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寺初建于唐代,后因年久失修,殿宇逐渐倾颓。在明历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对大佛寺进行重建时,发现寺内遗存的唐代残碑和法器。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曾两次对此寺进行大规模维修,当时寺中有殿室十二楹,住持比丘尼两人。
清宣统元年(1909年)农历六月,比丘尼修真用清币9000缗(钱贯,1000文为一缗),从辉宗寺界禅手中接典,并于清宣统二年(1910年),赖檀越资助金帛,再修寺院,使古老寺院为之一新。清宣统三年(1911年)农历八月,彩绘大殿和山门,使大佛寺面貌大为改观,成为一座颇具规模的佛教禅院了。
民国五年(1961年),比丘尼常慧任住持后,用价3000元变典为买,当时寺中只有殿堂15间。民国十二年(1923年),在常慧主持下修建东配殿3间,使古刹面积再增。民国十五年(1926年),为进一步扩大寺院规模,常慧去黑龙江省募化筹款,于翌年,再增建两廊各3间,平房3间,至此,古刹又添几分色彩。民国十入年(1929年),常慧法师与常智法师再展宏图,重修山门,中殿和大殿。
伪满时期,日伪奴化统治致使寺院加速倾颓。于是,在伪康德二年(1935年)时,重修砖垣;过二年,再茸山门。数年后于伪康德六年(1939年)创建地藏殿。至此,历经几百年的艰难创建,大佛寺已具有山门、中殿、大殿、东西配殿、东西厢房、东园平房等建筑,其占地543平方米。一座墙垣整齐,院落开阔,建筑雄伟壮观的大佛寺巍峨耸立在北国古城大地上,展示了时代的优美画卷。
现今,在中殿东西山墙上,还存有伪康德六年(1937年)撰写的碑文,粗略地记载了大佛寺建筑时间及重修的经过。
1979年后,政府拨款重新修缮了地藏殿、正殿、东西配殿等,迄今,大佛寺有建筑13间,僧众10多人。一对雄建的大石狮端坐在坚实的须弥座上,守卫着庄严的古刹,迎送着各地的客人。
沈阳大佛寺,坐北朝南,两进院落,大隐于居民区内,山门没有想象中的大,和周围的居民楼相比,小巧但不失庄重,低矮却异常肃穆。山门有三个门洞,中间的大门洞还有两旁的石狮,用铁栏杆围起来,并不打开。平常时间,寺院只开东侧的小门,接待香客。到了初一十五这样的日子,又只开西侧的小门,不知道有什么讲究。山门前还有一棵小小的松树。
大佛寺的建筑面积,资料上说只有五百余平方米。身在寺院中,感觉两座主殿的间隔,主殿和东西配殿的距离的确都很紧凑,但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配殿等建筑一样不少。从山门进来,就是天王殿,然后是大雄宝殿。西配殿中有王观堂和写着“升疏”等字样的房间。东配殿有一处是藏经楼。在天王殿东西山墙上刻有碑铭,东侧碑铭记载了建筑庙宇的时间和经过,西侧碑铭记述了重新修建地藏殿(中殿)等之概括经过。
景区地址: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大南街三段慈恩寺巷14号
乘车线路:沈阳市内可乘286、276、225、259、275等路公交,在科学家花园站下车;环路、113、250、150、257等路公交,在第二十七中学站下车可达。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粤ICP备17154672号-3 |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E-mail:service@ke2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