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米岩
出米岩位于平乐县青龙乡莲塘村西面狮子山的山腰上,洞开形如半月。相传,明朝时有僧人三位避世于此修行,岩中有一石窝流出白米,尽足三和尚食用,故名。清康熙“甲寅之乱”时,到此修行的僧人益多,石窝流出的白米亦够食用。后有一贪心的和尚,想多得白米而偷偷将石窝口凿大,结果弄巧成拙,石窝再也没有米出了。清代一诗人为此惋惜,情不自禁地写了《题出米岩》五言绝句一首,诗云:“岩中穿一孔,玉粒何时涌?饕餮是何人,凿断仙粮种!”从山脚沿石阶倚石壁而上,可见康熙年间的两处碑文。石阶尽处便是岩口,在岩口上建有石门,门框为两条方石柱竖立而成,门上横石紧扣,石上镌有“出米岩”三个大字。门内有《重修出米岩》和《狮子岩记》两块石碑和由19块小石碑镶筑而成的《重修出米岩小引》。从石碑右旁而行,可见一数十吨的巨石为三颗直径约60厘米左右的石蛋所支,呼之“石空堂”,亦称“妙明殿”。左转岩前俯瞰,下临莫测,名目“悬空楼”,其正面尚有栏杆痕迹。此外,还有和尚舂米所用的“碓磨房”和做饭的“香积厨”。岩的左侧有一口直径约30厘米大小的山泉水井,该井水清如镜,用手触及,顿觉清凉,据传可当酒供人饮用,故乡人称它为“出酒井”。据传,一天有一村民在取酒时,对着“出酒井”说:“井酒香,井酒醇,可惜无糟来养猪”。说完只见从山上飘下来一条白绸,上 书:“天高不为高,人心最为高,井水作酒饮,还嫌没酒糟”。从此,该井再也没有酒味了。井旁上方的石壁上刻有“慈母供举”四个大字,井的后方有三块石碑,高约1.5米,碑上刻有清通政袁景星所撰写的“共证菩提”四个篆体字。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以上内容由网友"Demi"分享。]
以下与出米岩相关信息:
以下出米岩相关信息关注度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