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占魁
赵占魁(1896~1973)山西定襄人。自幼家贫。17岁学铁匠,后来又去太原铜元厂当学徒,去兵工厂学翻砂,到同蒲铁路介休车站修理厂当火炉工。
1938年12月,侵华日军占领介休,赵-西安。适逢安吴青训班职工大队在西安招收有志抗战的青年职工,他听说“延安是工人出头的地方”,便应招到青训班。同年4、5月间随职工大队到延安,入桥儿沟工人学校学习;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6月,被分配到陕甘宁边区农具厂当翻砂工、翻砂股股长。他真心实意为抗日战争出力。在高温炉旁作业,又无隔热石棉衣防护,终日汗流浃背,从不叫苦叫累;而且每天都早上班、晚下班;他努力钻研技术,改进工艺,提高产品数量和质量,并时时注意节约原材料;他关心爱护青年工人,常把节约的钱交给合作社兴办集体福利事业,或借给附近农民发展农业生产。他在厂里很受职工爱戴,被陕甘宁边区政府特聘为边区第二届参议会参议员。
1942年5月,中共中央职工运动委员会和陕甘宁边区总工会派人到边区农具厂,调查处理该厂工会主任煽动部分后进工人闹事的问题时,发现了赵占魁这个一贯“用革命者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厂和工作任务”的先进人物,决定予以嘉奖。消息在报上一发表,毛泽东主席立即给中央职委书记邓发打电话说:“奖励赵占魁这件事做的很好,这不是奖励一个人的问题,而是全边区和其他根据地提高生产、改进工作的新生事物。平时我听你们说要找斯达汉诺夫,赵占魁同志就是中国式的斯达汉诺夫。你们把他的优点总结起来,树立标兵,推广到各工厂,各生产单位去。”同年9月11日,《解放日报》发表《向模范工人赵占魁学习》的社论。10月12日,边区总工会发出《关于开展赵占魁运动的通知》。次年春,邓发亲自指导中央印刷厂和农具厂的“赵占魁运动”,又在《解放日报》发表文章,具体指出开展“赵占魁运动”的方法。从此,以建立新的劳动态度、提高生产效率为内容的“赵占魁运动”,在陕甘宁边区公营工厂中普遍开展起来。在中共中央的倡导下,“赵占魁运动”又普及到边区各私营炭窑、木工作坊和各敌后抗日根据地。这一运动使边区公营工厂发生了巨大变化:职工劳动态度显著改变,主人翁责任感大大增强;工厂产量增加,质量提高,成本下降。赵本人在运动中也有很大进步:不断提高技术,改进质量,增加产量;并在中共组织帮助下学政治、学文化,思想文化水平日益提高。1944年5月,陕甘宁边区工厂职工代表大会决定进一步提高“赵占魁运动”水平,并使之成为群众性的劳动英雄运动,主要内容应该是劳动品质与劳动技术并重、德才统一。“赵占魁运动”从此进入了新的阶段。
随着“赵占魁运动”的深入开展,赵占魁成为当时陕甘宁边区家喻户晓的人物。《解放日报》等报刊曾多次介绍他的事迹,文艺工作者把他的事迹编成歌曲、快板、戏剧等到处教唱、演出。党和民主政府给了他很高的荣誉。在陕甘宁边区1943年和1945年召开的两次劳动英雄大会上,都被授予“特等劳动英雄”、“工人旗帜”称号,还被选为陕甘宁边区第三届参议会参议员和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候补代表。
解放战争时期,赵占魁随西北野战军征战。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组织职工家属生产地雷。1948年夏,他参加了在哈尔滨召开的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1949年9月,赵作为全国总工会代表,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西北军政委员会劳动部副部长、西北总工会副主席、陕西省总工会副主席等职,是第一、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73年8月26日逝世。
[以上内容由网友"Brooke"分享。]
以下与赵占魁相关信息:
以下赵占魁相关信息关注度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