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中国 > 陕西 > 咸阳市 > 地名

资村

[移动版] [查看地图]
地名:资村隶属:钓台街道
行政代码:610402008代码前6位:610402
长途区号:0910 邮政编码:712000
车牌号码:陕D行政级别:村
  秦都区钓台资村属原咸阳以南较为偏远的一个村庄。渭、沣沙河分别由东北南约五公里外绕过,与户县近邻和长安界址,当今的咸户公路由村西穿越而过。全村500户、2000多人,耕地近2000亩,村民以张、权、荆姓氏较多,产业以生产粮食为主。  历史沿革  相传村址建于西汉周亚夫细柳营给养故址,宋代称资川里,清初更名资村,民国二十三年国民政府在全国推行保甲制度,资村属钓台乡第四保,1966年0期间称兴无大队,1972年恢复资村旧称,延续至今。全村以种粮食和外出打工为主,2000年外出打工人员300人次,玉米、小麦年产量90万公斤。村级道路平整,村街道、出村路全部水泥硬化。电力、电讯通畅。  名人轶事  清末民初期间,由于社会治安混乱,资村土匪出没平常,村落四周用黄土筑起了高高的土墙,沿街村头建起四座宏伟壮观的护村门楼,夜闭昼开四通八达,村民出行增强安全感,特别是与荆家堡的中间地段在八百年前建了一座富丽堂皇的“德惠寺”寺院,一年四季香火常明,人们向它祈福求生,寺院中矗立着一棵方圆百里而少有的“参天松柏”村民们在出行百里之外时,眺望着自己村里象征的松影,不时将会从精神上带来无比的安慰和自豪。  人文风俗  解放前,资村人也饱经封建时“三座大山”压迫,官方的税赋、拉丁以及富户的压迫、剥削。同时,也常常遭受自然洪涝的灾害,在当时生活现实中德“三多”即:沿街担担做小生意人多;常年给人做长工、不识字的文盲多;其次为了日常生计人与人之间吵架闹仗和旱、涝等自然灾害多;另有“沙”土地象样的房屋,高脚牲口以及大型农具少;在校安分上学读书(全村无一名正牌大学生)的少;最基本的生活条件能够得以保证的户数少,这个“三多”的总结是当时资村的真实写照,成为咸阳有名的“穷资村”。  经济特色  1949年解放以后,资村人翻身做主,1957年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体现,由合作社过渡人民公社,走上了集体经济道路;由原来的五个生产队演变为改革开放以后今天的九个村民小组。在八十年代之前,村上的“两委会”班子中德荆志荣、权克明等老一辈的公而忘私,事事为群众着想的老干部带头人为改变资村的穷困面貌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实行了土地连户承包责任制,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也给资村人带来了经济飞跃发展的可喜局面,群众生活水平和居住条件大有改变。家家自来水、户户楼板放、条条道路平坦硬化、晚间街道路灯通明;西、北两条出村道路四通八达,水利、电力生产道路等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地改善和变化,多数村民和家庭配有电话、手机、电脑、电动车也很普遍,年内又增置了百辆私家小汽车,村民的素质教育和道德教育也在增强,全村存半百以上的本科大学生中有研究生3名,博士生2名。
下一地名:曹家寨村
[以上内容由网友"Amanda"分享。]

以下与资村相关信息:

以下资村相关信息关注度最高: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粤ICP备17154672号-3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E-mail:service@ke2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