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中国 > 江苏 > 徐州 > 名人

李厚基

[移动版] [查看地图]
  李厚基(1870年—1942年),字培之,徐州丰县梁寨镇大王楼村(旧属铜山县)人。北洋武备学堂毕业。初为直隶总督署卫队管带,后历任北洋军第二镇管带、标统,第四镇第七协协统。辛亥革命时,参加进攻武汉。民国建立,改称第四师第七旅旅长。1913年进兵上海镇压“二次革命”,任吴淞要塞司令。同年带兵入闽,历任福建镇守使、护军使。1916年投靠皖系,任福建督军兼省长,参加督军团活动。1918年段祺瑞发动对南方的战争,他任闽浙援粤军总司令,被击败。第一次直奉战争后,投靠直系。1923年被皖系徐树铮与孙中山的北伐军联合驱走。1924年11月任山西援军副司令,旋改任南下宣抚,任全威将军,后寓居天津。1942年因病逝世。
  李厚基出身官宦,其先祖溯自曾祖李光晋以来,为清代世袭武职。李光晋以武庠生入徐标,历任铜山县郑集和砀山县把总,丰县千总,宿迁守备,徐州中营守备,护理宿州游击,在镇守瓜洲战役中阵亡。祖父李明廉,亦世袭武职,随淮军征战有功,战死沙场。
  李厚基的父亲李忠纯,字粹卿,幼年丧父,九岁随叔祖李光禹、李光烈入军营,后袭职云骑尉,以军功补授保定府四门千总,升河涧守备,调天津左营守备,升大沽中左营都司、前右营游击,又升沽北口参将,加副将衔,统兵40年,在1900年与八国联军作战中牺牲(一说是病故)。生前与李鸿章有较深交谊。
  李厚基出生在天津,生活在军营,幼年受到良好教育,精通八股文章,亦酷爱书法,常年临池不辍。到了壮年,进入武备学堂(即北洋陆军大学),毕业后留总督衙门,充任卫兵。因其父与李鸿章有故交,甚得李鸿章垂爱,曾随李出使俄国、欧洲诸国,回国后升任总督衙门管带。
  1903年,被袁世凯提为陆军第四镇第七协第十四标标统(团长),驻扎小站练兵。
  1913年7月,“二次革命”爆发,袁世凯命令第四师开往上海,与陈其美的讨袁军作战。李厚基指挥所部协同海军总长刘冠雄,攻占吴淞口炮台。袁世凯任命李厚基为吴淞要塞司令。
  1913年11月,李厚基奉命率部入闽,任福州镇守使,授中将衔。
  1914年7月,改任福建护军使,统辖全省军务,加上将衔。
  1916年4月17日,李厚基兼署巡按使。同年7月6日,北京政府宣布,改将军为督军,改巡按使为省长。福建省的军务政务大权完全掌握在他一人手中。
  李厚基属于军阀皖系人物。1920年7月,直皖战争中皖系败北,段祺瑞-下台,直奉二系控制了北京政权。李厚基见形势不利,遂产生了弃皖投直念头。直系头目曹锟、吴佩孚为了分化皖系和对付广东的国民党革命势力,也有意拉拢李厚基,彼此互有来往。
  皖系头目段祺瑞的心腹“智囊”徐树铮,于1921年春秘密来到福州,劝李联合浙江皖系督军卢永祥,共倒曹、吴。李对徐态度冷淡,虚与委蛇。
  1922年,直奉又发生战争,奉系战败,直系独掌北京政权。李厚基为了稳住福建局势,6月5日,突然解除了臧致平的第二师师长职务,改由自己兼任。令臧专任漳州镇守使,臧愤而离漳赴沪。嗣后,李又电请北京政府调离皖系人物王永泉。
  8月,徐树铮派人再来福州与李联系,此时李已决心投靠直系,拒绝接见来人。徐树铮下决心驱逐李厚基。
  此时,由于陈炯明叛变,正在江西进行北伐的粤军,腹背受敌,奉命退入福建,并派北伐军代表胡汉民与王永泉接洽移防问题,结果,胡王达成了共同进攻福州,驱逐李厚基的协定。
  9月26日,李厚基接到王永泉催其下野的电报。李知王已有变故,假意晋王官职,但遭王永泉拒绝。
  10月2日,徐树铮来到南平,设立建国军政制置府,自称总制。3日,联合北伐军许崇智致电李厚基,劝其离闽,并决定进攻福州。
  12日,许崇智、王永泉两部占领水口,北伐军李福林、黄大伟两部逼近福州,李厚基仓皇逃退,时海军又突然发炮,无奈,李避入日本银行。在日领事的保护下,入马尾造船局,被海军软禁在军舰上。10月28日,李厚基乘“靖安”舰离闽抵沪,又到南京。
  李厚基来到南京,与江苏督军齐燮元、海军总司令杜锡珪共商-计划,得到齐燮元的援助,于11月5日携带军费20万元,及大批0弹药,回到厦门,准备-。结果,又以失败而告终,20万军款也丢在造船所。
  李厚基福建兵败后,携带秘书卫侍30余人,转道江西又回到上海。不久,即转回天津日租界寓所,开始了二十年的平民生活,走完了他人生最后的一段路程。
下一名人:李畹
[以上内容由网友"Lee"分享。]

以下与李厚基相关信息:

以下李厚基相关信息关注度最高: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粤ICP备17154672号-3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E-mail:service@ke2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