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堡村
地名:西堡村 | 隶属:坛镇乡 |
行政代码:140729203 | 代码前6位:140729 |
长途区号:0354 | 邮政编码:030600 |
车牌号码:晋K | 行政级别:村 |
西堡村位于坛镇乡东北,地理坐标为东经111°36′、北纬36°48′。西堡村坐西北向东南,建在一个向阳背风的黄土坡上。当地两村各有一堡隔沟相望,本村在西,为“西堡”,另一村为“东堡”。村东一公里处有一小庄,名“向阳庄”,有20户、60口人,隶属西堡村委管辖。 西堡村清代属张志里;民国时期属第四区东堡编村管辖;1949年属第四区(驻坛镇);1953年属第四区(驻坛镇);1958年属钢铁(南关)人民公社坛镇管理区;1961年属坛镇公社;1983年至今属坛镇乡。 全村现有850口人,是坛镇乡最大的村庄。村民由晋、冀、鲁、豫、陕等省的移民组成。主要姓氏为张、王、李、赵、刘、杜、梁、卞、闫等,李姓人口占四分之一。该村土地面积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00余亩。据碑记载李姓始祖李卷成为河南中州洛阳人,曾在山东青州任刺史之职,明末清初迁往灵石县志家庄村,-迁往西堡村,第九代、第十代同辈兄弟有110余人,现延续至第二十代。刘姓祖籍山东青州,1888年始祖刘世友逃难至此。 西堡村自然资源丰富,矿藏有煤、铁矿、硫磺矿、石灰石、铝矾土等。1953年,灵石县四家企业之一的西堡陶瓷公司曾在该村,前“灵石陶瓷厂”即源于西堡瓷窑。人民公社化时期在村底园子沟开办联办煤窑,1979年联办煤窑迁往本村炭窑沟,由西堡、塔上、长立三个村委联办,2000年将采矿权全部收归西堡,改名“西堡煤矿”,2002年将经营权承包转让,2010年整合关闭。 该村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谷子、高粱、豆类、荞麦、糜黍等;蔬菜有南瓜、金瓜、白菜、韭菜、萝卜、红薯、土豆等;药材有荆芥、柴胡、远志、青蒿、苍耳子、车前子、地骨皮等;木材树有槐、榆、杨、柳、椿、柏、梧桐等。1965年坛镇公社在西堡村办起了农业中学,有师生50余人,2年后撤销。1975年村通电,有了磨面机、碾米机、电焊机等,从此村民摆脱了千百年来用石磨、石碾、石臼磨面碾米的辛苦劳作。1976年村集体购回手扶拖拉机、小型铁链机各一台,1977年购置30马力拖拉机一台,除耕地外还拉运煤炭等。0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村集体购置解放牌汽车一辆,发展运输业,后村民-成、杜华科购置东风汽车,同时陆续有了黑白电视机、洗衣机等。改革开放后,村民不断新修房屋,购买农机和运输车辆,大大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1980年至1999年,为彻底解决村民吃水困难,在县政法部门工作的杜庆锁同志多方筹资8000元,引自来水入村。1985年办起村卫生所。2007年村民全部参加“合作医疗”。2001年程控电话入户。2004年修通村油路。2006年自来水入户。该村1971年办七年制学校,1979年撤并,1995年新建小学,2003年撤并入坛镇村。 该村2006年筹资15万元,完成了村通油路和两旁1.2公里的排水设施维修,并栽植3000株道路绿化树,同时对村内2.5公里的主干道进行拓宽改造并全部压砂。2007年,投资6万元完成了向阳庄连接村内2公里的道路砂粒化工程,拓宽3公里长的田间道路,每户补贴100元实现了有线电视入户,完成了58个沼气示范户建设工程,将园子沟300亩废弃矿井和弃荒15年之久的花豹圪塔全部进行了绿化。2008年投资25万元打坝258立方米,改建院墙300米,完成了中心街道长1000米、面积3000平方米的水泥硬化工程,并架设路灯;投资12万元在村中心硬化场地800平方米,建有灯光篮球场、配有健身器材、草坪等;投资34万元新建一座戏台,恢复正殿泥塑,大院内设党支部、村委会办公室、党员活动室、会议室、医疗所、计划生育服务室等;投资2.5万元拆除关帝庙后危旧的村“东门”,并进行重修,融入了现代文化内涵及技艺,命名为“富贵门”;投资8万元,在原“三教庙”遗址上新建六角“平安亭”一座,亭内绘有“二龙戏珠”及“儒教、佛教、道教圣像”;投资1.3万元修复文庙,内设孔子塑像,成为追溯文化底蕴、接续文化传承的场所;投资5.5万元清运多年垃圾,实现了“五清五规范”,村内主要建筑喷涂10 000平方米的涂料,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2009年投资20余万元改建危房30户,2010年再建村内近1公里的水泥循环路,率先在全县实现“三网融合”。
[以上内容由网友"Susan"分享。]
以下与西堡村相关信息:
以下西堡村相关信息关注度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