渌水桥初为木墩木梁,位于县衙前,经状元洲达城南。后毁于水。宝佑间(1253-1258),知县家遇在今渌江桥下游约50米处,建石墩木梁桥,长60丈,高5丈余,宽1丈6尺,改名渌江桥,北连今胜利路,南通今大同街,与今建国路相交处叫十字街。
渌江桥是醴陵的第一大民桥,也是1949年前,全国少数几座县级民修公助的大型石拱桥之一。渌江桥建桥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自古为交通要津。据《醴陵县志》记载:渌江桥不可一日无,也非一州一道之关系。江楚衢途往来商旅轮蹄络绎莫不向渡于此。现在渌江桥仍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醴陵城南北交通的咽喉。醴陵历为吴楚要冲,且连通南北。南宋前,交通常阻于渌水。南宋绍兴六七年间(1136-1137),湖南安抚使赵善俊奏停渌水渡钱,说明当时有渡无桥。乾道九年(1143)正月三十日,诗人范成大(后任参知政事)经萍乡到醴陵,作《题醴陵驿》五律,有“渌水桥边县,门前柳已黄。人稀山木寿,土瘦水泉香”之句。在所著《骖鸾录》中称:“比年新作桥”。桥名“渌水”,可见桥建于乾道早中期。此后的800年间,毁于水14次,毁于火5次,毁于兵4次;宋修2次,元修1次,明修7次,清修13次,民国时修1次。渌江桥作为一座古桥具有三大特色:其一,桥的跨度大,是目前湖南省境内保存最好、跨度最大的石拱桥;其二,有保存完整的名人所题桥名桥碑;其三,文字史料详实,从明代至民国的《渌江桥记》就有十一种之多。而今渌江桥更以其古朴、雄健的风姿成为瓷城的人文景观。1996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景点位置
湖南省株洲市醴陵市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粤ICP备17154672号-3 |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E-mail:service@ke2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