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中国 > 山西 > 长治 > 地名

王璧村

[移动版] [查看地图]
地名:王璧村隶属:韩洪乡
行政代码:140431204代码前6位:140431
长途区号:0355 邮政编码:046000
车牌号码:晋D行政级别:村
  (一)村名来历  听传说,村子早先并无人群居住,只是在现村子的东北边沿和村西1公里处有两个客店,分别称为东店场和西店上。在西店上遗址土堎的塌陷处,仍可以看到灰渣沉淀的痕迹,现虽然店面早己无存,但至今叫法未变。  有关王璧村名的由来,曾有一个古老的传说。相传,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赵国惠文王执政,王璧村属赵国之地,事因赵国得一和氏璧,其珍贵之处在于似冬寒而温,夏热而凉,夜映光而明室,刻制星印更为国宝,名扬天下。秦国闻知,想占为己有,派差使借已过目。而赵畏秦,知秦野心勃勃,诱取无归,朝议分歧。大夫蔺相如自愿奉璧前往,以和定策。择日携璧赴秦。秦王见璧而喜,却不再提以十五座城池换璧之事,没有归还玉壁之意,相如见状,抱璧作碰柱与璧俱焚之举,秦王一看没有办法、只好笑说只是开玩笑而已,遂付璧以归赵。相如凯旋而归,赵惠文王闻之甚喜,急率群臣迎璧。行至现王璧村所在地君臣相遇,国王万分感慨,接璧于手曰:王之璧今归王矣!故王璧村的名字由此而生,以玉字“璧”一直延用至今。  最早先来村里居住的是赵、李二户。  (二)基王璧村情  1、地理环境  王璧村隶属于山西省长治市沁源县韩洪乡,位于县城西北部,距城关30公里。地处太岳山山麓,海拔1100米,夏暑冬寒,早晚温差较大。  村的南山、北山有油松天然次生林和辽东栎数千亩,树木繁茂,四季长青。韩洪河、南沟河及刘家沟河等几条季节性河流绕村而过,夏有洚水,秋为常泓,冬渐断流,春便干涸。地势北高南低。村境总面积为25平方公里,有耕地1100亩。自然环境优美,可称得上山青水秀,人杰地灵,是一块风水宝地。  村子东临程璧村1.5公里;西至乡所在地韩洪村2.5公里;南接村属庄后南沟界大林区2.5公里;北靠村北山山颠1.5公里。  2、自然村况  王璧村原有辖属村庄定湖、南沟、后南沟、蚊则沟,从抗日战争开始定湖村独立。南沟、后南沟、蚊则沟直至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人们都迁回村子里,再无人居住。  村中原有赵、李、宋、梁、王、张、杨、、马等姓氏家族,祖祖辈辈在此居生养息,繁衍发展。抗战后期及解放后,又陆续迁来了陈、纽、曹、桑、冀、卢、高等姓氏。  村民主要以种植玉米、谷子、豆类、蔬菜、山药蛋等农作物以及畜牧养殖业为生。  目前,全村共有217户人家,520余口人,在外地工作的王璧籍人约600余口。随着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一部分年青人到本县及外地打工,一部分人随儿女们在外地长期居住,现村中常住的只有200余人,多为老少妇残。有村人戏称为386199留守部队(三八指妇女、六一指儿童、九九指老年)。  3、古迹遗存  王璧村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周边古迹遗痕甚多。  村东,原是庙宇建筑群,一连3个院落,前人习惯称为东庙上。清代嘉庆元年11月始建,清代道光十五年进行了补修。  上院佛殿正庙,正房3间,约75平方米,殿内雕梁画柱,金碧辉煌,塑3尊释迦牟尼像。门前台阶两边各植牡丹一丛,东耳间为牛马二王像,西耳间为静师塑像,东西僧房各3间。  中院正殿,约50平方米,正中塑关圣帝君像,东塑关平像,两手并举成作揖姿势,西塑周仓像,手举青龙宴月刀,关公龛背后塑韦陀佛像,手握宝剑,眉青目秀,英姿飒爽,逼真迷人,可谓珍贵。正殿的东侧为马棚,西侧为厨房,南为戏台,台正中悬挂“镜里春秋”大匾,戏台厦墙两边东修钟楼,西建鼓楼,钟鼓楼下各为大门,俗称山门。院内东西各3间平房,是唱戏时演员休息、化妆的地方。  南院正殿为地藏王像,东耳间为送子娘娘像,西耳间为土地神像,院中长有30余米高,直径1米多粗的参天松树,树顶椭园,树干笔直,四季长青,引人观赏。南房为夫子殿,塑有圣人孔夫子像。西墙壁画有雷公电母擎天掌月打雷闪电的情景,东墙壁画有民众祈雨,龙王翻江倒海,甘雨降露,五谷丰登,万民欢腾的景象。夫子像两边和庙门刻有两副对联,分别是:“秋水为神玉为骨,文章如斗气如宏”,“栽竹尽看成凤尾,种松皆作老麒龙”。夫子庙前有周长2米,高30余米的一株老松,1935年因雨多地湿,树大土软而倒,树身向南倾斜。南院的参天大树,庙前的倾斜老松,当时在韩洪川一带可谓稀有名树。  夫子殿向南50余米处,有乾隆年间修建的一座文昌楼(与庙宇南北成一线),基层用石砌窑,上层为砖、木结构,前有砖石围栏,楼内三壁书诗,静雅宜人,正面书有“书山觅宝”四个字。楼高约6米,坚固美观。  可惜的是,这样一处古老的庙宇胜景,1940年农历10月日寇扫荡时放火焚烧,现仅有上院佛殿正庙和文昌楼尚存。文昌楼于1995年在外工作的人们捐资进行了修缮,继而焕然一新。中院、南院解放后改建为国家粮库至今。  村南,山峰重叠,松林茂密,山顶有清朝乾隆年间修建的一座文笔塔,也称塔圪顶。相传,有风水先生说:王璧南山平,北巅山尖,虽有文化,可谓村儒,不达赴任-,故前人建塔以加高加尖南山,盼望后人荣升。听老辈人说,修建塔时,塔中放有文房四宝、铜笔铁砚、书桌等物,寓意愿子孙后代文才出众,仕途发达。  文笔塔原塔“文革”中“破四旧”时被当作四旧炸毁,现塔于1982年由在外人员和村民自发集资、出工,在原址残垣上仿照原样修复。  村西,距村约1.5公里的蚊则沟,是王璧人几百年来赖以燃煤的基地。原有三丈多深的竖井一座,但煤层很低。沟东的山脚下,有前人挖了煤的空窑洞,在抗日战争反扫荡中,为村民躲反的隐藏地之一,对保存抗日干部和保护群众起了很大作用。  村以西一华里左右的茔上旗杆坟沟口,还建有一座石板桥,因桥石均为红色,故称为红桥桥。  村西石苇山脚下建有死难烈士纪念碑。抗战期间,王璧村有66位乡亲惨遭日寇杀害,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期间有14位烈士为国捐躯,至今有80多名军人、干部、老党员先后谢世。在抗战胜利60周年之际,村中在外工作的老干部们发起,与村里共-建了一座纪念碑,以怀念死去的亲人、烈士。  村西南原有一座山神庙,旁有一孔大石桥,名为兴隆桥。  村西北角原有社王爷、社王奶奶两尊露天石像,东有一孔枯井,现均己无存。由此走进刘家沟百米处的路东坡沿,有水井一眼,天旱年景亦不干枯。  村北,北岭山腰建有龙王庙,纯系石头结构,建筑坚固,雕刻细致。从庙底涌出一股泉水,村人称为“池眼”,水口为圆形,直径约30厘米,泉水清沏、甘甜,冬暖夏凉,常淌不断。现龙王庙己倒塌无存,泉眼及护窑尚存。  村脑头圪塔的顶端有一座财神庙,经常有人去磕头许愿,至今香火不断。  村的中央地带,建有一座文星楼,亦称“戏楼底”,建筑年代不详,为一座古典式楼阁,楼阁下部南北方向为敞开式通道,东西墙满墙彩色壁画,楼阁底部两侧的石条沿上,铺上木板可唱猴猴戏(皮影)。文星楼北侧几米处有一块巨大的红砂石,一口水井,此处历来是村人祭天的地方。戏楼底经过多年的风风雨雨已残缺破旧,2011年村里与在外工作的人员捐资进行了修缮。。  (村中现存古迹图片附后)。  4、文化深重  王璧村人自古以来就特别注重文化教育。村中旧时就有私孰和学堂,文化积淀深厚,文风之盛。梁姓家族清朝时曾出过梁彩的五子登科,进士及第,并出过贡生等。在村西部修有旗杆院,院中央竖有三、四丈高,雕塑精致的青石大旗杆,象征地位的显赫与尊贵。大门上挂有“岁进士”牌扁(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还在),村西约一华里处修有旗杆坟,亦竖有石雕旗杆;赵姓家族出过进士,曾于扬州居官;宋姓家族出过秀才,在沁水县端氏当过区长,等等。  民国初年,村中绅士宋廷献在村舍的南端,经手修建了一座学校,前后两个院落,是当时全县境内3所民高(高级小学)之一,称为“三民高”。校貌、教室、桌凳的样式,都是仿照当时省城太原最新的形式建造的,校门新颖别致,美观气派,在当时可以说是全县第一流的校舍。并不惜重金聘请全县最好的先生(老师)任教,培养造就了王璧村及周边乡村一大批人才,在革命和建设时期几乎遍及全国各地,象在外工作的梁选贤、宋明通、王维、王少浩等二十多名省军级、地师级干部,以及近百余名县团级干部,几乎都在王璧村念过书,而且,村里在外当教师的人也甚多。  在刚解放的几十年中,由于教育还不是很普及,王璧村学校继续发挥着其教学优势,众多邻近村庄的孩子们大都也还是在这里上过学。  难怪邻村人历来就有一种说法是:王璧是出文人、出先生(教师)的地方,是文人村。  5、秧歌传承  王璧村秧歌,可以说是”沁源秧歌”这条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村里的先辈及前辈们,在劳动生产之余最热衷的一项艺术活动,就是扮秧歌,闹红火.。特别是每年的正月十五期间,更是热闹非凡,如火如荼。更多的时候还会串村演出或参加县、乡汇演,在韩洪乡一带乃至全县境内都有一定的影响。  打开场子唱秧歌,这种喜闻乐见的活动世代延续至今。除演唱县内流行的大部分传统秧歌外,村里还着重于自编自演,真人演真事,如秧歌剧《苦中苦》,就是反映王璧村一童养媳屈死的事例,当时在县城演出曾轰动一时。在表演的形式上有伞头秧歌、踩高跷、跑旱船、街头打场子、舞台秧歌剧、社火、铁流花等。  此外、从正月十三、四开始,要对上一年中有结婚、生子、盖新房、孩子考上大学等等有喜事的人家,要挨门挨户去道喜问安,伞头临场现编现唱,事主家准备些烟酒糖果等欢迎接待,热闹非凡,这也是王璧村秧歌的一大特色。  在编歌编剧方面,主要有宋庭兰、王政久、老六、王新书、宋世华等一些文人秀才。挑高脑伞伞,有现编现唱,见啥唱啥的赵宴国、李会福、杨栓明、梁庆义、宋志云等伞头人。街头表演扮唱一贯热衷于秧歌的有梁选哲、赵宴英、王执端、王满旭、宋明光、康明显、宋刚、宋兆元、宋志义、赵变萍、王冠军、杨国萍、谭会芳等一大批秧歌手。  2009年,在太原工作的王璧籍人杨庆明、杨贵明,根据村里秧歌领头人杨栓明提供的资料素材,整理编撰了一本《王璧村与沁源秧歌》歌集,记述了王璧秧歌的传承与发展。同时,还与几个乡友及省、市艺术界的几名歌手录制了一盘《沁源民歌》(30首)演唱光盘。  6、以国为先  王璧人历来心胸开阔,思想上进,以国为重,为国家做出了大的贡献。特别是在战争年代尤为突出。抗战中村人积极向上,热情高涨,做军鞋、纳军粮、支前线,处处走在先。众多抗日干部都愿意到此开展工作,同时八路军386旅38团修养连等部队常在这里驻扎,且经常住有伤病员。韩洪八路军兵工厂的制造爆发管车间曾在村里进驻多年,地点就在旗杆院。据村里老年人说,1942年间,-赴延安路过,曾在村脑头圪塔一梁姓人家房子里住过宿。这充分证明村里的群众基础好,抗战热忱高,素有“小延安”之称。  解放战争中,村人更是全力以赴,力尽所能,积极筹送军粮,抬送担架,全村的青壮年有的参军,有的参战,村中的基干民兵大多都到河南、临汾、运城、平遥、介休等地支过差,是支前模范村。  战争年代及对越反击战中,王璧村共有十四位烈士为国捐躯,他们作战勇敢,不怕牺牲,有的职务较高(营、团级),有的还很年轻。其中几位较为壮烈。赵宴斌(怀星则),曾任霍县区武委会主任,在当地很有名气。1945年6月遭日军包围,直打到弹尽后被捕,敌军看其是个人才,想劝降未果,经严刑烤打,宁死不屈,最后肚子上被捅了好几刺刀扔进汾河光荣牺牲,至今尸骨未找到。宋明锐,曾任教师、小学校长,1948年随南下工作团赴河南,在绳池县搞土改工作中,遭蒋匪特务包围,为了不被敌人活捉,在紧急情况下跳崖壮烈牺牲。赵杰昌,昆明部队某部排长,是昆明部队某部原副师长王璧籍人赵之雄之子,1979年在对越反击作战中,其父“送子上前线”,战斗中不幸牺牲,年仅二十来岁。  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中,王璧人也从不落后,从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到现代化小康社会建设中,步步紧跟党的方针、路线、政策,做出了一定贡献。  7、行医者多  王璧村从事医疗工作的人挺多,中西医具全,且各有所长。梁承晋、梁和晋、宋三成等为中医世家,宋庭兰是中西医结合型医生,赵宗儒曾为军医,善长内脏等器管的诊疗,宋明刚治火症等有绝招,赵庆华对儿科、内科、风湿类诊疗有特效,宋明一对解剖、兽医挺在行,梁庭吉、梁庭祥号脉号得准,韩秀萍、王文英治妇科病效果好等等。  此外,杨文宪会瞧魔狗(治狂犬病)、治蛇咬伤等,在安泽唐城、岳阳一带小有名气。贾文堂对摔伤跌伤的人和牲畜接骨有一手,等等。  (三)历史典故  1、塔圪顶的传说  王璧村南山顶上的塔圪顶(文笔塔),于清朝乾隆年间,与村东南角的文昌楼和村北山腰的龙王庙同时修建,它不仅是文化深重的象征,还极具传奇色彩。据说,以太阳公转的规律还是按照阴阳定位的说法,每隔3年冬至的那一天,早八点至九点钟太阳刚出山的时候,塔影身就会横搭在村东南角的文昌楼上,而塔尖却会影映在村北山腰龙王庙底池眼上的池水中,意为蘸笔墨。文笔塔象征毛笔,池眼象征砚台,池眼顶部的地中央修建的2米见方、深约丈余的天井象征插笔筒,文昌楼象征搁笔架,村西边沿约三十多亩的长条地象征一张纸。这个传说更加充分证明,我们老祖先们的聪颖智慧,对天文地支的探索研究是何等的神奇与精准。  2、县坛坪的传说  王璧村属地以东约一公里的地方叫县坛坪,据风水先生说,此风水脉气与霍州交界的路绵岩相连。传说西汉时县衙门原规划修建于此,并已进行了大量的前期筹建工作,但因地理空间条件的局限,周围山山相间,据说是没有枪毙人的地方,最终而改址,故摊平种了地,所以,也有一种叫法为“县摊平”。由此,附近或一些有钱人,都将自己的祖先们埋葬于此,有数百座坟墓之多,以求好风水。  3、南泉泉的传说  王璧村南山的塔圪顶山脚下,有一池泉水,村人称之为“南泉泉”。水深不足一米,池口直径八十厘米左右,池体以片石和泥土混合形成,池水清澈透明,常年不断。奇特的是,泉水的水位不论是天旱还是雨涝,不升不降,不深不浅,永远保持着一个水准,即便是你快速取走几桶水,水位也还是那么高,多少年来就没有变过。究竟什么原因?至今探究不清,仍然是个迷。  每年过端午节的这一天,全村的姑娘媳妇们,都会穿上新衣服,挽上花色,早晨四、五点钟就成群搭伙,早早来到泉水边,对着池水梳头打扮,洗手洗脸,有趣的是梳头只能梳三下,不能多不能少,寓意是让头发长得长长的,身材苗条,越来越好看。  4、社王爷的传说  相传,有一个叫张奎的人,0怀胎十月期满一直未生。一天娘梦见胎儿问她,天遮严了没有?娘说没有,至后胎儿反复在问,娘被问的实在不耐烦了,就说遮严了,结果张奎出生后,西北边天上还有一条缝未遮严,玉帝降旨让其去堵窟窿,档住西北风,并封为社王爷,社为社稷,意为保帝王江山社稷。所以不让为其盖庙宇,只能在村西北角刘家沟口,雕塑了两尊高大的石像,一尊为社王爷,一尊为社王奶奶,始终立在那里堵着西北风。  5、石鸡则坡的传说  王璧村东北角有一个小坡叫石鸡则坡,曾有一股小溪从这里流入街中,溪中常有两只石鸡则漂游戏水,甚是好看。相传有一天,一个全身白衣,说是王璧娘家的女子,雇了一头骡子要回娘家,快要进村时,白衣女子告赶骡子的人说,进村后一百步之内,不管你听到什么响动千万不敢回头看。可赶骡人刚一进村,就听到身后似波涛汹涌,大浪冲天,好大的声响。赶骡人硬是坚持走到了九十九步,已快到村东头了,心想反正只差一步了,看看身后究竟是什么。他刚一转身,巨大的声响顿时突然消失,溪水和石鸡则也无影无踪了,那个白衣女子也不见了,只留下一些流沙存在。从此这条街道就叫作“沙道上”直至现在,原来那个白衣女子就是河神的化身。  6、红桥桥的传说  王璧村西一华里处,有梁姓家族一座坟茔叫旗杆坟,旗杆坟南十几丈远的大官道上,有一座用红砂石修筑的桥,村人叫红桥桥(建筑年代不详,上世纪六十年代修公路时拆毁)。相传,有一天雷声大作,暴雨连天,大雨过后,万里晴空,彩虹高架,有村人曾看见从红桥桥底钻出一条桶来粗,好几丈长的红花大蛇,向南而去。是不是梁家有神龙在保佑呢?不得而知,仅此传说而已。  7、石狮子的传说  清代乾隆年间,王璧村在南山顶上修建了文笔塔(塔圪顶)后,邻村的程璧人很不服气,认为王璧人修塔拔了他们的风水,对程璧村不好。于是就千方百计,动脑筋想对策,来对付王璧人,经过反复斟酌,经阴阳先生的编排,最终决定雕塑一个石狮子,放在村的西南边,正面直对南山塔圪顶,以此来破王璧村的风水,“镇住”塔圪顶的灵气。这头石狮子至今还在那里虎视眈眈呢!  8、日军轰炸王璧村的传说  1942年间,有汉0向日本人告密,说王璧是抗日先进村,经常驻有抗日干部和八路军,故被日军定为轰炸目标。飞机从临汾机场起飞,指向是经霍州翻过大山一直向东,第四个村庄就是目标王璧村。可驾驶员粗枝大叶,没看见紧靠山脚跟底下的奠基村,误将原本该属第二的上舍村作为第一算起,经韩洪、王璧,将炸弹扔到了县坛坪,因为此处墓碑林立,松柏翠绿,树木参天,从高空俯视,酷似村庄一般,被炸得面目全非,而王璧村却侥幸躲过了一劫,安然无恙。  (四)人物传记  1、赵德亮  赵德亮,生卒年月不详,男,王璧籍人,居住东坪房圪圈。其自幼习武,技艺超群,且性格秉直,喜爱抱打不平。清朝宣统初年,一次与其师傅在霍州参加梧桐会期间,遇一伙歹人无端闹事,秩序大乱。赵见此出手相迎,但歹人人多势众,难以招架,处于劣势,师傅一看急喊一声:“你的燕飞天呢”!赵德亮一激灵,顺势一脚将一只鞋子踢在了半空中,就在众歹人楞神看鞋子的一瞬间,赵出奇不意趁机击倒好几个,剩下的一看不好,急忙四处逃窜,老百姓大声叫好,自此“赵德亮打散梧桐会,燕飞天威名震四方”流传至今。  有一位常走江湖,武功超群的老婆婆听说赵德亮的事后,想试探一下他的功夫,便故意偷走了一个用柳条编的簸箩。赵发现后,急忙追至猪肚则往小岭则走的石坡上,质问她为何偷他的东西?老婆婆悠然地说,如果你能吃住我的三手掌我就还你,不然不会给你,赵点头默许。只见老婆婆用力发功,在距离三尺远的地方,朝赵猛击三掌,但见他巍然屹立,丝毫未动,老婆婆很是佩服,还了簸箩悄然而去。  2、宋保珠  宋保珠,生卒年月不详,男,王璧籍人。其精明过人,心灵手巧,智商极高。据说他学啥会啥,学的极快,学过木匠、油匠、石匠等数种工艺,而且每种工艺只学半个来月,水平就超越了师傅,老百姓称“过师”。相传,在清朝咸丰年间,他拜一位木匠高师学徒,只学了十几天,师傅就再也找不到徒弟了,后经多方打听说是去灵空山了.师傅赶到一看大为震惊,原来宋保珠自己收了数十名徒弟,在此揽活修缮庙宇呢!场面空前,好大气派,什么雕梁刻柱、檐飞角兽、升斗插飞、龙头象鼻、挑角、垛升斗等等,雕刻的栩栩如生,形象逼真,师傅看罢自叹不如,真乃奇人也!  3、梁选贤  梁选贤(1912--1970),乳名新福则,男,王璧籍人。高小毕业,曾任小学教师。1936年参加牺盟会,1937年参加决死纵队,1938年加入中国0,先后任沁源县人民武装自卫队队长、区长、县武委会主任、棉上县县长、太岳第一专署副专员、运城专署副专员。1951年调西藏任日喀则分工委书记、西藏自治区工委常委、班禅行辕副秘书长,副省级。曾当选为0八大代表、第一、二届全国人大代表。1954年班禅、0进北京参加全国政协会议去见毛泽东主席,就是他亲自护送,经手安排的。就这一次其带着警卫、医生、摄影师等,乘一小卧车(村里人们叫圪蟆车)抽空回家乡住了几天,村里现遗存的好多老旧照片都是那时候留下的。1959年0-叛逃后,被错打成“右倾机会主义反党集团主要成员”,下放到河北省某地一农场任副场长,文革中受-于1970年含冤逝世,卒年58岁.1980年中央组织部、西藏自治区党委予以平反昭雪。2008年间,县有关部门专门来村里拍过其旧居照片。  4、宋明远  宋明远(1919--1982),乳名海清则,男,王璧籍人。1938年参加革命,1942年加入0。历任棉上县财粮科长、县三区区长、太岳一专署国营商店经理、山西省粮食局秘书主任、省轻工业厅轻工处副处长。1954年调黑龙江省,历任哈尔滨电机厂生产处长、佳木斯电机厂-、佳木斯市工业部长、市委-书记。1965年调山西晋华纺织厂任-,曾任省政协委员、省工会晋中地区办事处主任,1982年病故于榆次,时年63岁。2008年间,县有关部门专门来村里拍过其旧居照片。  5、宋庭俊  宋庭俊(1912--1974),乳名金臭则,男,王璧籍人。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0沁源地下县委派人来王璧村发展党的组织,与宋庭俊以木匠师徒关系身份为掩护,住在宋的家里,秘密开展活动。宋庭俊为王璧村第一个入党的党员,第一任村党支部书记,是村党组织的奠基人,为党作出了一定贡献。解放后,任晋中地区盐业公司经理、书记,1974年病故于榆次,享年62岁。  6、梁玉琦  梁玉琦,生卒年月不详,乳名安福则,男,王璧籍人,石匠。是王璧村入党较早的党员之一,民主革命、土地改革时期的骨干分子,是合作化时的积极组织者、发动者,是村里率先入社的第一人。其性情直爽、胸怀坦荡,为人正直,在村人眼中较有威望。  7、梁承晋  梁承晋(1891--1962),乳名新林则,男,王璧籍人。从小师从郭道镇伏贵村其三姥爷杨某研习中医。对伤寒、瘟病(传染病)、妇科、内科等中医疑难杂症的治疗有独到之处,并善长针灸。家族里多人从医,为中医世家。梁承晋曾在本县医院(城关)、郭道医院行医,医术医德甚高,在县境内较有名气。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为县人民委员会委员,县中医学会主任。1962年去世,终年71岁。  8、梁和晋  梁和晋(1901--1981),乳名月林则,男,王璧籍人。自幼与其哥哥梁承晋跟其三姥爷杨某学习中医。善于对妇科、内科、传染病等中医疑难杂症的诊断与治疗,长期在本县郭道、韩洪医院行医,为有名中医。其曾为县医学会委员,1981年11月病故,享年80岁。  9、宋庭兰  宋庭兰(清光绪年间--1983),乳名姚泉则,男,王璧籍人。医生,长期在郭道医院、韩洪医院工作,曾任过卫生学校教师。善长对肺气、肝、胆、胰腺等疾病的诊断治疗,对舒筋活血有独到之处,为中西医结合型医生,较有名气。  10、杨庆梅  杨庆梅,生卒年月不详,女,韩洪村娘家,宋庭兰之妻。多少年来一直从事接生工作,其技术水平高,服务态度好。村中现四十多岁至七十来岁的人,基本都是经她手接到这个世界上来的,很受村人尊敬。  11、宋庭献  宋庭献(清咸丰年间--1940),男,王璧籍人。其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任村长主政期间,办了不少公益事业,最突出的就是重视文化,兴办学校。据说,他以修缮庙宇的名义,向当时全县政界及各地的乡坤们化布施,按现在的说法就是募捐,将集来的善款一少部分修了庙宇,大部分用来在村南端经手修建了一座学校,就是人们常说的“三民高”,听说剩余的钱款还给村里每家发了一块现大洋。此外,其治村有方,村规极严,禁赌(-)编有“禁赌歌”,禁毒(吃洋烟)编有“禁烟歌”。  宋庭献于1940年11月与村中五十多位乡亲,被日本人烧死在村东的庙内,卒年50来岁。  12、赵文政  赵文政,生卒年月不详,男,王璧籍人。-党员,在庐山参加过蒋介石亲自主抓的-三青团训练班,是山西三青团的负责人。抗战后,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任过银行行长。  13、王守文  王守文(清光绪末年--1984),男,王璧籍人。解放前夕随阎锡山去了台湾,曾任-保密局副局长,中将军衔。1984年间回家乡住过几天,回台后不久去世,时年76岁。  (五)民风民俗  1、接神  接神,是一种古老的风俗,在农村普遍存在,家家都如此。每逢大年初一早上,天刚蒙蒙亮就起来,准备一些麻糖则、卷卷、枣山、水果等,最特殊的一样,就是用一块烧肉,将筷子交叉插在上面,与其它东西一齐供在当院中,烧香磕头,燃放鞭炮,接请人们心目中的各路神仙,俗称接神,预示着开始过年了。同时,在家里还要供上三代五服宗亲和已逝亲人的牌位,意为一起过年。  2、贴门神  相传,唐王李世民为防止妖孽鬼怪的骚扰,让秦琼、尉迟恭两员大将站立两旁护卫,但时间久了老让站着也不是回事,于是就塑了秦琼、尉迟恭的泥像立在门两旁代为护卫。后来流传于民间,人们每逢过年时,遂将秦琼、尉迟恭的画像刻印成版画(年画),贴在门扇上,保佑四季平安。这就是家家过年贴门神的由来。  3、刮街  刮街是一种传统习俗,每年从除夕晚上开始连续至正月十五晚上结束。形式是以锣、鼓、钗、钹、唢呐等乐器,演奏诸如夹山腔、将军令、风搅雪等曲牌调沿街而行,家家门口都要走到。这是人们祈盼平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安居乐业思想情感的一种表现。  4、祭山神  每逢正月初三,村里凡是喂养骡、马、牛、驴、羊等牲畜的人家,都要拿上香火供品,到村边的山神庙进行祭祀活动,为的是愿自家的牲畜一年中不要受虎豹虫(蛇)狼等野兽的侵害,求山神爷保护,保四季平安。  5、祭冰雨  每年正月初八晚上,村里都要祭冰雨,祈祷今年风调雨顺,不要遭受冰雹、暴雨等灾害。到时家家准备上一捆柴禾,送到村后刘家沟口的五亩麻地。燃起柴火,放鞭放炮,扮起秧歌,然后抬上神轿,回到村中戏楼底旁祭天的地方,摆上香案供桌,开始祈祷。  6、赶庙会  解放前,但凡正月十五期间,王璧村就有赶庙会的习俗,东庙上修有戏台,届时要请戏班子来唱大戏,历时三至五天不等,村人和邻近的人们都要来看戏、赶会、走亲,还有卖饭、做买卖的,热闹非凡。为的是盼望今年庄稼好收成,村人健健康康,家家安居乐业。  7、搬亲送亲  是指男女在结婚典礼的当天,男方家由其伯伯、叔叔、舅舅等,随迎亲队伍到女方家迎接新人,称为搬亲。女方家也由其舅舅、伯伯、叔叔等,将新人护送至男方家,称为送亲。意为结亲拜亲家,也是相互间的一种礼俗而己。  8、满盅  每逢人们结婚时,有一种风俗就是让小舅子们给姐夫敬酒,称为满盅,顾名思义就是0,意为婚姻已圆0满,祝愿夫妻恩恩爱爱,白头偕老。  9、门挂红布条  在农村有一种习俗是,妇女们生小孩坐月子期间,所住房间的门帘上要挂一红布条,其讲究是不让生人等进入,以免惊吓着小孩。另外,属相为本命年的人看到红布条一般都不进入,有犯忌一说。  10、上坟  上坟祭祖在全国都极为普遍,每逢清明节、农历七月十五、十月初一,人们都要为死去的亲人上坟扫墓,供献诸如点心、水果之类的食品,烧醮一些冥币、纸质金银元宝、钱贯之类的祭品。根据季节的变换,准备春夏秋冬换季的衣裳,纸质成衣或布匹等。特别是清明节期间,可以动土迁葬、合葬,许多在外地工作的人们都要赶回来去上坟、迁葬等等,以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之情,  安坟祭祖,相传后代。  11、腰祭  是指在祭奠去世的亲人时不去坟地,而是在所在地的街口、村边、或半路上,朝着坟地的方向敬香、烧纸来祭拜。其因主要是在外地工作,或路途远去不了坟地,这种习俗在城市里也非常普遍。  12、出行讲究  村人自古有一句话是,“初五、十四、二十三,灶马(王)老爷不出庵,三、六、九扬长走”。意思是出门走亲、办事要拣好日子,图个吉利。如今年轻人都不在乎这些了,但上了年纪的一些老人还是有所讲究。  13、供夫子像  为了孩子们有文化、有知识,部分人家至今还仍常年供奉着孔夫子的画像,望子女们知识渊博,成龙变凤,这是每一个父母的殷切期望,也是传统文化的一种延续。  14、供巧姑娘  生有姑娘的人家,过年时都要供巧姑娘的画像,还要在水碗里种上一些麦粒,待麦苗长长后送到村边的麻地扣在地里。希望自家的姑娘心灵手巧,苗条顺溜。  15、戴鸡鸡  寒食节前半个月,自古有为孩子们戴鸡鸡的习惯。用各种花颜色的布头缝做一个一寸大小的布公鸡,嘴里刁一串用小花布块、蒜瓣间接串起来的串条,将鸡鸡缝订在小孩的肩膀上。用意是避瘟邪千(沁源方言,逐的意思)灾,鸡将病瘟灾难都千走了,保孩子们平安。  16、扫魂魂  扫魂一般都是在小孩子们身上进行。其原由是,比如孩子在外玩耍或到过某些地方回家后就生病了,当然大部分人家是及时找医去看,但有些人家的家人们就会受一些旧的愚昧腐朽观念的影响,疑惑是不是将魂儿丢在外边了,于是就开始扫魂魂。在筛面用的箩子里放上核桃、红枣、红线和香,然后到自认为是孩子丢魂的地方,用新笤帚往筛子里面扫,并口念孩子的名字“俺孩回来吧!俺孩回来吧!”等,回到家后,用香挑起红线,在孩子头上绕三圈,意为魂己经回来了。  17、出鸡  出鸡(谐音),一般是在小孩受到惊吓,或夜间哭嚎不止的情况下才进行。办法是,拿三根烧火用的火柱,在炉火中烧红,一手握住火柱,一手在火柱烧红的部位,用手掌快速点击数下,然后用手在孩子头上方左右绕圈,口中还念念有词,什么“天皇皇,地皇皇,俺家有个夜哭郎,太上老君起了驾,妖魔鬼怪快走哇”等等,意思是让孩子不要害怕,很快就会好的!说来也怪,经过这么一折腾,有的小孩还真就不哭了。  18、咬豆子  腊月初一咬豆子的习俗,在农村一直流行着。早晨孩子们刚一睡醒在未开口说话前,大人们就会将预先准备好的炒黄豆、爆米花、炒蛋蛋等让他们吃,叫做“咬灾”。意思是吃了这些就把灾难咬掉了,一年里会没灾没难,平平安安,  身体健康,茁壮成长。  19、吃糖稀  吃糖稀是一个古老的传统习俗,糖稀村里人习惯叫“麻糖稀”或“糖瓜瓜”。传说,每到农历腊月二十三,灶王老爷就要回天庭汇报一年来人间的情况。为了让灶王爷“上天言好事,回宫报吉祥”,以吃糖稀粘住他的嘴,让其只说人间的好话,不说坏话。所以,形成了每到这一天大人小孩都要吃糖稀的习俗,流传至今。  20、惊蛰吃梨  民间素有惊蛰时节吃梨的习俗。过了年春回大地,乍暖还寒,气候比较干燥,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所以,梨特别适合在这个季节食用。  梨的吃法很多,比如:生食、蒸、榨汁、烤或者水煮等。  21、挽花色  每逢端午节,人们都要用五颜六色的花线拧成绳,挽系在手腕或脚腕上,称作挽花色。到农历六月初六的那一天,将花色解下来挂在小树或麻上。说时是让“好管的”(沁源土话,平安吉祥,顺利成长等意思)。  22、插艾蒿  相传,黄巢造反时,一次在路上遇见一逃难的妇人,怀里抱着一个十六岁的孩子,手拉着一个三岁大的孩子,黄巢很奇怪,问为什么?妇人说怀里的是前夫家留下的,拉着的是我亲生的,即便有个好歹,我得护好前夫家的,这样人们也不会说什么了。黄巢听后很感动,随手在路边摘了一株艾蒿草对妇人说,你心地善良会有好报的,回去将它插在门环上,保你家四季平安。妇人将此告诉了全村人,当天正好为端午节,自此每年端午节早上形成了家家门上插艾蒿的习俗,以求平安。  23、迷魂  是指为去世了的人“配阴婚”。人在世时没有配偶的,死去后家里人或其后代们都要为他们配阴婚,寻找的对象也是生前单身的人。还有一种情况是,配偶早逝,留下的一方又婚配不能与前方合葬的,前一方就得迷魂配偶合葬。而且有的与阳间办喜事一样,有一定的形式,如媒介、彩礼、结亲等。通常为过早夭折的孩童们配阴婚居多,配婚后在世的人还要以亲戚互相来往,称为迷魂亲。  24、送魂  送魂是在人死去的第二天晚上,要将其魂魄送到本县郭道镇棉上的阎王殿。送魂时,过去是用麻纸捻成灯捻沾上油,现在有的是用脸盆装上锯末或谷糠,拌上煤油或汽油点着,边走边捏上一撮放在路的两边,意为路灯,愿死者走的平安顺利。同时,鼓乐前面开路,家人们结队随行,朝东北的棉上方向送到村边,敬香磕头后返回。有意思的是,送出时亲人们要别离哭泣,但返回时不准哭,而且还不能回头看。  25、召亲  召亲是一种很传统的习俗,就是家里有人去世后,在出殡的前一天晚上,都要将以前过世的老先人们召集回来,在灵前一起供奉。其形式是,在村边朝亲人的墓地方向,供上牌位则,烧香磕头,然后乐器班子演奏如“将军令”、“夹山腔”等传统曲牌调,家人手端牌位则接回家中供在灵前。第二天为死去的人送葬时在坟前一并烧醮。  26、扫墓  扫墓是自古以来流传的一种习俗。人死后送葬的当天,在死者棺木未进葬之前,其后世的儿女们要提前到葬里扫墓,儿子媳妇们从墓葬口往里扫三下,闺女们从里往外扫三下。葬后第三天叫收土,也叫圆墓,亲人们要到坟上扫坟堆,儿孙们从堆底往上扫,闺女们从坟顶往下扫。其讲究是让后代们的人家越闹越好,兴旺发达。  27、祭送  祭送,顾名思义就是送鬼神。由于一些旧的愚昧的封建迷信思想残余的存在,有些人在身体某些部位感觉不舒服时,就会怀疑是不是带上什么“不利索”(土话,泛指神鬼附身或惹着什么爷爷家了之类)了,然后就请巫婆神汉安排祭送。准备的东西一般有用面捏的猪头、鱼、鸡三生生,用黄裱纸剪的纸人纸马,酸汤、香火等等。祭送的地方一般是街巷的十字路口、村边等,祭送时间要等黑夜人静以后才能进行。祭送出门前,将香点燃在病人身上左转三圈,右转三圈,然后将香掰成七节扔进酸汤碗里。到外面祭送时,摆好贡品,烧香磕头,泼酸汤,回来后把碗扣在窗台上。  28、外逝者不入村  有村人在外地去世要回村安葬的,棺木运送回来不得进村,一般都是在村边搭灵棚进行祭祀活动,直至安葬。其讲究是避免对村人不吉利。  (六)特色工艺  1、粉条粉皮  王璧村制作粉条粉皮作坊从古至今就有,而且销路很广,在县的西北部地区比较有名,早先有王文星、宋三蛮、张汉良几家,解放后有梁庭光、王文银等,村集体化后,梁庭光、梁庭秀、宋明遂、宋年喜、宋刚等曾在大队粉房经营多年,如今有陈玉庆、王金柱、宋志云、宋进祥、宋进怀、王保庆、王玉庆、宋庆龙等人家,仍在经营此作坊。  村里粉条粉皮的种类分为两种,一种是用小豆、绿豆、玉米制作的粮食粉,一种是用山药蛋(蔓茎)制作的薯类粉,现在主要以山药蛋粉为主。  工艺流程有,原料加工(磨或粉碎),浆水沉淀,漏粉下锅,出锅晾晒,扎捆包装。  粉条粉皮下锅的不同点是,粉条用大葫芦瓢打上数孔小眼,装粉浆磕打其边将粉漏到开水锅中为粉条。粉皮则是用铜镟装粉浆在锅中旋转,使浆流动成粉皮,其它工序相同。  2、软米枣糕  枣糕是一种较为稀罕的吃食,过去人们多是在二月二、九月九、除夕之日或赶会时才蒸吃枣糕,象征步步高升,早点高升,日子兴旺。现在来看这种吃食平常日子里也极为普遍了。  其制作原材料主要是大软米(糜黍)和红枣。制作步骤是:先将大软米淘净晾干碾成面,用手反复搓柔到一定程度,村里人叫做“将糕面”,然后,烧开旺火,一层糕面一层红枣反复重叠放到笼屉上蒸制,一般是五、六层即可。蒸制时间大约四十分钟左右就可出笼。用刀切成薄片食用或者出售。蒸制用具在以前都有特制的蒸锅和切刀,现在都不讲究了,一般蒸锅也可以。  王璧村的枣糕,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前较为有名。每逢韩洪、郭道等集镇赶会期间,总少不了有王壁村的枣糕上市。传承此项工艺的主要有杨琪修、杨世威、宋栓云等人。他们除了为王璧村大队蒸售外,赶会期间还经常受邻近的餐饮部门之邀请,在韩洪、郭道一带小有名气。  3、面塑工艺  蒸花馍饅头(村里人称蒸勃)是一种古老的传统面食工艺,除平时蒸吃的饅头、花卷外,每当逢年过节、喜庆等日子,家家户户都要蒸制各种各样的面塑食品,用发酵过的白面或玉米面、小米面等,加水碱揉好,捏成各种形状,如枣山、枣牌、如意、抓钱枣姑、马、牛、羊、鸡、兔、鱼、蛇、燕、蟾、寿桃、梨、佛手、石榴、老虎、圪圈等。蒸熟后用筷子蘸上红颜色水在各个上面适当位置点些红点,或用红枣、红豆、黑豆等安上各种动物的眼睛、嘴巴、鼻子等,形态各异,非常好看。这些主要在祭祀、过年过节、走亲戚、做生日、做满月、祝寿时节时在用。  这些工艺在王壁村各家都普遍流传,只是分做的好赖而已。  4、纺织毛绳布袋  王璧村在上世纪四十年代末,有一家纺毛绳作坊,经营者是从河南林县(今林州市)来村子里定居的袁丙富师付,人们都管他叫“袁师”。经营项目主要是将各类毛物,以羊毛为主,捻纺成毛线,再用毛线织成毛布袋,供人们装粮食等物之用。毛线布袋长约一米五左右,宽五十厘米左右。  纺线场地大部分时间是在村南河难的秋收打谷场和学校的操场上进行,有时也在院子里。其纺线过程特别有趣,捻线开始前,在前端有一绞车牵住线头,固定一人手摇绞车。纺线师傅将毛物团成枕头形状的团,夹在圪肘窝里,两只手在前端来回交替将毛拔出随即捻成线绳,随着线绳的增长,捻线者需步步自行向后倒着挪动,一般二、三十米为一个工序,反复进行。线纺好后,在织机上织成毛布袋。  此工艺随着袁师的离世,到七十年代期间已歇业至今。  5、麻绳纺织  纺织麻绳是一项历史悠久的民间手工工艺。王璧村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前就有纺织麻绳的历史,经营制作者为村民赵宴英、宋庭佑两家。  纺麻绳的原材料是夏麻和秋麻的麻皮,其工序是,先将麻皮打柔,用纺车纺成单股坯绳,再用纺车进行合股,绳的规格有粗有细,一般有三股、四股、五股不等,长短根据用途而定。常用麻绳品种有豌豆绳、圪抖绳、大绳等。  现村中仍有宋建伟在传承此项工艺,但规模很小。  6、打铁锻造  王璧村的打铁锻造业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比较发达,经营者也是从河南林县来的一位李姓师付,人们都叫他”老李师”,铁匠炉地点就在村舍南端的李家后墙南面.当时主要有老李师及他的几个儿子们从事此项工作,产品有锄头、撅头、铁锨、铁钯、铁叉、斧头、镰刀、菜刀、铁铲、铁勺等日用铁器。其技术精湛,质量上乘,销路甚广,遍及各村乡。抗战期间王壁村铁匠铺曾造过“五子炮”,在村南山神庙前打死过几个日本鬼子,炮位就支在村南的松木脑上.  老李师去世后其大儿子李秋锁继承了此项产业,一直延续至一九八零年左右停业。此外、村人李兆瑞、桑正英等人,多年在郭道、韩洪等联合社从事锻造打铁业,直至退休。  7、木匠工艺  木匠工艺在农村较为普及,王璧村的此项工艺自古传承至今,早先的老工匠们有赵宗俊、赵四全等,解放后主要从事木工活计的为宋海元、宋守和、宋计和,集体经济时期为大队副业队。他们所做的木工活计技术含量高,手艺精湛,精致耐用,特别是一些木材雕花雕刻更是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形象美观,此外还经常外出揽活,口碑较好。  木工营生主要有,给人们家修房盖房,制作立柜、平柜、书柜、五斗厨、茶几、桌椅、板凳、床等常用家具,制作棺木寿材,砍伐树木,木材加工等等。  8、石料加工  王璧村原先有赵卯星、梁选华、梁玉琦等从事石料加工业,主要为人们家錾锻一些石碾、石磨、石条、石墩、墓碑、猪食槽等等,同时还外出包揽一些圈葬业务等。其技术精湛,做工专注,质量上乘,,在方圆邻近有些名气。现在此工艺在村中已无人传承。  9、油漆纸扎  王璧村自古就有油墙殿、扎纸扎的传统手工工艺。油墙殿又称炕围画,是一种精美装饰,一般有喜鹊登枝、莲年有余、鸳鸯戏水、梅兰竹菊、春夏秋冬、花鸟鱼虫、山水风景、历史人物等彩色图案。墙殿的栏边一般都是富贵不断头等纹样;  纸扎是祭祀、发送亡灵时所用的纸制工艺品,常见的有金童玉女、金斗银斗、摇钱树、聚宝盆、招魂幡、房屋院子、马拉轿车等等。  早前,村里有老艺人赵守恩经营此项工艺,有时还为庙宇油漆绘画,为村人油漆家具等。现王栓水等人仍在传承扎纸扎这一工艺。  10、放孔明灯  孔明灯,也叫天灯。相传为三国时诸葛亮发明,用于军队夜间联络信号使用,后来作为一种灯火艺术流传于民间。其制作方法是:用五颜六色的纸,裱糊在用细竹片制作的圆柱体上,柱体顶端为尖锥形状,高度约一米五左右,宽度直径约八十厘米。裱糊时灯面可贴一些剪纸,如金牛望月、海马朝云、娃娃闹莲等。灯内绑上用煤油或麻油浸泡过的灯芯,灯捻用麻纸做成。放天灯一般是在每年的正月十五闹元宵期间,点放时下边铺些干谷草,两人拽直灯体放在草上,点燃捻子后停顿数秒钟后松手,天灯就会在火焰的冲击下渐渐升起。灯的下部可挂上鞭炮,升空后鞭炮齐鸣,甚是好看,确似天上的行星一般,飞的高时有的连肉眼都难以看到。  王璧村放天灯的历史悠久,从清朝乾隆年间流传至今。传承此工艺的有宋庭秀、宋计和、李英忠、王栓水、杨栓明等人。鉴于安全起见,这项活动如今己很少进行。  此艺技已被县里列为第一批市级(长治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11、打铁流花  王璧村燃放铁流花的技艺活动是从明朝开始的。具体制作表演情况是:用胡级(土坯)砌一个火炉,装上风箱,同时用甘泽泥(一种耐火材料)捏一个罐子式的锅子,将一些废铜烂铁放入锅子里,拉起风箱加温,待铜、铁块熔化成水后,专门安排几个年轻后生,袖筒里、头上、鞋子上都抹上甘泽泥粉作防护,用一种像泥瓦刀一样特制的木头拍子,上面垫上谷糠或锯末,然后快速将溶化了的铜、铁水倒在拍板上,用力向杨树上拨撒,铜、铁水烧燃了锯末和糠,在空中与杨树枝撞击,碰溅出五颜六色的火花十分好看。真可谓“火树银花不夜天”,象征着火红、兴旺、吉祥。  这种活动一般都是在每年的正月十五晚上进行,具体操作均由王璧村铁匠铺的老李师、李秋锁、李兆瑞、桑正英等铁匠师付们组织实施。此项活动全县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村子开展,比,较独特、新颖。
下一地名:定安村
[以上内容由网友"Stephen"分享。]

以下与王璧村相关信息:

以下王璧村相关信息关注度最高: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粤ICP备17154672号-3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E-mail:service@ke2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