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河水冲刷和耕种所致,城垣保存较差,多已不存在,只有北城墙尚依稀可辨,其余为断断续续的灰土带。可见有三重城垣,最外一重保存最差,略呈方形,边长近800米,第二重城垣呈方形,每边长约650米,第三重城垣保存较好,向北回收,略呈方形,边长约270米。城门遗迹已辩别不清。现地表可见的建筑基址多在第二、第三重城址内,而南面则均为平整后呈片状分布瓦砾,每一片当为一座建筑址。未被平整的高大建筑基址几乎南北成片。有10处基址高出地面3米多的台状圆丘。从断岸观察,城内的文化堆积厚在2-3米,最深可达7米。
城之周围建有三处寺院建址,即与城址相邻的西侧吴家墩遗址,地表可见9处高大的建筑台基,基中村前四个已于1992年被辟为平地,村后5个建筑台基尚保存,西北角一处高达14米,地表采集的多为绿琉璃建筑构件,建筑装饰品,如贴面砖,龙凤雕塑,半浮雕风景,有佛、塔图的构件等,还出土了陶、泥塑的佛像。从遗迹和出土的标本看,是辽早期规格较高的寺院建筑址,有豪华的建筑殿堂。城南台地亦有一处寺院遗址但规模不大,地表仅见砖瓦残片。
与城址相对饮马河左岸的一个高岗上有一处寺院遗址,地表仅见有辽代遗物,均为辽代早期建筑,至金、元已废弃,现仅存辽塔一座。塔为八角形密檐空心砖塔,塔刹部分已倒塌,现塔檐残存十一级,残高36米,塔座每边长6.2米,塔身南、北、东、西面为佛龛,其余四面为砖雕的紧棂窗。正南面佛龛已残破无存,露出圆形空腹,其顶部至第一层塔檐处,为尖穹顶,腹壁抹白灰。第一层檐和第二层檐均为仿木结构的斗拱承檐,第三层以上各檐为叠涩式承檐。塔檐向上斜收较大,为早期辽塔型制,塔外壁抹白灰,俗称“白塔”。近年,在距城址附近的下湾子,西南荒均发现一批火葬墓,说明这些墓的墓主人崇信佛教,如下湾子辽墓群有百余座火葬墓,与寺院有关的僧人墓葬,反映了当时崇信佛教之盛。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粤ICP备17154672号-3 |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E-mail:service@ke263.com |