景观。陇海铁路桥像一个钢铁巨人屹立在河面上,电影《大决战》、《车轮滚滚》里的一些精彩的镜头就是在这里取的景;徐海一级公路大桥,像一条长龙横跨东西;霍连高速桥像一幅巨大的美丽彩虹连接起运河两岸,被当地人称为“彩虹桥”, 这座气势恢弘的大桥,全长2480米,是运河沿线城市跨河大桥中最长的一座桥。
每当夜幕降临,两岸星星点点的古楼宫灯,加上桥梁、码头、岸边建筑上的景观灯渐次亮起,展现了现代都市中“灯火城河夜夜春”的运河古韵。
在大运河开凿、通航以来的一千多年中,邳州广大劳动人民创造了大量的曲艺、舞蹈、文学、民间艺术等非物质遗产,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邳州运河文化。明朝散曲家陈铎、琵琶演奏家汤应曾是古邑邳州的骄傲。大运河诞生以来,不仅对沿线居民的物质生活带来了至深的影响,更是运河儿女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酝酿了无数动人的历史掌故和民间传说。其中最著名的有:陈肇宪告御状以及皇帝和村妇的故事。
康熙七年也就是1668年,郯城大地震,黄河决口,邳州城整个沉没在水中。百姓流离失所,清政府不但不体恤灾民,反而催缴历年所欠钱粮。康熙二十七年,皇帝沿着运河南巡,经过邳州。当时邳州有个秀才叫陈肇宪,为人正直,深知百姓疾苦。他连夜写了一篇奏折,恳请皇上免除钱粮,拯救黎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陈肇宪打听到康熙经过大运河的具体时间,他知道皇帝身边一定戒备森严,普通人不可能接近。于是他事先在运河的堤岸上挖了一个洞,把自己藏在洞里,又把奏折扎在头发里,然后让同伴把洞口伪装好,以避开清道官兵的检查。当康熙的龙船行到洞前时,陈肇宪从洞里跃出来,一边向龙船靠近,一边大喊“民子有冤”。被官兵押上船后,他递上奏折,康熙皇帝看完奏折,很受触动,一面派-核实情况,一面继续南巡。康熙二十八年七月,皇帝终于下谕旨,邳州被免掉租赋十四万两,免掉公粮三万四千石。陈肇宪的墓碑,现在还完好地保存在新河镇梨园村。
1757年,在当政的第22年,乾隆皇帝从北京乾清门起銮,沿运河下江南。
话说乾隆皇帝下江南,在邳州逗留了两天。他一身布衣打扮,沿着河岸散步。忽然看见一个农妇,手里拿条皮鞭,在赶牛耕地。那牛特别听话,鞭子指向哪它就耕到哪。皇帝老儿非常奇怪,又不好多问,于是顺口就念出一首诗来:“自从为官这些年,未见妇人来耕田;从来都是汉养妻,怎么此地妻养汉”。耕地的村妇听到了,鞭子一指,牛就停了下来,她也顺口就对了一首诗:“妇家耕田这些年,官人未见不为鲜;请问天下先有女,还是天下先有男” ?这下该乾隆犯难了,被问住了,他才认识到邳州不仅有出手不凡的秀才,还有出口不凡的村妇,真是民间处处有学问。
传说,乾隆在邳州逗留私访的日子里,在邳州伽口认过一个干女儿。18年后,这位干女儿出嫁到朱家洼子村的朱大甩子家,朱家是个大户人家,为了难为亲家,非要找戴顶子的(即做官的)送嫁,否则前门娶进后门休出。无奈之下,乾隆这个干亲家想起女儿18年前认过一个干爹,可能是京城一个大官,遂按照当年乾隆留的地址去京城寻亲。乾隆听说此事后龙颜大怒,马上御赐嫁妆300件,派宰相刘庸送嫁,和珅做嫁妆总管,3000御林军抬嫁妆。在从干女儿娘家到18里外朱家洼子路上,送嫁的队伍前面出了村,后面还没进村,全村的井打干了水,还连饮马水都不够,朱大甩子吓得屁滚尿流,从此再也不敢小瞧亲家。
大运河邳州段是整个大运河的一个小小缩影。在我们充分挖掘运河文化底蕴,享受运河给我们带来的美丽景色、生活便利的同时,更要爱惜保护好她。大运河风光带规划面积为30000余亩,主要建设大运河博物馆、乾隆行宫、水上度假村、清明上河园、水上运动区及游船码头等,工程总投资2.6亿元。大运河风光带以大运河两岸优美的自然风光为基础,挖掘本区的文化内涵,增强景区的可游性、文化性,努力打造成沿岸风光优美、文化内涵丰富的大运河风光带。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粤ICP备17154672号-3 |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E-mail:service@ke2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