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蓝
于蓝,原名于佩文,女,著名电影艺术家,岫岩县岫岩镇人。1921年生,1931年随全家-北平,后寄居天津姑母家,1938年由天津奔赴延安,入抗日军政大学第四期学习。1939年转入妇女大学,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入鲁艺实验剧团作正式演员,是中共培养的第一代文艺战士。1949年在故事片《白衣战士》中扮演医疗队长,以后又在《翠岗红旗》、《龙须沟》、《革命家庭》、《烈火中永生》、《林家辅子》等影片中担任主角,成功地塑造了各种类型的妇女形象,是国内6O年代22个电影大明星之一。1961年在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上获最佳女演员奖。1981年,她受命另辟独径,领导筹建儿童电影制片厂,任厂长,组织拍摄了许多儿童电影、电视片,为开创中国儿童电影事业做出了新的贡献。
个人经历
于蓝祖籍辽宁岫岩,两岁时随父母移居到哈尔滨。于蓝刚满8
岁母就去世了。不久,继母进了门。迫于生计,于蓝只身投奔在沈阳老家的祖父。
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于蓝一家逃难到关内,张家口、保定、天津等地,最后勉强立足于北平。她被送进一所贵族学校,但只呆了二十几天就离开了。
1938年,于蓝的好友王淑源到了北平,告诉她平西有抗日游击队,于蓝第一次离家出走去寻找队伍,没想到,刚出城门就被日本鬼子逮住了,送到了宪兵队,后家中上下打点营救。
不久于蓝第二次离家出走,来到了“斋堂抗日根据地”。在决定去延安之前,于蓝的同窗好友赵书凤的母亲把她的原名“于佩文”改为“于蓝”,喻意为“青出于蓝”。
17岁时,于蓝等十几名青年在这支部队的护送下,穿越-线,经历了近50天的跋涉到达了陕北延安。
延安的岁月中,于蓝白天上抗大读书,晚上点着汽灯参加文娱演出,从打小堂锣跑龙套开始,到主演《一二·九》、《火》,于蓝在实践中提高自己。
于蓝和田方在延安时期结婚,他们的第三个儿子田壮壮是著名导演。
1946年,赴东北参加东北电影制片厂故事片摄制的筹备工作。抗战胜利后参加东北工作团文艺工作一团、东北电影制片厂,1949年主演了第一部影片《白衣战士》。
1950年转入北京电影制片厂,其间曾到朝鲜抗美援朝前线体验生活。
1951年在影片《翠岗红旗》中扮演一名在低潮期等待革命胜利的红军家属,为当时的革命电影注入了更多人性内容。但也招致当时一些非议,有人指责这个角色只是消极地等待革命胜利。这部电影让于蓝当上全国政协委员。1954年第二届全国政协会议召开的时候,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刚结束不久,《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刚颁布,周恩来点名让于蓝参加这次会议,还要她在大会上发言。
1961年,于蓝在《中国青年报》上看到小说《红岩》的连载。不久于蓝就先后接到欧阳红缨和张水华的电话,三人决定将《红岩》改编成电影,这部电影的拍摄本改编却整整用了两年。于蓝和导演张水华到重庆逐个采访了幸存的共产党人,宋曰勋整理成20万字的记录。《红岩》穿插了大量人物,在电影改编本中很难集中一条主线叙述。
60年代,她主演了《革命家庭》和《烈火中永生》。其中《革命家庭》中的周莲一角使她获得第二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1961年)最佳女演员奖。
“文革”刚刚开始,她和田方就一同被打倒,两人都被下放劳动,却不许见面。1974年拍摄《侦察兵》后,她开始学导演,“文革”结束后,北京电影制片厂准备将话剧《陈毅出山》改编成电影,武兆堤找到于蓝,两人又找到丁一山,组成最初的创作小组,可是刚复出的于蓝被查出乳腺癌,连续做了两次手术。
1981年,已经60岁的于蓝受命组建儿童电影制片厂并成为首任厂长。直到80岁,于蓝才从儿童电影制片厂正式退休。
[以上内容由网友"Fiona"分享。]
以下与于蓝相关信息:
以下于蓝相关信息关注度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