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景瀛
马景瀛同志生平(1917-2003)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原海军后勤部研究员、正军职离休干部马景瀛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3年3月20日19时1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马景瀛同志1917年3月出生于河北省献县。青少年时期,受父亲马泰峨(原北京大学教授,1919年参加过著名的五四运动)的影响,接受了民主革命的思想。1936年,满怀一腔忧国忧民的热血,在天津弃笔投戎,参加了冯玉祥领导的第29军(赵登禹部)。“七七”事变后,以报国杀敌的爱国热忱,随部队开往北平对日作战。后29军战败,暂时撤回家乡。1937年10月,在献县八区自发组织了抗日人民自卫军,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3月,该自卫军正式编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冀中军区第二十大队,马景瀛同志正式成为八路军的一员。193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马景瀛同志历任冀中军区第二十大队书记长、冀中军区供给部书记室书记长、冀中军区供给部军械科副科长、科长、冀中军区一分区供给部部长、南进支队供给处处长、冀鲁豫九分区供给处处长,晋冀鲁豫水东军区供给部部长等职。在日寇残酷扫荡的恶劣环境中,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他认真学习和贯彻毛主席关于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和军事思想,立场坚定,不怕牺牲,英勇顽强,带领部队转战于献县、交河、东明、长垣、范县等地,参加过多次歼灭日伪军的战斗,为民族解放战争做出了积极的贡献。1939年,在冀中深县李家洼反扫荡战斗中,因战斗异常惨烈,部队被打散,他带着部队的全部给养费,冒着生命危险,勇敢机智地闯过了敌人的数道-线,使党和人民财产未受丝毫损失,由于他在此次战斗中的突出表现,被分区授予“模范党员”的称号。
解放战争时期,马景瀛同志先后任晋冀鲁豫一纵队(-、-纵队)供给部部长、第二野战军一纵队(杨勇、-纵队)后勤部部长,第二野战军五兵团后勤部部长等职。先后参加了邯郸、遵化、义县、封镇等战役,在艰苦的条件下,他不畏艰难险阻,克服重重困难,认真履行职责,想方设法地组织生产,杜绝浪费,0地完成了后勤供应保障工作。因工作成绩突出,多次受到上级表彰,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马景瀛同志受命组建华北军区营管处,先后任华北军区营管处处长、华北军区后勤营管部副部长、总后勤部营管部计划处处长、军事科学院筹备处处长兼供给生产处处长、海军后勤部军需部部长(海后军械部代理部长)等职。为了部队的发展和建设,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后勤工作中去,一贯积极肯干,吃苦耐劳、任劳任怨、淡泊名利。1963年调海军工作后,他潜心钻研海军业务,为海军后勤工作建设事业呕心沥血;他经常深入基层部队,认真开展调查研究,面对面地为部队解决实际问题;他工作认真,作风扎实,一丝不苟,始终保持高昂的工作热情,忠实履行自己的职责。他长期从事后勤工作,坚持廉洁奉公,一尘不染,为我军后勤建设,为海军革命化、现代化和正规化建设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文革”期间,马景瀛同志坚持原则,坚持真理,与林彪反党集团做了坚决的斗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坚决拥护、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旗帜鲜明地在思想、政治、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衷心拥护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对党和革命事业始终坚信不疑,衷心耿耿。
马景瀛同志在6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始终保持坚定的理想信念,对党对人民无限忠诚。在革命战争年代,他勇敢顽强,不畏艰险;在和平建设时期,他兢兢业业,不计名利;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为党的事业和军队的建设,无私地奉献了毕生的精力。1955年被国防部授予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授予独立功勋荣誉勋章。
马景瀛同志1982年6月离职休养后,仍勤于学习,关注国际、国内形势,关心党和军队的建设及海军事业的发展,保持了老同志的革命本色。他襟怀坦荡、公道正派,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他谦虚谨慎,团结同志,关爱部属,严于律己,生活俭朴,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他一生积极向上,保持革命晚节,严格要求子女,教育他们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他以共产党人的高尚品质和两袖清风的高风亮节,身体力行实践了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誓言,并影响和教育了一代新人,深受大家的尊敬的爱戴。
马景瀛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党,献给了祖国,献给了人民,献给了军队,他崇高的革命精神和无私的优秀的品质将永远铭刻在人民心中!
[以上内容由网友"Joan"分享。]
以下与马景瀛相关信息:
以下马景瀛相关信息关注度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