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良村
地名:阎良村 | 隶属:凤凰路街道 |
行政代码:610114001 | 代码前6位:610114 |
长途区号:029 | 邮政编码:710000 |
车牌号码:陕A | 行政级别:村 |
阎良村位于阎良城区北部的城乡结合部,辖阎良、银刘、徐家、陈家4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村委会设在阎良街。现有村民767户,2678人,耕地面积2656.1亩。该村明清时属临潼县廉留里,明万历年间于阎良村设镇,民国后期属临潼县阎良镇第七保。解放初属阎良乡。1956年建高级社时,阎良村10个小组除过陈家组,曾与今振兴街办的昌平村、蒲家、蒲家沟、铁锨沟成立“华光农业高级社”。1961年以今10个村民小组为建制,成立“阎良大队”,隶属阎良公社。1966年因区划调整,改属阎良区阎良公社,并更名为 “东红大队”。1973年复名“阎良大队”。1984年改称阎良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该村曾是阎良镇公所、公社、乡政府的驻地,明末至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一直是当地的经济、政治中心,后阎良城区迅速发展,中心南移。在新农村建设中,村委会硬化道路、改善基础设施,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该村有关中环线、咸铜、西韩铁路过境。现有商铺 30多家、旅馆10多家、卫生所4个、小学1所,区属一中现驻村东。 一、村组概况 (一)阎良 阎良,原名阎梁,顺治十八年(1661)《临潼县志》和雍正十三年(1735)《陕西通志》均有记载,康熙后的《临潼县志》均作阎良。其名由来有待后来者考辩。因曾是阎良镇公所、乡政府驻地,当地群众一直习惯称阎良老街道。阎良村现分为街南、街北、街东、街西、街三、东关6个村民小组。街南有295人,耕地150亩;街北有392人,耕地360亩;街东有263人,耕地180亩;街西有205人,耕地250亩;街三有316人,耕地150亩;东关有268人,耕地180亩。村民主要靠进城务工为生。街南的部分村民在阎良火车站、西闸口有门面房,或自己经营,或出租,是其主要收入来源。姓氏有朱、曾、杨、傅、崔、郭、孙、纪、白、赵、景、吴、黄等。朱姓为本村第一大姓,有“朱半街”之称;曾姓清代从耀县迁来;黄姓祖籍天津宝坻县口东镇,满族,1949年黄月村(国民革命军84师高桂滋部驻西安办事处主任)携家小定居阎良东关;任姓解放前从河南尉氏县迁来;郭姓两支解放前均由河南迁来,其中一支迁自孟津县平乐村。其他姓氏未考。 (二)银刘 该村原名田村、古田村,康熙《临潼县志》中有载。后因村民刘姓中多有银匠,遂改名银刘堡,乾隆四十一年(1776)的《临潼县志》中已有相关记载。1949年该村约有100人,现分为刘南、刘北两个村民小组。刘南现有 340人,耕地360亩;刘北现有269人,耕地340亩。该村旧时有城,呈方形,周长500米左右,城内有东西街道两条、南北街道1条,辟有南北两个城门。北门外有涝池、菩萨庙,城内西北角亦有菩萨庙一座,城内东部有一座马王庙。该村有刘、胡、贺等姓氏,刘姓为当地老户。 (三)徐家 位于咸铜铁路和迎宾北路交汇处的东北角。清末,今山东淄博市张店区孙家庄贾氏十二世孙贾文铎携子贾凯行迁来。贾凯行在凤凰岭北建村,村名为贾三庄子。后有吴姓、徐姓迁入,改名三姓村,徐姓人丁逐年兴旺,又改名为徐家村。该村1949年仅有98人,现有45户,168人,耕地面积130亩。徐家有旧货市场,收购销售旧家具、门窗等,在周围较为有名。 (四)陈家 位于咸铜铁路南侧,阎良火车站东南,属城区。清末山东移民建村。该村1949年有185人,现有92户,265人,耕地面积120亩。该村有陈、刘、张、郭等姓氏。陈姓清末从山东高密县迁来。陈家为城中村,村民以门面房、出租屋为主要收入来源。 二、本村人物 刘曾 字鲁如,廉留里人。青年时他曾跟随关中名儒李颙游学。康熙十八年(1679年)中进士,授湖南辰州溆浦知县。刘曾到任,深入民间了解乡情,组织人力丈量地亩,逐户造册登记,张榜公布,明申政府的赋役政策。这一措施,减少了原来田赋丁役不均官吏豪绅从中舞弊的机会,深受百姓称赞。从此,百姓乐于生产,地无荒芜。他在县治理三年,政声很高,被提为吏部主事,迁员外郎、郎中。刘在吏部时,一官吏送来千金为其祝寿,他正言厉色地说:“我岂能受此不明不白之金?”因清廉有声,后被调任贵阳知府。当时,贵阳苗、汉人之间常常发生殴斗,造成民族纠纷。刘曾到任后,经过周密调查,拘捕0民数十人,并将被拐卖儿童追寻回来,送还其家。苗族人民深感其德。从此,汉、苗两族百姓之间逐步和睦起来,社会秩序安定。官府的粮仓每年均有节余,刘曾命将余粮另建仓库储存,到百姓缺粮时,用此粮接济百姓度荒;或播种时借给百姓作种子,使其不误农时。刘政声传扬,清政府赐蟒服嘉奖,又提升他任云南省驿盐道,继迁为云南按察使。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辞官归乡。据查,清代临潼县廉留里当时辖阎良村、银刘堡、安芦村、蒲家村及因修建机场迁走的马站刘等村子,但刘曾是哪个村的,尚无法确定,姑记于此。 朱鸿夫(1900~1961)阎良村街北组人。毕业于三原工职学校,后在省立中山中学、三原县立高小执教。1935年,经杨虎城将军的资助,在阎良镇联保主任朱任天及当地群众的大力支持下,临潼县阎良镇国民高级小学成立,朱鸿夫先生出任校长。在任期间,积极宣传抗日思想,狠抓教学质量,从严治校,对发展地方教育事业贡献甚多,在临潼县享有较高声誉。 黄成功(曾寓居阎良村) 原名中岛正南,1910年生于日本群马县。1938年毕业于日本兽医专科学校,后到台湾担任日本赛马场的骑手和裁决委员长。1943年从军,后到中国郑州日军驻地当兽医。1945年日军投降后,其所在病马厂被胡宗南的骑二旅接收,中岛正南被强留在骑二旅。1949年,骑二旅驻扎临潼渭北,中岛正南在阎良老街道其岳父黄月村的帮助下,逃出骑二旅,隐匿在阎良老街道其岳父家,并改姓名为黄成功。解放初,在镇上行医,颇有名声。1951年,因政治原因,迁居阎良北原上的刘家沟。1953年,兴建阎良机场,黄成功医治了大量的给飞机场工地运料的病马。1957年,他为临潼县农林局举办了三期兽医培训班,受业学生100余人。后到临潼交口农场,又举办了4期兽医培训班,学生遍布关中各县,为促进当地的兽医事业健康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医术精湛,医德高尚,曾为给一头病牛做脑包虫手术,脓菌溅入他的左眼,几乎导致失明。在过去多次运动中,黄屡遭批斗、游街,但他依然热爱着中国人民,凭借自己的医术为人、为兽看病。中日邦交正常化后,黄成功得到公正待遇,退休后在临潼定居。1994年病逝。 刘总惠(1914~1988)生于阎良镇西刘村(今属振兴街道办),后移住今阎良村街西组。5岁时父母双亡,无依无靠。1931年2月参加陕北红军,任红军十七支队交通员。1933年加入中国共 产 党。1937年,调到山西独立一师三团任连长,在平型关战斗中,缴获日军一挺机枪,受到全团表彰。1939年调任后方医院三所所长,曾与白求恩大夫共同战斗半载。1943年在延安抗大担任运输大队长,多次冲破敌人层层-线,出色完成运输任务,保障了军需物资供应。1947年,在帮助山西朔县开展土改时,严格执行党的政策,积极工作,其事迹被《晋绥日报》报道。1949年,在任晋绥军分区辎重营营长期间,克服困难,0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还抓获土匪100余人。1955年被西北军区授予“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57年6月赴京出席全军首届先进工作者代表会议,受到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964年被授予中校军衔。1982年享受副师职待遇。1988年被授予“二级红星勋章”。同年11月24日病逝。 朱格麟 1934年生,阎良村阎良街人。1956年从西北师范学院毕业后留校供职,历任该校助教、讲师、副教授,1987年晋升为研究员。多年来,在植物学研究方面颇有建树,曾担任多种植物类杂志图书的编著,并为我国发现了3个植物新种,此3种植物均被列为国家级保护植物。1992年起朱格麟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3年入选纽约科学院院士。 王玉石(1912~1951)阎良村街东组人。1933年参加革命,1951年在朝鲜阵亡,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秦福武(1908~1951)阎良村街东组人。1933年参加革命,1951年在朝鲜阵亡,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郭临义 祖籍河南孟津县,1940年生于阎良村。1964年从西安公路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曾任西安公路学院桥梁研究室主任,被授予教授职称。现为土木、公路、桥梁学会会员,高校路桥教材编委会秘书,陕西书画培训学院特邀书法家。先后荣获交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两次,出版专著4部,发表论文、研究报告和教学研究文章30余篇,多次荣获省内外书法奖。 朱文斌 阎良村人。曾任阎良区委副书记,现任西安市纪委副书记、市监察局局长。 三、文物古迹 【阎良镇城】 建于明万历年间。城址呈长方形,东西长约380米,南北宽约230米,城高二丈有余。辟有东西南北4个城门,东门位于今阎良派出所门前东侧;西门位于阎良街西头丁字路口东侧;南门北门旧址均在村中。城门与城角之间,各设墩台一座,共计八个,均突出城外一丈许。四城门都建有三间门楼。东门楼在民国时驻有阎良镇公所20名镇丁,楼上是关押“犯人”的地方。西、南、北3个门楼被毁较早。据1981年阎良区地名办调查:古镇阎良四门上方均有石匾额一块:东门书“阎良镇”,因有官马大道东通康桥,且东门为上,故置镇名于此;西门镌“西望嵯峨”,取西望嵯峨山之意;南门题“古永丰”,取古镇曾属临潼县永丰乡管辖之意;北门刻“荆山在望”,因古镇在荆山脚下,取北望荆山之意。镇城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被夷平,今有北城壕尚可辨识。 【十方院】 位于阎良古镇南城墙外,始建年代不详,道光七年(1827年)重修,毁于清末兵燹。民国时,庙址尚有两个铁旗杆,高三四丈,有基座,自下而上嵌有三层方口形铁旗斗,上口大下底小,上口四角各有三角铁旗一面。据1982年阎良区地名办工作人员王家毅、宁一民抄录的《重修十方院碑记》可知该院当年规模甚为壮观。十方院,坐北向南,各殿堂均雕梁画栋,金碧辉煌,神像庄重严肃,整个建筑甚为雄伟。道光七年(1827年),当地客商、居民、四方信士捐资重修三清殿、韩仙洞、院外戏楼,使得道院焕然一新。道光十年(1830年),候补儒学训导、明经科进士苏海南(今武屯镇御宝村人)和荆山龙游宫东侧的农人任辉共同撰写碑文勒石立碑,以记道光七年重修十方院之事。 四、教育简史 阎良村的教育历史悠久,由于资料缺乏,明清时的情形已不可考述。民国初年,阎良小学先后在镇东、镇西设立,后随着生源的增加,急需要建一所高小。经阎良镇联保主任朱任天、地方名人朱鸿夫上下奔走,在杨虎城将军的支持下,1935年在阎良镇娘娘庙(今阎良派出所)的基础上建成了阎良完全小学。阎良镇特规定:阎良镇“线市”交易税由阎良小学直接设点收取,以补充经费。1936年3月开学招生,朱鸿夫出任校长。学校共有教室12间、图书室3间、办公室4间、宿舍24间、成绩展览室3间,添置桌凳180件、图书275册、教具13件,还建有运动场地3.5亩。1937年改为县办。1941年称临潼县阎良镇中心国民学校,当时有学生6个班,223人,教员10人。“文革”前,学校北移到今址。2003年,更名为阎良凤凰路中心小学。现该校有学生120人,教职人员12名,新教学楼已经竣工,校容校貌焕然一新。 五、古镇记忆 【阎良镇商贸今昔】阎良镇从明末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一直是当地的政治、经济中心,商贸甚为发达。 抗战时期,随着咸铜铁路的修通和方圆织布业的兴起,阎良镇的商业日渐繁荣。那时阎良镇农历二、五、七、十逢会,街上行人摩肩接踵,熙熙攘攘。镇中的布纱市上摆满了摊点,中午,从东头走到西头至少要挤多半个点。此外,镇上还有油坊、面坊、京货店、小吃摊点数十家。东关军武、老任、岳桂、云成家饭馆最为红火,常常营业至深夜。镇上的逢春、吉利两个大车店均住满了客商,停满了大车。除正街商铺林立外,还在东门外设立猪羊市场,在街西北角辟有骡马市场,在街东南角设立麻线、麻杆市场。《阎良区志》中说,据不完全统计:1941~1945年,阎良镇有杂货店9家、粟花店5家、肉铺3家、旅店5家、饭馆6家、自行车修理部5家、文具店1家、诊所5家、兽医所1家、木器店1家、盐铺3家、理发店3家、铁匠铺3家、银匠铺3家、药铺4家、缝纫铺3家、染坊3家。较为知名的店铺有“发兴德”粟花店、“天寿堂”中药铺等。 解放后,阎良镇一直是方圆的商贸中心。1978年,阎良镇的集市迁至阎良公园路,阎良街近400年的集市变成了历史。今阎良西闸口已形成一处小规模的商业网点,有餐饮、住宿、蔬菜交易、旧家具收购等,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阎良老街群众的生活。 【民国兵事】 1911年10月,西安反正后,当地大良村的宁毅侯于10月底奉军政府命回乡,与阎良村的朱应槐组织团练,稳定地方秩序。 1926年春,河南军阀刘镇华在吴佩孚的支持下,率领号称十万之众的镇嵩军攻陷潼关,围逼西安。同时,又派麻振武率部进攻渭北,妄图攻占富平、三原,合围西安。驻守富平的陕军深知阎良镇位置的重要性,阎良镇若失,敌军占领北原,即可直扑富平县城。5月19日,麻振武派的范清海(蒲城县人)、聂雨霖(三原县人)两个旅约2000余人,由故市、张桥等地已到达阎良镇之东。镇嵩军梅发魁部两个旅,也由三原一带开到阎良镇附近。陕军遂于5月20日以三个营的兵力布防:孙文连营布防在阎良镇内,李树德营布防在阎良镇西南的郑家、吕村一带,一营布防在阎良镇以北的姚村一带,并以胡景铨300余人布防于苇子河以北周家村,以作策应。 5月25日拂晓,东边的400多敌人集结到断塬村,从东、北两面包围阎良。梅发魁部郝营约500多人则由南边进攻阎良镇正面,敌军攻势十分凶猛。孙营一连卢连长在阎良东门外里许战壕内抵抗,自晨至晚,敌军未能得逞。南边,孙营长带领两个连抵抗梅发魁两个营的兵力,而郝营的武器精良,激战终日,郝营敌军节节前进,已经冲入镇内西街。李树德率两个连由郑家包抄敌后,战事因之稍停。当晚仍是防御,再未进攻。当时范拯华团长判断东北之敌已经无力再进,于是只以全力击退进入镇城内的梅发魁部郝营为主进行部署,乃由后备队中挑选50名老兵,一部固守姚村,一部化装成农民(由关外回来的),由周索卫排长带领,绕到三原大程镇福音村、太和村,从郝营的后边冲击,镇内守军猛攻街面的敌人,两下夹击。此时,敌人已首尾不能相顾,逐渐不支,退出城内。东边也协力攻击,至午后三时,敌全线退却。陕军卢连长在战斗中,腹部受伤阵亡。城内反击时,周启治连长也壮烈牺牲。此役伤亡排长4人、士兵30多名,损失比较惨重,但守住了阵地。东边的敌人受挫后绕道集结到福音村、太和村一带,约千余人。梅发魁的两营于战后撤至三原地界,又来了一个炮兵连和一个步兵营,驻扎在阎良东边一带。 当时驻扎在福音村、太和村的敌军聂旅许多官兵是当地人,对地理人情熟悉,便于从西线对陕军作战。陕军采取了“以毒攻毒”的办法,调牛福忠(太和村人)营和马耀北营接防阎良镇。牛营长系青年军官,在老家青年人中关系较多,对敌军情况探析较清。镇嵩军军纪败坏,抢劫财物,蹂躏百姓,群众对其恨之入骨,积极给牛营长提供情报,做内应。要守住阎良镇,就必须将福音村、太和村的敌军驱走。6月3日拂晓,牛营长亲率炸弹兵和不满30杆枪的一支队伍,经阎良北塬下的纪王村直逼福音村,从村西发起进攻,并让村民在村中谎称陕军从北塬上下来几千人马,以动摇敌人军心,敌军顿时大乱,乃向东南东刘村退却。牛营长带人冲入村中,俘敌30余人。驻守太和村的敌军范清海旅闻讯后撤离太和村。 福音村之战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陕军气势。但就在这时,富平发生了千余人围攻县城的“交农”事件,影响了军事部署,陕军退守阎良北塬,镇嵩军进驻阎良镇。为防陕军晚间向阎良突袭,镇嵩军把阎良城内商铺和住家户的门窗家具、房屋木料拆卸,当晚点着,照得满街通亮。当地群众将这一段历史称为“麻乱”。同年11月,西安城解围,麻军从阎良东撤。这次兵事,使阎良古镇的房舍、城防设施遭到严重损坏。 1949年春,-胡宗南部90军驻扎阎良镇,拱卫西安。同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春季攻势,解放渭北东部八县及临潼、渭南等县之一部。3月1日,阎良镇的0地下党员余德丰在第一野战军第二军一个班兵力的配合下,解放了阎良镇。3月8日,因战局变化,我军撤出阎良镇。同日下午,-军队从凤凰村方向向阎良镇搜索前进,再次占领阎良。5月5日,第一野战军再次解放阎良镇,临潼县阎良区政府进驻办公,阎良镇从此获得新生。 【文化民俗】解放前,阎良镇的社火远近闻名。街上以居住方位分为“东社”、“西社”。东社的社火属芯子社火。芯子造型玄妙,像树枝状。芯子固定于大方桌上,四名壮汉扛抬,旁跟二人替换。一桌芯子扮演一台戏,如《桃园结义》、《三娘教子》、《快活林杀秃子》等。扮演社火的演员均为五六岁俊秀机灵、大胆之孩童。东社社火解放前以明德家承头。银刘堡的“背芯子”也很有名:由一年轻力壮之人,背后竖一木棍,棍上捆一小孩,扮作戏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背者也化妆挂衣,多手拿羽扇。解放后,阎良村的社火逐渐停耍。2007年2月,阎良村成立了农民艺术爱好者协会,下设戏剧组、书画组等,定期开展活动,用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形式宣传党的好政策。 六、特色介绍 【阎良公园】 坐落于阎良村北关中环线北侧,年丰路以东,占地220.7亩。2004年11月开工,2005年5月1日开园。目前公园已初具规模,园内有人工湖、假山、小石桥、景观亭等。绿树环湖,鲜花盛开。现植有龙柏、白皮松、雪松等常绿树木16000余株,紫薇、合欢、棕榈、樱花、丁香、腊梅、连翘等乔木近30000株,绿化率达75%。园内有灯光照明、彩色夜景等设置,堪称一道亮丽的风景。目前,阎良公园已成为周围群众休闲、健身、文化交流、游乐的常选之地。 【清真寺】位于阎良街道西段北侧,是目前阎良唯一一座清真寺。 据1880年余澍畴《秦陇回务纪略》记载,回民起义前阎良境内的关山镇时有回民居住。回民起义失败后,境内穆斯林文化一度绝迹。 建国至今,因工作、婚姻等原因,阎良回族逐渐增多,现已达600余名。为落实党和国家的民族宗教政策,关心穆斯林群众的生活,在各级政府宗教工作部门、西飞集团公司和穆斯林群众的共同努力下,2007年,阎良清真寺在阎良村落成了。这一清真寺的建成开放不仅为生活在这里的广大穆斯林群众和来这里进行商务活动、接收飞机以及来此培训实习的穆斯林国家人士进行宗教活动提供了方便,而且必将对阎良航空城的建设、发展和进一步对外开放营造良好的软环境,为阎良区的精神文明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火车站的旅馆业】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阎良城区向北扩展,位于延安街北段东关生产队蔬菜地被征占,耕地减少,村民收入锐减。根据火车站周围(今胜利路北段)当时住宿难、吃饭难、买东西难、生活服务不到位等实际情况,街东组在火车站周边建起多家小旅社和临街的小门面房,不仅方便了旅客,而且保障了农民收入。目前,火车站的小旅社共有十多家,基本上是房主自己经营,成为阎良区中小旅社的集中地段。
[以上内容由网友"Judy"分享。]
以下与阎良村相关信息:
以下阎良村相关信息关注度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