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庙围墙的南面,建有三座高大的山门。每座山门又各有三个门洞,全部为砖石结构。门洞顶部无梁,呈覆釜形,俗称“锅底拱”,各山门前额嵌有长条石匾,上刻各庙名称,并冠以“敕建”二字,山门高大宏伟,美观大方,远处望去,甚为壮观。
鄚州大庙,规模宏大,红墙黄瓦,雕梁画栋,彩檐回廊,交相辉映,结构严紧,浑然一体,庄严肃穆,纯朴大方。
关于大庙的始建年代。据《任丘县志》载:“扁鹊祠,元人达鲁花赤野仙乞实迷儿进义建”,初建时仅有一间很小的扁鹊祠,明世宗嘉靖年间,任丘知县周佑、王齐重修,天启年间奉敕重建。另据《御制重修鄚州药王碑》和《敕建三皇殿碑》记载,药王庙建自先朝(元朝),重修药王庙是大明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三月经始,迄五月毕工。添造三皇殿则是大明万历十九年(公元1591年)八月初十动工,越二年,至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十月初十竣工。之后,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又敕令兴办鄚州庙会。
关于建造扁鹊祠,除上述记载外,还有另一种说法。据史书和《任丘县志》载:扁鹊,姓秦,名越人,渤海郡鄚人,少时受业于长桑君,是我国切脉治病的创始人,医求高超,有超死回生之术,并创立了“望、闻、问、切”的诊病方法,著有《难经》八十一篇。在周游列国期间,因给秦武王治病,被秦太医令李醯妒忌杀害。乡人怀念扁鹊,在鄚州为其建造了衣冠塚,高数丈之圆丘,方圆盈亩,元朝在丘前建扁鹊祠,清康熙年间毁于火,后土人募资重建。另据《京畿志》载:朝气隆病,久治不愈,冀国太长公主推荐渤海乡医许希给其治病,希欲以针刺心窝,乾隆惧,遂先试侍人而后为皇帝针之,病速愈。乾隆赏许希,希谢恩后又向南叩首,乾隆问其故,希曰:“乡民之针术,是从扁鹊《难经》八十一篇中所学,岂敢忘本。现扁鹊祠焚损,望圣上复修之”。乾隆准奏后即发努银重建。
鄚州大庙建成之后,逐渐兴盛,后闻名全国。过去曾有“天下大庙数鄚州”之说,直到1928年左右,任丘县长邵洪基倡导“拉神像、废私塾,建学堂”时,才把庙内的神像拉倒,在当地百姓的请求下,只把扁鹊的塑像保留下来。1932年,山东军阀韩复榘因母病愈还愿,又将庙内塑像重新修复。建国前,大庙被拆除,只留下三座山门,现已荡然无存。后经多方查询,又找到了《御制重修鄚州药王庙碑》、《敕建三皇殿碑记》,为研究鄚州庙的起源提供了佐证。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粤ICP备17154672号-3 |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E-mail:service@ke2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