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亦民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共辽宁省委原书记(当时设有第一书记)、原省顾问委员会副主任胡亦民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0年3月29日12时58分在沈阳逝世,享年93岁。
胡亦民同志1917年8月2日出生于山西省平遥县东泉镇东泉村。1933年就读于平遥中学,他参加读书会活动,阅读进步书刊,开始接触共产主义思想。1935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革命工作,任平遥中学地下党支部书记、平遥县工委组织部部长。
抗日战争期间,胡亦民同志历任晋南五县游击队赵城一大队政治主任、雁北第六支队政治主任、晋西北军区第五军分区政治部副主任、雁北支队副政委。他带领武工队高举抗日旗帜,活跃在晋绥边境上,坚持毛主席“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游击战争战略战术,与敌人进行英勇艰苦的周旋和搏斗,配合晋西北我主力部队作战,支援著名的“百团大战”,严重打击和削弱了敌伪汉奸的力量,为坚持和巩固雁北持久抗日根据地作出重要贡献。
解放战争期间,胡亦民同志带领晋绥军区教导团一部分干部挺进东北,任东北民主联军政治部民运部负责人。后历任洮南县委组织部部长、白城子中心县委书记兼洮安县委书记、洮北县委书记、辽吉一地委组织部部长。他在陶铸同志领导下,发动群众,剿匪反霸,土地改革,建立政权,发展武装,组织生产,全力支援沈阳前线,为解放沈阳作出积极贡献。
1948年11月沈阳解放后,胡亦民同志历任沈阳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兼市人事局长)、部长,市委秘书长,市委副书记、书记。他参与了沈阳解放初期稳定社会、平抑物价、接收安排干部、恢复经济、整建党等领导工作。他任市委副书记、书记期间,分管组织工作和工业生产,经常下厂蹲点,了解领导班子情况,对比较好的企业领导班子,总结经验加以推广;对软弱涣散的领导班子,选派得力干部充实和加强,特别是配好“一把手”,有力地推进了沈阳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
1958至1962年,胡亦民同志任辽宁省委政策研究室主任,辽宁省委代秘书长、秘书长,他深入调查研究,为省委出谋划策,积极当好参谋和助手。1961年底至1967年初,先后任省委书记处候补书记、书记,分管全省工业工作,他胸怀全局,认真负责,经常下基层调查研究,具体指导并帮助解决工业战线上出现的问题,注意总结和推广工业战线增产节约经验,为辽宁重工业基地建设付出艰辛努力,作出重要贡献。
“文革”中,胡亦民同志受到破孩,但仍然坚持原则,加强学习,心系党和国家大事。 1972年3月后历任322油田革委会副主任,抚顺市委书记,辽宁省委书记(设有第一书记)、省革委会副主任。粉碎“-”后,1979年9月至1983年3月任辽宁省委书记 (设有第一书记)。期间,1980年2月至1982年1月任辽宁省副省长,分管财贸工作,他领导全省财贸战线职工在粉碎“-”在财贸战线帮派体系的基础上,继续清理“左”的思想,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提出的国民经济“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强调全省各地要抓紧农业生产和副业生产,不断搞活市场。经过全省动员,上下努力,持续多年物资供应紧张的状况开始好转。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职工积极性进一步提高,财贸工作出现新的局面。 1982年2月,他兼任大连市委第一书记。他积极组织向国家申请将大连列为开放城市,1984年大连被国家列为进一步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他积极团结市委“一班人”认真落实党和国家领导同志对大连对外开放的指示,组织制订规划,积极运用国家政策,举全市之力加速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开创了大连对外开放新局面。
1985年6月,胡亦民同志在辽宁省顾委一次全委会议上当选为省顾委副主任。他是1955年全国党代表会议代表,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90年11月,他离职休养后,仍然关心辽宁的工作,坚持调研考察,为辽宁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献计献策。特别是在晚年,他人老志坚,笔耕不辍,对党的历史和自己革命历程进行认真地总结和思考,先后编写了《历史的踪迹与思考》、《金融商品与金融市场》、《南行诗抄》、《述说中华文明长河》等多部著作。这些著作,是教育干部的好教材,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胡亦民同志在近80年的革命生涯中,始终坚定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和信念不动摇;他对党赤胆忠心,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尊重党的集体领导,坚持民主集中制,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他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尊重实践、调查研究,注意从基层和群众中汲取政治营养和经验,不断提高领导能力;他追求真理,勤奋好学,敏于思考;他作风民主,是非分明,襟怀坦白,谦虚谨慎,求真务实;他发扬长征精神、老八路精神、延安精神,工作上不畏艰难困苦,不怕挫折,不屈不挠。他的革命精神、领导水平和创作能力,受到全省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敬重。
[以上内容由网友"Joseph"分享。]
以下与胡亦民相关信息:
以下胡亦民相关信息关注度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